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1月5日,2007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评审结果揭晓。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目前国内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和水平评估中专家认可度最高的学生竞赛活动。竞赛内容既有理论设计,又有实际制作,以全面检验和加强参赛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为目的。在全国767所参赛高校、6935支参赛队伍中,电子科技大学的一、二等奖数量均排名第一,共取得了6个全国一等奖,10个全国二等奖。  相似文献   

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8):168-172
相比于工科类高校,综合性大学普遍存在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重视程度不高和参赛成绩不佳的现象。结合南京大学自身的特点,针对学校、教师和学生3个层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破解举措,逐步构建了完整的电子设计竞赛组织训练体系。在连续3年的竞赛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参赛成绩呈快速上升态势,并在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跃居全国前列。实践结果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竞赛组织训练体系的有效性,对其他参赛高校,特别是综合性、研究型高校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2019第12届全国3D大赛年度竞赛自3月23日启动以来,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赛区,大学生组共有672所高校,1408个院系报名参赛;职业组共有158个企/事业单位报名参赛;青少年组共有102个院校报名参赛。我校组成的参赛团队与甘肃省各高校同台竞技,在各个参赛方向中共获得特等奖4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的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4.
《教育》2014,(5)
正赛事概况作为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自1994年开始举办,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共同主办。该竞赛着重考察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竞赛内容既有理论设计,又有实际制作,以全面检验和加强参赛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本项竞赛得到国内高校和学生的普遍认可和积极参与。自1997年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改为每两年举办一次,竞赛时间定于竞赛举办年度的9月份,赛期4天。该竞赛以高等学校为基本参赛单位,3人一队,参赛学校一般会成立电子竞赛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的指导和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研究了电子设计竞赛的历届章程,提出了高校电子设计竞赛组织方式、参赛学生培训要点以及竞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研究表明,该体系对指导电类专业大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指导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科发展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认真组织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4年举办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来,参赛院校和参赛队伍逐年扩大,去年更是盛况空前,单就江苏赛区就有43所院校,308个队伍,924人参加,我院是首次组队参加该项赛事,参赛的两个队伍均取得了江苏赛区二等奖,获得较好的成绩。作为电子设计竞赛指导小组组长和指导教师,以下结合辅导竞赛的情况,谈谈高职院校参与电子竞赛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全国规模最大的广告艺术类大赛,面向全国所有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征集作品。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于2009年3月正式启动,参赛院校628所,遍及29个省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8.
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信息产业部共同主办、索尼公司赞助的“索尼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在全国揭开序幕。今年,徐师大组织了四个代表队共12名学生参加了这次竞赛。我作为参赛准备的辅导教师,结合我校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发现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足。一、电子设计竞赛使我们感到差距和不足(一)学生的参赛水平,反映了我校教学改革的不足。通过参赛发现,我们大学生的知识面不宽,新器件、新技术的掌握不够,电子系统设计不强,协作能力较弱等。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参赛能力,精简和压缩传统基础课程,大胆引入新技术,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实践…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我院首次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并获得当年竞赛二等奖,同时还荣获浙江赛区“优秀组织奖”院校称号。通过近5个多月的组队、培训与参赛活动,使笔在促进教学改革,探索培养高质量高职人才的新模式方面有了新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我院选手马兴媛在第四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非专业组三等奖。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是由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国家级竞赛。本届参赛院校遍及28个省市667所院校,有1696名选手参加复赛,  相似文献   

11.
一、竞赛概况 今年6月下旬,我校接到了区教委的文件,文件要求区内各高校组队参加全国第三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接到文件后,学校立即组成了以物理系电子协会的三位同学为队员、作者本人为指导教师的参赛代表队。代表队放弃了暑假的休息,积极准备。 竞赛在9月17号到20号间进行。我校代表队在设备、器件落后的条件下,经过艰苦拼搏,完成了竞赛设计,做出了作品。 9月23号,代表队参加了在桂林电子工业学院举行的论文答辩、作品性能测试会。会上,专家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一、电子竞赛对实践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由国家教委高教司倡导并组织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从1994年的首届试点到2003年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六届.吉林省教育厅也组织举办了三届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几年来,长春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历届电子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在学校各学院乃至于吉林省各高校中一直保持着这项工作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3.
《集宁师专学报》2008,30(4):F0003-F0003
日前,200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揭晓,其中我校参赛的三个队中,有两个队分别获得了乙组全国一等奖和赛区一等奖,这是我校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同时也是我区今年所有参赛队中唯一的一项全国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朱方泽 《大学生》2021,(4):68-69
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滑雪挑战赛暨第三十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高山滑雪、单板滑雪项目选拔赛于2021年3月3日、4日在吉林举行。来自全国31所高校的213名运动员参赛,北京大学滑雪队夺得了总团体冠军(参赛学校的运动员个人成绩相加后,排名第一的为总团体冠军)、单板团体冠军、双板团体亚军及众多个人奖项。  相似文献   

15.
电子设计竞赛对电子专业教学改革促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组织的学科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信息与电子类学科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根据电子设计竞赛的启迪,结合我院具体情况,介绍了参赛备训的方法,并论述了电工电子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1993年由原国家教委倡导的在全国普通高校组织开展的四大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措施。不仅锻炼了大学生们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而且对高职实训课的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不仅要求参赛队员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同时还要求参赛队员具有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竞赛题目涉及的内容是一个课程群而非单一的一门课程。因…  相似文献   

17.
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北赛区组委会传来喜报,我校参加200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又获得优异成绩。我校参赛的6个本科队中,共有3个队获奖,其中一队获全国一等奖、一队获省二等奖、还有一队获省三等奖。我校还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北赛区优秀组织奖。  相似文献   

18.
在2013年第11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由我院电子电气工程系22名教师担任指导老师,40名同学组成的8个参赛队,经过四天三夜的昼夜奋战,最终取得了2项特等奖,4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的历史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质教育》2012,21(3):2-F0002
2012年9月23—25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主办,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在北京顺利举行。全国共有39所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组队参赛,参赛人数达到312人,分为104支代表队,领队和教练员有150多人。相对于2010年举行的第一馏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本届竞赛规模更大。设置逢演籁褥泌爵外地质技能竞赛、地质标蕊麓潼随和地学知识竞赛等四个单元,首次将野外地质技能竞赛列入竞赛日程,旨在更全面、更科学地考察参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从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四年连续四年担任物理竞赛的辅导教学工作。所教的学生在参加全国中学生第十届、第十一届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全国第三届力学竞赛、全国第二届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据统计获全国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获省级一等奖2人、二、三等奖各1人,获市级三等奖以上奖励共40多人,其中学生郭奔宇曾三次代表省队参加第三届全国力学决赛,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决赛。笔者对怎样培养学生参加竞赛有一些看法和认识。下面谈谈对培养学生参加物理竞赛做法,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