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根本不 存在市场经济意义 上的教育产业化, 只有打着教育产业 化旗号的政府垄断 教育。教育的行政 垄断只能带来教育 灾难  相似文献   

2.
王淑琼 《大观周刊》2012,(37):52-52
在我国已颁布了部分关于经济的法律法规,少部分正在准备阶段,这说明市场经济的建设离不开法律,而确立法律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市场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法律与市场经济两者之间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重要阶段.由子行政垄断仍然是阻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所以我国还要加强关于经济立法.其中反垄断法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有效制止行政垄断,完善反垄断法需要更多的司法措施及借鉴。  相似文献   

3.
6月24日.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消息说.曾传将被延缓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反垄断法草案.不仅如期提交.而且之前在国务院审议通过时被剔除的反行政垄断细则恢复如旧。[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在医疗体制改革的争论中,现在有一种说法叫做“不能走市场化的道路”问题是当“市场”是扭曲的、垄断的讨候,说不该走“市场化”的道路,就只能回到行政统治的旧路上去。  相似文献   

5.
今天,行政和经济手段已很难阻止公民的流动.也难以强迫居民迁徙。因此.如何让数百万人按美妙的规划重新布局,是北京未来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管文溥 《大观周刊》2010,(41):98-98
行政垄断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但同经济垄断一样对竞争和消费者利益危害非常大,行政性垄断扼杀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破坏经济发展活动,容易导致腐败,直接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扭曲价值规律,严重破坏了我图经济生活中初步培育起来的市场机制,使社会资源不能按照效率原则进行合理和优化的配置。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行政性垄断问题十分突出,反垄断法不能对此视而不见,应当对行政性垄断作出禁止性规定。深化政府经济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行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7.
如果中国电信业的下一步改革摒弃南北分拆.转向“四网合二”.则可能仍然是一次收效不大的改革.因为改革依然看不到消费者的利益和打破垄断的实质举动。  相似文献   

8.
梅纲  陈燕 《大观周刊》2011,(39):18-18,159
行政垄断是基于我国特殊国情所特有的一种垄断行为,这是计划经济所带来的后遗症,也是企业改制转型不彻底所留下的弊病。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行政垄断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变化,严重程度不仅没有降低,甚至有加强的趋势。因此,针对我国的国情,对行政垄断的一系列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实证研究,对于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全国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垄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垄断是竞争的对立物和伴生物。所谓垄断,是指垄断主体对市场以及行业、区域的经济运行过程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或者可以排他的能力,并通过这种控制或排他性而获得超额利润的经济行为。垄断按其发生的原因和方式,可分为市场垄断和行政垄断(或政策垄断)。对一般的市场经济国家而言,主要是前一方面的垄断。而对像我国这种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刚开始不久的国家来说,大量存在的则是后一种垄断,即行政垄断。图书市场的垄断与建立全国统一、竞争、有序的大市场的目标背道而驰,已经成为制约出版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一…  相似文献   

10.
王娜 《中国新闻周刊》2007,(33):64-64,66,67
反垄断委员会与执法机构尚无明确的权力界定,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的分工还有待明确.对行政垄断也需要作详细规定。这三个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牵制《反垄断法》的实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在行政垄断的束缚下跳舞,电视市场尽管有竞争,这个市场却始终是没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国“两会”的临近.医改总体方案的最终定局已经处在倒计时的阶段然而,这个举十一家中央部委之力.耗时15个月之久的方案.却未必是上上之选如果在新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的医改总体方案草案仍无变化,人们将会从字里行间看到行政权力不断拓展的痕迹.亦会从生活中看到民营资本在公权力压迫之下步步后退的现实。 在央企垄断的背后.是资本的再国有化。而在资本再国有化之后。则是行政权力的再国商化。本轮医改,正在坚持医院公益属性,坚持政府主导的大旗之下,逆流而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媒介的产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在新技术、新媒介的助力下正在或者已经向垄断的方向发展.当媒介产业资源高度集中于少数媒介巨头手中并形成垄断的时候,媒介帝国主义的特征和副作用也越发显现:不断扩张、形成垄断、攫取暴利.媒介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把握规模经济和垄断发展的度量衡,有效利用行政和法律以及技术的杠杆,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媒体远离弱势群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媒体正处在行政垄断与资本拉拢强弱转换的时代。一方面,行政垄断着媒体的运怍,界定了报道原则:什么不能报,什么怎么报。另—方面,媒体要步入市场,于是盯紧资本的控制者——广告商,尽量报道能引起高消费群体注意的新闻,以吸引广告商的投入。 这样,很大—部分消费不起,或者消费能力严重不足的弱势群体,因此被遗忘了。  相似文献   

15.
标准出版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清 《出版科学》2008,16(3):15-20
近年来,"标准"专有出版权问题日益受到出版界、法律界关注,并引发大量民事诉讼。本文认为,省级以上行政机关制修订的标准不是著作权客体,这些行政机关不具备著作权人主体资格,标准出版专有权的行政配置涉嫌滥用行政权力,造成经营者集中之垄断行为,并涉嫌违反政府信息公开之法定义务。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世界》2008,(5):7-8
今年1月10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上。海淀区领导表示,目前北京的房价较高,一些优秀人才受经济压力影响较大.海淀区有望成为全市试点。建设一批政府廉租房。提供给企业高端人才、公务员、教师、海归留学人员等群体。  相似文献   

17.
明洁 《新闻三昧》2005,(6):24-24
面对千载难逢甚至可一举成名的拍摄机会,到底是先救人还是先拍照?责任和良心同时拷问着记,这是一个不易回答的两难抉择。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实际上,在新闻实践中,不同的记,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过去美国的垄断资本是采取直接收买和兼并报刊、电台和通讯社来垄断新闻传播工具的话,那么.八十年代的美国的垄断资本则已在垄断的方式上有所发展了.它们通过连锁董事会或多种经营公司等形式来垄断和控制各种新闻传播工具。最终,全美国半数以上的主要新闻传播媒介都被50家大公司垄断并控制了。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新闻媒介的经营模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完全行政垄断阶段(1956年至上世纪80年代初)、行政性垄断与相对自由竞争并存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和从相对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过渡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而上世纪90年代中期促使新闻媒介走向垄断竞争模式的标志性政策当数国家新闻出版署于1994年6月中旬,在杭州举办的全国首次报业集团会议中提出的"组建报业集团要具有的5个基本实力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出版业垄断行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的出版业政府经营是建立在市场失灵的基础之上的.以此为基础由政府适当的垄断也是必要的.但依此来为中国出版业垄断行为的合理性做解释却是错误的,因为中国现在所谓的政府经营更主要是基于行政力量和原有经济模式而形成的.它实行的是绝对的行政性的垄断专营,这既不符合市场化精神,也不适应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