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时势造英雄”是在中国流传特别广,流传时间也特别长的一句话。 然而,是刘翔为中国的田径运动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他在雅典拿到冠军之后说“亚洲有我,中国有我”,多么豪迈的声音。中国、亚洲,因为有了刘翔,在短道上从此有了中国人,有了亚洲人站在最高处。  相似文献   

2.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出示刘翔的照片: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师:对呀,他是刘翔,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夺得了中国乃至亚洲有史以来的第一枚110米跨栏奥运金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让我们来重温一下刘翔夺金的比赛吧!(播放录像)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世界有刘翔。 感谢刘翔让世界见识了中国的速度.感谢刘翔让黑种人统治的田坛有了明亮的黄色,感谢刘翔让沉睡了13年的世界记录抹上了中国红。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世界有刘翔。 感谢刘翔让世界见识了中国的速度.感谢刘翔让黑种人统治的田坛有了令人眼前一亮的黄色,感谢刘翔为沉睡了13年的世界记录涂上了中国红。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世界有刘翔。 感谢刘翔让世界见识了中国的速度;感谢刘翔让黑种人“统治”的田坛有了明亮的黄色;感谢刘翔让沉睡了13年的世界记录抹上了中国红。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世界有刘翔. 感谢刘翔让世界见识了中国的速度.感谢刘翔让黑种人统治的田坛有了明亮的黄色.感谢刘翔让沉睡了十三年的世界记录抹上了中国红.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人,曾经出现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赛场,他以破纪录的好成绩成为了勇夺奥运跨栏冠军的"亚洲第一人",他成为了中国乃至亚洲田径史上的一个奇迹.于是乎,人们记住了这个名字--刘翔.  相似文献   

8.
1.我国运动员刘翔获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m栏金牌,成绩是12·91s,实现了我国在短跑中多年的梦想,是亚洲第一,为亚洲争了光,为中国添了彩.刘翔之所以能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110m中  相似文献   

9.
一、情境导入1.多媒体出示刘翔的照片: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师:对呀,他是刘翔,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夺得了中国乃至亚洲有史以来的第一枚110米跨栏奥运金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让我们来重温一下刘翔夺金的比赛吧!(播放录像)师: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有没有觉得非常激动啊?刘翔创造了历史,他夺得金牌不仅是亚洲人的骄傲,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同学们,  相似文献   

10.
2015年4月7日下午,刘翔在自己的微博中正式宣布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他说,"我真的‘病’了、‘老’了,我无法再与你尽情奔跑,我无法再与你擦肩跨跃。我要‘退休’了,我要开始一段新的旅程。再见!我的跑道!我的栏!"刘翔迟来的再见,宣告全民偶像时代的终结,也因此引起网民和各种媒体的广泛关注与热议。诚如微信朋友圈流传的一篇文章《辉煌了那么多次,有些人却只记得你的摔倒》,许多网民责骂刘翔是"懦夫、逃兵、骗子",讽刺他是"人民表演艺术家"。如何理性看待刘翔的退役,如何客观评价刘翔的辉煌与悲情、价值与局限,不少媒体和时评人(体育评论员)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不只是展示刘翔退役这一新闻事件本身,而且精辟分析新闻事件背后问题的实质,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