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1月30日星期四与我相处六年,与我共同成长,与我共享快乐,与我相伴忧伤,一个见证我成长的小本子——日记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掐指算来,我与《教育与职业》的“亲密接触”已整整两年了。两年前的10月,我给《教育与职业》投寄了一篇稿件———《由拐杖想起的》。时隔数日,我打电话询问稿件是否收到,编辑部一位同志亲切地对我说:“请稍等,让我查查。”过了几天,我又询问能否采用,一位编辑告诉我,稿子准备刊发,并鼓励我多写一些与职教一线有关的文章。温馨的话语,亲切的鼓励,拉近了我和编辑的距离,也点燃了我关注、研读、宣传《教育与职业》的激情。这是我与杂志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从此我便与她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作为耕耘在职教一线的读者,《教育与…  相似文献   

3.
我的自考     
我的人生是平凡的:普通中学,普通专科,普通中学教师。高考与本科擦肩而过,我不认输,决不!因为命运赐予我倔强的性格。有幸与自考结识,我把所有的委屈倾诉给她,她以博大的胸襟容纳我,更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封闭的心灵,向我展示了更广阔的天空!我的全部热情有了依托。1997年我报了名,靠着全身的热情与高中的根基,我的《中国通史》《英语》初战告捷,拿着单科合格证,找寻到了自信。  相似文献   

4.
我害怕孤独     
“孤独”的感觉是什么?一个人独自对着夜空,周围一个人也没有,“题海只有星与月,是孤独吗?周末,一下午都为学习而劳心劳力,身边没有一个人陪着说话,陪着玩,叫孤独吗?我喜欢夜空,我喜欢一个人躺在草地上,凝望着夜空的星与月。星星一闪一闪的,我向它们述说我的心声,许下我的心愿。我知道,它们能听到我的心声,我的呼唤。它们也理解我此时此刻的心情,陪我一起感受着一天的苦与乐。与它们在一起,我不感到孤独。我也经常一个下午都把自己关在书房,把头埋在书堆中,将一份份的“题海”,一本本的“新概念”消灭。此时此刻,我燥…  相似文献   

5.
读懂父爱     
很久以前,我不懂得父爱,对于父爱,我感觉麻木。小时候,父亲在我眼中属于重男轻女的那一类。听母亲说,我一出生,父亲就没有抱过我。我听了后,一言不发,内心深处埋藏着对父亲的怨恨。我上小学时,父亲对我还是十分冷淡,从来不与我讲一句话。即使我取得好成绩,他的目光却仍是那样冷漠。在生活中,我与父亲形同路人。在我心里,父爱是如此地淡薄。记忆深处有一个让我难以抹去的画面。那年春节,我与父亲、母亲一同到父亲的好友家吃饭。吃饭时,父亲的好友提到我,父亲的回答却是:“她读书一点儿也不努力,学习很差。在别的方面也没有…  相似文献   

6.
《山西成人教育》———我的挚友江文斌我是一名成教工作者,《山西成人教育》是我的向导,是我的参谋,是我的良师挚友。《山西成人教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伴随我身边,与我并肩战斗,度过了8个春秋!在我工作的全过程中,她与我共同评品着成教的苦辣酸甜,更多地使...  相似文献   

7.
我很丑,我知道,从小就知道。在众姐妹中,我总是被她们嘲笑,她们说我是眯眯眼,河马嘴,蒜头鼻,虾子身。真的,我浑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能称得上是漂亮的。长大了,倒是有不少男生与我做知己,那是因为我的善解人意与聪明好学,可是他们没有一个人愿做我的男朋友——因为我缺少才貌双全的优越条件。这给我心理上带来自卑的阴影。  相似文献   

