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代宗师皮高品先生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乍暖还寒的早春季节,从北国冰城哈尔滨传来消息——一代宗师,武汉大学终身教授皮高品先生于1998年3月1日20时30分辞世,享年98岁。噩耗传来,令人悲痛万分。先生的弟子们闻讯后,自动汇集一堂,缅怀先生的一生,寄托哀思。1出身贫寒,举债读书先生字鹤楼...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见到魏建功先生是在1960年9月我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不久的古典文献专业迎新会上。我们全班27名新生坐在第一教室楼一楼西头的一间教室里,教室经我们布置用桌椅围成了一个半圆形的会场。魏先生在几名年轻教师的簇拥下进来,他绕场一周,精神抖擞地与我们每一个新生握手,然后先生站在黑板前面讲了一通话,直至今天我还记得的是他说古典文献专业是中央和国务院要求建立的,从1959年开办,今年是第二届,白手起家,有如“大庆”,创业艰辛;“大庆”出的是石油,是工业中的基础,我们古典文献专业出的是人才,是社会科学中的重工业,也是基础。先生操着带有江苏海安味的普通话  相似文献   

3.
肖东发 《图书馆》2000,(1):41-41,47
1999年11月15日是著名图书馆学家、教育家刘国钧先生诞生100周年纪念日。刘先生工作过的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甘肃省图书馆联合发起,共同主办了以“刘国钧先生与20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北京大学光华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文...  相似文献   

4.
5月20日,应武汉文献情报中心邀请,美国匹兹堡大学图书馆信息参考部主任Jona—than Miller先生在六楼报告厅给中心职工作了精彩的专题讲座。Miller先生讲座的题目是《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Reference Service(信息素质教育与参考咨询)》,  相似文献   

5.
1999年1月29日,“容庚先生手稿、藏品捐赠展览”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三楼新辟的馆藏陈列室开幕,容庚先生亲属、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林迪夫、科教图书馆处处长林梓宗以及各界知名人士、学者出席这一隆重而简朴的开幕仪式,开幕仪式由中山图书馆副馆长李昭淳主持,林...  相似文献   

6.
孔祥科 《新闻爱好者》2011,(23):105-106
我初识大海先生,是在1986年春夏间的邙山笔会上。那个会议是王建章先生在跑前跑后地招呼;是以省会杂文学会的名义召开的;由有"黄河的儿子"之称的王仁民做东;邀请的唯一外地客人是河北《杂文报》的负责人储瑞耕先  相似文献   

7.
被称为未名湖畔三雅士、国学大师张中行先生已驾鹤西去。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无论对先生有无亲炙之人,都敬佩先生厚德之风、雅致之文。随着先生的远去,“五四”最后的遗韵也渐行渐远,令人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晚辈如我者,与先生素昧平生,我是看了《读书》杂志的介绍,才知道有这么一位大师的。但1994年2月5日,一次偶然的机会,竟使我有幸见到了张中行先生,并蒙他厚爱,亲笔题字送我一本他的新作《顺生论》。说起那次机遇,还是《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陈复尘给我提供的。彼时我还在报社供职,复尘兄告诉我说,北师大出版社有一个启功先生著作的…  相似文献   

8.
严文井先生     
严文井先生走了。孩子们永远地失去了一位熟悉的老朋友;我永远地失去了一位尊敬的前辈和老师。我对严文井先生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不仅因为喜欢他的童话,也不仅因为景仰他的为人;我怀念严文井先生,还因为在我前进的路途上,曾经得到他的帮助。他不止一次地给过我支持和鼓励。1978年夏天,我所在的研究室(国家出版局设在版本图书馆内的审读处)解散。老同志各自归口到原先所在的文化、新闻或出版机构,而我们一些从大学分配来还没有几年的年轻人,则面临一个重新找工作的问题。在这个岔路口上,我首先想到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原因说来也很简单:还…  相似文献   

