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杨明华 《文教资料》2012,(10):180-181
"留白",课堂中的"断臂维纳斯",它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单一节奏,填补了对话间隙留下的真空地带。课堂"留白"不仅在教学中有独特的艺术功效,更是适应了新课标倡导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哲学是思,是辩,是追问。哲学的理解,始终伴随着沉思、提问和解答。因此,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更是要灵活运用"留白"艺术,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中不妨适当的"留白",可谓是课堂教学艺术中的奇妙手法。在预设时留白、重难点处留白、评价时留白、小结时留白,让学生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使思维过程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展现。其实,学生的许多智慧火花是在"教学留白"中,是在表面上看起来的"冷场"中迸发出来。  相似文献   

3.
陈蕾 《成才之路》2011,(24):49-49
时下,一些教育现象令人担忧,比如课堂教学的"满堂灌"现象,使得教师疲惫,学生也失去了自由发展心灵的机会。由此我想到了在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艺术,在中国绘画中有意识地留出"空白",并非空而无物,而是使"无画处皆成妙境",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这种"留白"艺术,对我们的高中政治教学同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山水画艺术有一大创造,那就是留白艺术,它在于追求一种空灵,虚中求实,从而达到"虚实相生,无为处皆成妙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样留白艺术在课堂教学中也非常重要.诚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  相似文献   

5.
陈英 《考试周刊》2012,(63):116-116
"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是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一定的"空白",创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处无画皆妙处的艺术境界。在进行英语教学活动时,教师也可以像绘画艺术中的画家一样"蜻蜓点水",在教学预设中巧"留白"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思考和发现,让学生补充这些"空白",同时在生成中绽放出课堂真正的精彩。  相似文献   

6.
曲韶丽 《辅导员》2010,(14):46-47
把玩画作时,山水画中的"空白"艺术,引我深思。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叫它为"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音乐家叫它为"煞声",运用空白手法,可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你看,写景抒情时,龙走蛇飞中,画山画水间,铿锵玫瑰里,留下些许"空白",静谧中犹生灵动,含蓄的意境,坚挺的笔势,亮丽的色彩,美妙的旋律,跃然而出,确能达到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留白"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独特的表达手法。本文通过挖掘"留白"的内涵语义,分析"留白"现象在中国艺术文化中的体现,从而对将"留白"的方式融入现代设计进行思考。提出从设计的形式与内涵中融入"留白"的理念,实现中国当代设计的繁荣。  相似文献   

8.
"留白"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新的理念。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在导入新课、提问过程、突破重难点、教学语言、板书设计、巩固总结时几个环节中运用"留白",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要介绍了"教学留白"的内涵,并以案例的方式呈现了生物课堂教学中"留白"的具体形式。阐明了课堂"留白"艺术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体制结构上的限制决定了绝句叙事必须采用"留白"手法。在绝句叙事的三种结构形式(连线型结构、断线型结构、焦点型结构)中,留白手法的具体表现状态各不相同。作用上,它扩大了绝句欣赏的艺术空间,能够引发读者艺术上的再创造,使诗歌意境更加深远。  相似文献   

11.
夏宏军 《考试周刊》2011,(80):50-50
教学留白艺术是指将留白手法用于教学并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益和水平的活动。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有意识地留白,就是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在教学时留有余地,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杨景贺 《考试周刊》2011,(23):25-26
留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文学作品中的"留白"艺术一般是作者欲言而有未言之处,作者"藏不尽之意于言外"的地方。留白在于求其空灵,并非空无一物,而是虚中求实,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留白",原为中国画的一种艺术手法。如果说画家巧用"留白"手法开拓了想象的空间,使读者获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那么,在高潮迭起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留白"的教学艺术能有效地营造教学的精彩。一、借导课"留白",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部优秀  相似文献   

14.
教学是一门艺术,因而教学也应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的艺术。教学留白的艺术乃是指将留白手法运用于教学并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教师有意识地留白,就是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在教学时留有余地,创造知识上、心理上的暂时性“空白”,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通过教师所留之“白”,使学生生出“实”来,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以形成无穷的意味和幽远的教学氛围。教学实践中掌握一定的留白技巧与方法,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使教学更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的留白艺术手法营造了“画中有画、画外有画”的艺术效果,赋予作品以无穷的魅力,给鉴赏者留出了一片想象的蓝天。其实,留白艺术是一切艺术共有的表现手法。接受美学认为,文艺创作中的适当留白,能使读者展开充分的想象,对文艺形象和意境进行积极的再创造。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此时无声胜有声。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中国传统绘画所讲究的艺术留白,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留白艺术,往往能留出精彩,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6.
“留白”,作为中国画创作艺术手法,营造了画中有画,画外有画的艺术效果,赋予作品无穷的魅力,给鉴赏者留出了想象的一片蓝天,为艺术鉴赏的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课堂教学也是一门综合艺术,恰到好处的留白,不仅有助于教师生动地“授业”,更有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驰骋思想的骏马,用已有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阐释演绎,去“补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适当运用“留白”手法,  相似文献   

17.
俞树平 《考试周刊》2011,(31):75-76
许多学生在升入高中后,"一头栽在数学上"。数学成绩的下降也造成了总成绩的下滑,打击了学习积极性,这使学生因此对高中数学产生了畏难情绪,影响了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提高教学的"艺术"性,正确使用"导课艺术",使学生对于高中数学从"畏之"到"乐之",使学生学得愉快,使教师教得轻松,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提倡洗炼的粗线条设计,留出足够的空白,使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拥有更多生成的东西,让蓝天白云的课堂拥有更多的自由时空。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给学生"留白",给知识"留白",给自己"留白",达到教与学的交互融合,展现课堂的生命活力。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学习新课标的体会。谈一谈数学课堂的“留白”。  相似文献   

19.
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二三条似有似无的水纹,一叶孤舟,一个渔翁心无旁骛地垂钓意向中的鱼,低低的船篷上躺着等待风雪的斗笠,四周大片空白,留给每一个人去想象和再创造。留白手法是非常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习惯的。国画中的"留白艺术"使人无限遐思,意趣无穷,让众多文人墨客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20.
“减法”和“加法”是汪曾祺小说结构艺术中两种相辅相成的手法。“减法”即留白手法,其效用在于形成含蓄蕴藉之美。“加法”是在故事主体之外,添加上大量看似与故事主体无关的部分,其功能在于深化主题,拓展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