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建成 《考试周刊》2010,(13):136-136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活动的过程,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来说,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教学活动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对认识对象得以理解和运用,并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在政治学习中,具有一定的归纳综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在高中物理“交流电”的教学中,一个重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对话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之间展开对话需要一定的对话策略。  相似文献   

5.
如今,我们经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是永远的“主体”吗?不能将“学生主体”与一定意义上的“教师主体”对立起来。教师是学习者,教师是研究者,教师是发展者。教师与学生都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没有绝对意义上的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而,当今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究竟怎样了呢?  相似文献   

6.
季冬华 《文教资料》2005,(3):147-148
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小学体育课的…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采取一定“教”的方式,学生也要在教师指导下采取相应的“学”的方式.体育教学中的教学节奏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体育教学中的教学节奏对运动技术、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就是思维的起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激发学生的潜力和智力。在“大问题”教学模式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大胆质疑,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1]。本文主要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大问题”内涵,分析“大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积极探究“大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所谓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志。在这一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有效“讲授”知识、有效“提问”(并“倾听”)学生、有效“激励”学生。在教师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同时,学生也在帮助教师有效教学.所以教师不应该站在学生的对面.  相似文献   

10.
只有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才能使学生从心理七接受教学的过程,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所以,从儿童心理出发来组织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融合成为教学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完成预先设定的教学任务,从而使“教”与“学”形成有机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1.
我们都知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越过“导”的地位而代替学生的“学”。但是,在我们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教师不是“导”而是代替学生“学”的现象,这就是越俎代庖。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摆正教师的位置。那么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呢?  相似文献   

12.
“菜单化”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师“菜单化”,学生选择教学内容“菜单化”,考试、考核方式“菜单化”等等,其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思政课教学方式改革的思路.贵州省革命遗址众多,正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在“菜单化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教师在精心设计的环境中与学生一起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借鉴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切入教学过程 ,对它进行层次分析 ,将教学过程分为“教”和“学”两个过程 ,在“学”的过程中 ,学生为主体 ,学习情境 (教学情境 )为客体 ;在“教”的过程中 ,教师为主体 ,教学情境为客体。教师的主导性、创造性、艺术性……无不反映在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上 ,而学生的学习更是不能脱离“环境”———教学情境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教学过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的“教”的方式一定要合适,学生也要在教师指导下,采用相应“学”的方式。因此,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相互作用而统一的双边活动。学生的“学法”虽然要受到教师“教法”的制约,但是学生的学习与练习活动,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闵洪波 《教师》2012,(30):51-5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阅读教学是一种“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师生在互动中生成,在生成中发展。阅读教学中的互动是发生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学校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动态过程。所谓“教学相长”,就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注入式”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它改知识的单向传播为双向传播;改教师主动和学生从动为师生双向主动;使紧张、冷漠的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活泼。于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交流-互动”,从而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在教学中,应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已经普遍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和接受,并不断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表现在,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定位,能够指导学生实践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中,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发教学指令,学生被动听从和执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处于沟通弱势地位的学生完全听从老师的指令,使体育教学的顺利、有效开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迫切地需要打破传统体育教学中师生双方沟通地位的不对称性带来的弊端,改变教师的“自主式”教学和学生的“被动式”学习的传统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教师要为“学生的理解”而教,教师要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概念教学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对学好科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让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进而适当地运用概念。  相似文献   

20.
批改学生的作业是我们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教学反馈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批改过程中,绝大多数老师习惯对学生做错的题目用“”表示。笔者认为这一做法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而且这种“一棒子打死”的做法对学生无疑是一种伤害。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我觉得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可改“”为“﹖”,下面试析理由。一、批改过程富有人性,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新课改要求教学应该是人性化的教学。学生完成作业,本身就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无论答案对错,学生都付出了一定的劳动,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劳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