9.
《楚国文宪公雪楼程先生文集》三十卷(以下简称《雪楼集》),在元代的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又因流传稀少,历来被各朝代的藏书家诧为奇秘,但其最早的刻本,究为元刻还是明洪武刻,一直是历代藏书家悬而未决的问题。此书作者程钜夫(1249-1318),元建昌人,本名文海,为避武宗讳,以字行。其集题“雪楼”,因郢州有“白雪楼”,故以名寓之,世称“雪楼先生”。官至翰林学士,生平在翰林台省最久,故文集中《玉堂类稿》多至九卷。延祐五年卒,年七十,追封楚国公,谥文  相似文献   

10.
黄敏 《湖北档案》2002,(2):22-23
这是一段搁置了整整二十年的记忆.并非我的疏懒,屯积和发酵一种心情,大抵是我太在乎而不可轻言,深怕所有的回想都沦于一种苍白和曲述,反而抹了玉波对先生敬仰的纯净,也搅了先生一生的玉壶清波.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次书法展览会上,我第一次看到刘明先生的作品。一件行书横披,王之焕《登鹤雀楼》诗,寥寥20字,写得奔放自如,全无一点迂拘之气。2001年,我接替市书协主席,想请他做顾问,  相似文献   

12.
金岳霖先生     
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沈先生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金先生。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  相似文献   

13.
程长源先生是我国早期档案工作的亲历者和实践者,同时也是我国档案学学科创始人之一。程长源先生一生都在与档案打交道,是我国早期的档案工作者之一。程长源先生1910年出生于浙江永康。1929年就读于浙江湘湖师范学校,同时在该校图书阅读  相似文献   

14.
印永清 《中国索引》2005,3(1):61-63
1月23日中午,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华东师大图书馆黄秀文馆长告诉我,罗友松先生已于22日晚上10点去世,我心头猛地一震,一个恂恂儒厚的慈者浮现在我眼前,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如此温厚受人尊敬的长者就此走了,眼睛顿时一酸。罗友松先生是中国索引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是华东师范大学图情系的副主任,也是我多年的朋友,许多往事,历历在目,故人的音容笑貌,一直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5.
金岳霖先生     
汪曾祺 《出版参考》2005,(14):40-41
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沈先生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金先生.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  相似文献   

16.
金岳霖先生     
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沈先牛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金先生。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  相似文献   

17.
在山西古籍书业界,曹渤先生被公认为是古籍版本学鉴定研究的第一人。曹先生自1929年起从事书店工作,至今已有73年,期间从未离开过这一行,全身心投入古籍一门,鉴定收购过的珍本不计其数……如此经历,如此精力,造就了曹先生在专业上的精湛透辟、高超神妙,所以称其为“第一人”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相似文献   

18.
朱祖希 《北京档案》2008,(12):14-15
今年12月6日是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先生97周岁华诞之日。 97年的人生道路就侯仁之先生而言,自然是非常丰富而多彩的。既有坦途,也有曲折;既有光彩的岁月,也有坎坷的历程。这些,在侯仁之先生所撰写的诸多著作中多有叙述。但是,据我所知,有关他至今还保留着的两条扁担的故事,却并未述及过。  相似文献   

19.
付金艳 《兰台世界》2016,(6):154-155
在抗战时期中国内地首家机器造纸厂嘉乐造纸厂的一批未公开档案中发现了一封马寅初先生的信件.嘉乐造纸厂在1940年开始设置“文化补助金”,以资助大中小学教育、慈善、文协活动和贫困文人,马寅初先生当年也是受惠者之一.这封信件是抗战救国的一个历史档案见证.  相似文献   

20.
一 小静兄,文史大家胡道静先生之长子也,幼承庭训,文史兼通,恂恂君子. 吾三年以前奉调承乏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辑之职,其时小静兄刚刚退休,被安排在审读室决审书稿,审读室是我分管的部门,我们之间的接触遂多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