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娅凤 《文教资料》2013,(17):126-127,137
地方高校加强学生礼仪教育,既是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切入口",又是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更是文化强国战略的迫切要求。地方高校礼仪教育的实施,必须明确礼仪教育的基本原则,由此方能确保地方高校学生礼仪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并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
唐长菁 《文教资料》2012,(6):142-143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的礼仪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提上了日程,但是大部分的大学礼仪教育都停留在比较浅显的"仪"的教育,也更多的专注于介绍西方的礼仪规范,而忽略了大学生"礼"的培养。作者尝试在礼仪教育的研究领域中提出一点创新,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礼"的理论,结合现代中西方的"仪"的规范全面而深入的讲解,就大学生的礼仪素养训练,提出道德品质教育、行为素质训练和沟通能力培养,以追求当代大学生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及人文素养、礼仪素质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德育教育是老师进行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进行其他教育的重要基础。而对于学生们来说,接受德育教育甚至比接受其他文化教育和能力素质教育更为必要。因为学生德育素养发展是其成才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老师育才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到处都渗透着德育思想。所以在学校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时,同样应该渗透我国传统文化,将德育教育与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思维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知书亦须达礼——论开展大学生形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教育是德育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传统的"礼仪教育"在高校实践中存在着可供进一步完善的空间,部分大学生的礼仪意识相当淡薄。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前社会,礼仪形象塑造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重塑当代大学生礼仪意识是高校德育建设重要环节之一,高校应该将符合当前时代要求的礼仪教育囊括进素质教育的体系中来。  相似文献   

5.
叶玲 《现代教学》2015,(Z1):60-61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的存在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礼仪在社会秩序维护、社会规范遵循和人际关系建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校就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与实践。一、明确传承礼仪文化的关键点1.择取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重视礼仪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中华礼仪文化中有关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治学修身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和道德修养要求,对我校师生养成  相似文献   

6.
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正因如此,中国才被称为"礼仪之邦"。但当前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西方思想的影响、个人素质修养的差异及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等因素,中职学校出现了许多不守文明礼仪的现象,加强中职生的礼仪教育刻不容缓。而当前的中职学校在礼仪教育途径上大多从正面引导,其实也可以另辟蹊径,从反面鞭策。  相似文献   

7.
孔子维护并完善周礼,形成礼学文化,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而奠基,其礼学思想价值在《论语》中有系统化的表述。《论语》中的传统礼学是现代秘书礼仪的传统文化根源,可以与中国现代礼仪进行对接,为秘书礼仪实践提供基本原则及文化依据。我们学习传统礼仪文化时,不是将古代的礼仪文化生搬硬套,而是更多地关注其精神内质的传承性,将传统礼仪文化融入现代礼仪精神和形式中,从而贯通上下。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要从小对幼儿进行基本的礼仪教育。一、儿歌教学,加强记忆大家都知道,儿歌是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儿歌教学也是幼儿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模式。我把礼仪教育内容编成了朗朗上口的儿  相似文献   

9.
毕诚 《中国德育》2008,(2):83-86
自古以来,中国就被世界称为“礼仪之邦”。注重礼仪,把礼仪、礼义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纲常伦理、习俗民情的本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注重礼仪和礼义教育,主张“克己复礼”“居仁由义”,是中国传统学校教育和社会风俗教化的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讲,将礼仪、礼义作为一种基本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内容,主要是儒家的文化贡献。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到思政课教学内容中,尤其是要加大对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要素的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弘扬。这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德育教育中主渠道的作用,更有助于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1.
王思君 《考试周刊》2012,(25):158-159
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向社会人转变,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在高职礼仪教学中,教师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吸收国际礼仪经验,要让礼仪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家庭、社会、学校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礼仪氛围。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礼仪是以传统文化深厚的内涵为依托的文化载体,其传播方式应具有弘扬和继承优秀传统美德的指向。在高校礼仪课程中进行传统文化探索,探讨礼的本质与内涵,寻求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现代礼仪的契合,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礼仪课程育人功能的进一步深化。高校礼仪课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应以明德修身为基石,将礼仪课程深化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的过程。将传统文化与高校礼仪课程相结合的主要策略包括以传统美德为主题导引课程,有效促进高校学生内在修养的提升。古为今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将传统文化的德育要素转化为适应现代大学教育的礼仪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我国人才培养体系当中,中职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职教育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与提供优秀的专业人才。但是,在当前的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当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来强化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而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礼"来开展中职德育教育,是当前中职教育的一个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重点阐述了传统文化中的"礼"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试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瑛 《教育与职业》2006,(26):65-6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现象。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关系,明确了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原因,并阐述了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不仅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养与职业情操,为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礼仪教育的相互融合十分有必要,也是高校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然趋势,礼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能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了促使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紧密结合,需要从选取典型礼仪教育知识、促进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结合建立正确的认知、促使学生明白礼仪知识的重要性发挥老师模范作用、加强礼仪文化的宣传促进高校礼仪教育与家庭礼仪教育的相互结合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儒家学说中"仁"礼"的思想影响深远,建立在"仁"礼"思想基础上的传统礼仪文化重在内心、在敬、在孝、在言行一致,从源头探寻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可以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一定的助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礼仪教育伴随着阶级社会的发展与繁荣而倍受重视,在中华礼仪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的过程中,礼仪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孔子"不学礼,无以立"的告诫,两千多年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甚至是社会的变革.中国传统的礼仪教育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有着极其丰富而广泛的内容,蕴含着许多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合理知识价值和文化价值,如果能够理性地加以梳理,积极地予以汲取,那么,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现代中国既能创造现代化的辉煌,又不失"礼仪之邦"的美名就是值得想望的愿景.  相似文献   

18.
礼仪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门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明、文化和风尚。礼仪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青年学生是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具有较好的礼仪教育基础。在他们中普及礼仪教育,建立高雅健康、互帮互助、文明有序的人际关系,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乃至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这一总体目标,笔者试就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礼仪教育谈几点看法。礼仪教育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展示现代文…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英语学习重要性的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的教育在不断被人忽视。文章分析了传统文化礼仪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例如正确对待英语教育及传统文化,加大英语教材改革的力度,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内容的介绍等。  相似文献   

20.
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礼仪所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博大精深,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各自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礼仪道德规范。礼仪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公民素质的体现,在国际交往中则体现为国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