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降,董事会制度在我国民办高校陆续重建。由于具体国情的调适和法律的不完备,民办高校董事会制度在运行中存在诸多缺失。因此,着力优化董事会结构、规范董事会与校长关系、设置监事会机构、厘定董事会与党委的关系就成为重构董事会制度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关于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中国先后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出现过两次研究高峰,主要围绕董事会的制度结构、内部权力运作、外部制度生态、制度实践效果等主题展开.两次研究高峰积极回应大学治理中的教育问题,研究视角从内部史向外部史拓展,学科视野从单一走向多元,研究群体由多元转向单一,研究形式由依附趋向独立.随着当下大学治理问题的日益凸显,对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的研究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后续研究将逐步探索和建构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完整体系,弥补横向研究的不足,学科视野从碎片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3.
宋江涛 《华章》2008,(7):3-4
公司董事会制度是伴随着现代公司的产生和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必然引发了董事会制度的诞生.本文拟对董事会组成以及独立董事问题作一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借鉴国外公司董事会制度合理成份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董事会制度的相关概念入手,基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时间序列及其制度自身发展,对董事会制度及其制度产生的历程进行梳理.且对该制度的发展状况及其外部结构、内部结构、国家立法、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通过我国及国外公司董事会制度的比较,结合现阶段我国公司的实际情况,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5.
公立大学建立董事会制度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文章在简述国外大学董事会制度产生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立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变迁,阐述了3个发展阶段各自的特点,进而对公立大学董事会的制度建设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大学实行"董事会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想并对该制度作了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6.
民办高校董事会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高校董事会制度变迁是各个利益主体经过多次博弈达到均衡的产物,其实质是制度创新,是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的核心.制度环境的变革是民办高校董事会制度变迁的外在动力;而民办高校自身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是董事会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大学治理的权力结构为标准,分析了英国大学董事会制度从牛桥模式、92前模式到92后模式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因,并揭示了不同模式中董事会内部的组成和相应的功能,以此揭示以董事会为权力核心的大学治理变革所起的作用.我国的大学治理可以借鉴英国董事会制度的有益经验,提高大学的治理水平,实现从多种决策力量的动态制衡到决策多元的变革,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治理的法治化、效率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学董事会在数百年的发展与变革中,形成了鲜明的制度特色。制度特色主要体现在民主参与,借鉴与创新,社会知名人士为主,校外与校内结合,分工协调,以及完备的法规。美国大学董事会的制度特点,对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创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国私立高等学校的董事会制度评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董事会制度是美国私立高等学校的重要管理制度。本文对美国私立高等学校董事会制度的历史沿革、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要介绍和分析,并对美国私立高等学校董事会制度的得失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美国公、私立高等学校董事会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事会制度是美国高等学校的基本管理制度,无论是公立高等学校还是私立高等学校,都实行董事会制度。但是,由于公、私立高等学校在办学主体、经费来源等方面的不同,公、私高等学校的董事会制度既存在一些共同特征。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正在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一些大学也在尝试建立自己的董事会制度,因此,对美国公、私立高等学校的董事会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美国公、私立高等学校董事会制度的历史渊源 美国高等教育肇始于殖民地时期的9所私立学院,高等学校的董事会制度也在殖民地时期基本确立下来…  相似文献   

11.
收费制度是高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立完善的高校收费制度体系和实施机制,应准确把握国家相关政策,抓住突出矛盾和重点问题,妥善处理好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政府监管与市场调节、财政投入与收费标准、招生政策与收费政策、公办高校收费与民办高校收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高校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的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总结分析了高校仪器设备共享建设的历程,认为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以分析中心建设为特征的第一阶段;以共享服务体系建设为特征的第二阶段;以统筹规划、校级平台和学科平台并举为特征第三阶段。3个阶段各有特点,与学校的发展水平、学科状况和科研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建议各高校分析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建设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阎亚林 《教育探索》2003,(10):25-28
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核心是权力结构。以德国为典型的学术权力、以美国为代表的行政权力、以英国为典型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基本均衡的权力结构模式,有其大学权力结构的共性特点。改善和提高我国大学权力结构及其效能,必须充分发挥学术权力在决策管理中的作用;健全大学管理权力的运行机制;依法办学是提高大学权力效能的法律保证;要明确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4.
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飙 《高校教育管理》2007,1(5):61-65,69
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我国高校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知识分割过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过于求同,教学方式单一;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课程体系结构不够合理.由此,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应加强基础性与综合性;重视多样性与前瞻性;强化实践性与职业性;加大开放性与国际性.  相似文献   

15.
王晶 《教学研究(河北)》2009,32(5):33-34,38
公正、客观的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对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现状,结合笔者多年从事教师教学评价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制定一套全面、系统、务实的教师教学评价办法。  相似文献   

16.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信息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信息化成为设备管理中技术和方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高校现有设备管理软件的缺点进行剖析,对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应具备的功能以及采用后的优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管理中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的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是大学管理的三种模式。制度管理是当前大学科学管理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文化管理是一种柔性管理,相对于制度管理而言更加人性化,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当前的大学管理以制度管理为主,文化管理方兴未艾,要将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结合起来,用制度管理的"刚性"来规范师生尚未自觉的行为,用文化管理的"柔性"来唤起师生自觉参与管理的内在觉醒,达到"刚柔并济",才能提高管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18.
高校全自动智能录播系统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高校全自动智能录播系统的基本架构,介绍了流媒体格式文件生成系统、视音频信号采集系统、摄像跟踪定位系统、自动编辑系统与后台导播设计方案,对比了MPEG-4和H.264视音频压缩编码的依据和应用,最后以南华大学为例介绍了全自动录播系统的设计实践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an area of the university system that is considered to be important for its potential as an element addressed appropriately to raise the level of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of the university formation. We refer to the ‘System of Practical Formation’ (practicum) u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 professionals that will join the world of the work from the university classrooms.

Firstly, the different programmes and their performances that are taken in the different Spanish universities are compared. The judgements obtained from the experts are considered, and thinking about their results I reflect on the reality of our approaches with the purpose of enriching and improving the system of practical formation.

El análisis que llevamos a cabo se centra prioritariamente en un ámbito del sistema universitario que consideramos importante por su gran potencial como elemento con capacidad propia para elevar el nivel de calidad de la enseñanza y de la formación universitaria. Nos referimos al ‘Sistema de Formación Práctica’ (Practicum) utilizado en la formación de los futuros profesionales que se incorporarán desde las aulas universitarias, al mundo del trabajo.

Nos interesa, en un primer momento, comparar los distintos programas y actuaciones que, en tal sentido, se llevan a cabo en las diferentes universidades españolas, así como, recabar el juicio de expertos para, apoyándonos en sus resultados, proceder posteriormente a reflexionar sobre nuestra propia realidad con la finalidad de enriquecer y mejorar el propio sistema de formación práctica.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高校虽然加强了就业指导工作,但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法律知识匮乏、高校就业法律指导不到位,大学生就业前后发生争议、侵权甚至违法事件,高校构建就业法律指导服务体系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