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有一类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叫反义合成词。汉语之所以能产生反义合成词这种比较特殊的词汇现象,那是因为:  相似文献   

2.
傅鹏 《语文天地》2008,(10):18-18
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这类词我们称之为偏义复词。如:"今有一人入园圃,  相似文献   

3.
在汉语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反义合成词,其中绝大部分的词义已不再局限于字面意义。汉语反义合成词词义变化现象可通过事件域认知模型给予阐释,其深层动因在于事件域认知模型内部的转喻操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敦煌汉简文书口语性较强,复音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已基本成熟。其中联合式复音词有236个,占复音词总数的20.24%,分同义联合、类义联合、反义联合式的平等联合词和前制后、后制前式的不平等联合词两类。  相似文献   

5.
叶荣勋 《现代语文》2006,(12):15-16
一、引言 在探讨偏义复词为什么也是一种积极修辞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一下什么是偏义复词.朱星在《古代汉语》一书中曾指出:"合成词中,最应注意的是偏义词.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代表了这个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文言文中,有些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同义复词,二是偏义复词。本文以中学文言文中出现的同义复词与偏义复词为主,对这一文言现象作一肤浅探析。一、同义复词同义复词是指古汉语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语素复用,并列构成的合成词。构成同义复词的几个语  相似文献   

7.
从复合词的"异序"论汉语的类型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复合词出现异序现象是汉语词汇从单音词向双音词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汉语的韵律要求和共同的语素义为之造就了支撑条件,是丰富的方言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汉语构词上语序AB式和BA式并存的事实证明,汉语不仅有“修饰语 中心语”的偏正式合成词,也同时具有“中心语 修饰语”的正偏式合成词,后并非受亲属语言或古越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反义语素合成词在现代汉语合成词中是一类构成较特殊的词。文章以"早晚"一词为例,从其结构形式、意义、特征、功能及产生原因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以加强对"早晚"一词的掌握与理解。  相似文献   

9.
客家话(本文以梅县话为代表)有很丰富的单音词。同普通话合成词比较,可以发现客家话单音词同普通话合成词有密切关系:客家话的单音节词有不少是普通话联合式合成词、偏正式合成词、补充式合成词和附加式合成词的紧缩形式。客家话的单音节词与普通话的述宾式合成词、主谓式合成词却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普通话的述宾式合成词和主谓式合成词不可能紧缩成客家话的单音词;普通话里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而成的、表示人的称谓的重叠式合成词,在客家话里则不重叠,即用一个词根的单音形式再加一个虚化的前缀,但不能以单音的形式出现。(一)客家话里的许多单音词是普通话里联合式合成词的紧缩形式(括号内的词是普通话词,下同)。如:厌(厌倦、厌烦)、眼(眼睛)、赔(赔偿)、咳(咳嗽)忍(忍耐)、暖(暖  相似文献   

10.
无论在词序上还是在构词单位上,名量式合成词都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词。这类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少见,但对其比较系统的考察及研究是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开始的。现在关于名量式合成词的研究已经涉及到各个方面,文章从名量式合成词的定义和界定、构词类型归属问题、性质和特点、产生和成因以及名量式合成词与数量短语的搭配情况等几个方面对名量式合成词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以便于我们了解目前名量式合成词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合成词占多数,而复合词又是汉语合成词的主流,因而人们对它的研究也很多,不过多数集中在偏正式和并列式复合词上。支配式合成词不仅功能复杂、语义丰富,而且在语用方面也很富有特色,因而对支配式合成词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洛阳伽蓝记》几小类复音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穷尽式地讨论了《洛阳伽蓝记》中的复音词,占比重较大的类型的复音词曾在其他文章中介绍了,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占比重较小的类型的复音词,主要包括:主谓式合成词、动宾式合成词、补充式合成词、附加式派生词和几种难以确定类型的复音组合。主要是从组成合成词的词素性方面分类介绍了它们的类别,属于描写的性质,这些基础性研究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语料帮助。  相似文献   

13.
从量词角度看现代汉语名量式合成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量词构成的名量式合成名词通常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汉语从古至今,领属语、修饰语以及关系小句一律前置于名词中心语,但名量式合成词在词汇结构方面相对较为特殊:中心语(N)+修饰语(M)。对名量式合成词的认识也分歧较大,名量式合成词的问题的关键在于量词。因此,很有必要从量词角度来对现代汉语名量式合成词问题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谢薇薇 《文教资料》2010,(25):32-34
汉语偏义复词是一种特殊现象,合成词的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代表了这个合成词的意义。本文从认知完形、认知域和认知突显角度解释了汉语偏义复词的语义现象。通过这些要素对汉语偏义复词的分析,本文得出结论,一是认知完形原则促成了偏义复词相近或相反词素的结合;二是偏义复词的认知突显是动态发展,这是语言历史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名量式合成词是现代汉语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合成词,对于其构词方式,不同研究者所持观点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在以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名量式合成词的构造方式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此类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应界定为异类联合式。  相似文献   

16.
简析偏义词组与偏义复词的关系李建玲在现代汉语中,联合式合成词的一类如‘国家”“质量”“窗户一忘记”等均称为偏义词.由于这类词多是双音节.故称之为偏义复词。确切地说.偏义复词属于合成词.它由意义相近或相反的两个语素联合构成.其意义却等同于其中一个语素义...  相似文献   

17.
现在,常有书报刊用“是否是”这一词语,教科书也不例外,其实,“是否是”这种用法是有语病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否”是“是不是”的意思。它是一个以对举形式反义联合的合成词,常用于是非问的疑问句中。依吕叔湘、朱德熙先生解释,“是否”是一种“反复式的...  相似文献   

18.
古汉语偏义复词具有由临时组合阶段向凝固、稳定的合成词方向发展的特点;到了现代汉语,这类词大都已凝固成一个复音合成词,词义偏向一方,并且成为单一、明确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科技文献作为主要考查范围,对政府公文和新闻语体文献也进行了考查,在扩大语料观察范围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关于名量式合成词的有关结论。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名量式合成词属于派生词,居后的量素是词缀。名量式合成词具有较高的正式度和庄雅度,是应严肃语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名量式合成词的量素后缀已有明显的领域分工趋向。  相似文献   

20.
丁烨 《现代语文》2006,(7):38-40
一、反义语素合成词产生的原因 在汉语产生之初,字词一体,单音节词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入,语言也随之有了较大的发展,词所容纳的意义也开始逐渐增多,用法更为多样化、灵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