8.
安宁 《成长》2005,(7):1-1
那一年我和森大学毕业,我不甘心与他回到故乡的小城,做一个平庸的文员或是小报编辑。森极力挽留,最终还是没能用他想象中安稳妥帖的小城生活将我说服。舍不得与我分手,他便唯有与我一起去北京,寻找我梦想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不,现在,在这灿烂的灯火中,在如此杰出的在座各位面前,我真正愿意做的是向各位抛洒礼物,抛洒鲜花与诗歌,我愿再度年轻,再度腾空而起,这就是我在这非凡的场合,在面临我最后的一次机会时所愿做的。然而,我不敢做,因为我难免被嘲笑。在今天,在财富与荣誉都倾洒在我身上的时候,我得到了一切,惟独缺少一个,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那就是青春。我们之中没有一个人是老得足以忘记它的。我们这些已经老了的人向后退回一步,并用尊严与优美退这一步,我认为是适当的。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办才好,我不知道,什么是我应该做的;但是,我…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会遇到我,难免与我——“宾语从句”交朋友。同学们应先了解我,熟悉我的品性,我才帮得上忙。如果哪位同学不顾我的品性将我乱用,我会十分生气,也就无法帮忙了。为此,我有几句“知心话”要与同学们讲明。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写作     
《现代语文》2007,(12):91-91
曾有许多人问我:“你为什么写作?”原因太多太多,但是最终影响我走上写作这条道路的便是我的父亲。熟识的朋友都知道我十分崇拜他。我的理想便是成为一个和父亲一样的人,终生与语文,与文字,与灵魂打交道。这是我从小便坚定的信念,自始至终,我都认为父亲是完美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为自己喝彩     
也许故乡的山水与我有永远割舍不断的血缘亲情,也许故乡孩童那渴求的目光总是走进我的梦中,也许儿时那个神圣的梦早已在我心中定型, 1994年大专一毕业,我便带着青春的希翼与梦想回到贫穷的故乡任教。   也许真的是今生有缘,一登上讲台,我的信念便沿着三寸粉笔缓缓延伸。学校让初出茅庐的我教毕业班语文并担任班主任,我自感重担在肩,不敢有丝毫怠慢。   从早到晚,我只管挥洒我的血汗,播种我的希望,从学生那虔诚而钦敬的目光中,我读出了自身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一股由衷的幸福感连我的发梢都麻醉了,我为我的选择而庆幸,相…  相似文献   

13.
家乡的个性     
她是岸,我所希望的归属。她是梦,我所祈盼的美好。家乡,同在灵魂,与我,与我们。  相似文献   

14.
《老年教育》2000年第6期刊登了我的处女作《迟到的读书狂》,从此我便与这份刊物结下了不解之缘。6年来,每一期《老年教育》我都细心保存,认真阅读,反复琢磨,精彩章还作了读书笔记。《老年教育》是我的知心朋友,精神食粮,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与它形影不离。它曾陪我走遍大江南北,游历了祖国的锦绣山河;它曾伴我赴北京参加《中华老人诗书画作品选集》颁奖大会,与我分享那份荣光。我带着它在首都的政协常委会议厅里发言,与全国各地的化老人代表欢聚一堂,为友们对这份刊物的喜爱与赞美而欣慰无比。  相似文献   

15.
《与女儿共同成长》是我与女儿一二十年来的聊天记录,这是属于我们家庭的书。我的女儿是90后,我曾与很多人一样担心过,现在的我,读着与女儿共同的成长记录,没什么可担心的,除了督促她注意身体之外。  相似文献   

16.
快乐存折     
您好!我是一名初三学生。平时,我总爱评论同学的缺点因此与同学们的关系不太好,近日,中考临近,作业繁重,加上来自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我的心情越发的不好,在我眼里,周围的一切都觉得不顺眼。我动不动就指责同学的过失,所以与同学们的矛盾进一步加深,连我的同桌几乎也不理我了。为此,我内心很苦闷。  相似文献   

17.
飞翔的翅膀     
是你给我希望是你给我梦想是你给我力量你是我世界的太阳给我插上翅膀,飞向那灿烂的天空不想错过那美丽的翅膀,拥有它便是拥有飞向蓝天的通行证。为了希望,为了梦想,我要创造,美丽的翅膀,请你赐予我力量。我无法重来这世上,所以,我努力争取,我不能无休止地等下去,所以,我主动追寻;我不想与你失之交臂,所以,我握紧双手不再放开。在亿万年的时光里,包含着不同的甜蜜与苦涩,但是,我愿意尝遍它,因为,我要拥有你。飞翔的翅膀,你属于我,你要助我,成功飞向那苍穹。我知道,一切已知的和未知的都会在那里出现,我俯首感激所有…  相似文献   

18.
同桌是个男孩,却和我这个从外表看百分之百是女孩的假小子坐在了一起。于是,教室里的每个角落都回荡着我与他的激烈争辩。记得第一次与同桌坐到一起的那天早上,我兴致勃勃地来到学校,猛然看见自己的位子旁坐着个陌生的男孩,醒悟:“哦,这是我的新同桌。”于是我很庄重地整了整衣服,友好地对同桌说:“嗨,你好!”本以为他会很快与我打个招呼说些客套话,哪想他却悠然自得地依旧与身后的男孩聊着天,好似没听见一样。我有些火了,要知道,以往遇到这么高度耳聋的男生,我早就一棒子捶过去了。不过看在他与我还是初次见面,我忍住这口…  相似文献   

19.
我想生活在唐朝,因为那里是诗的世界。“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梦回无数次,幻想干百回,我想生活在唐朝。在唐朝,我可以与李太白~道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我可以与他并肩闯天下,学诗学道,任剑闯逍遥。每日,我与他高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放诗句,我与他于花问独酌,于月影下舞剑。  相似文献   

20.
感谢     
站在镜子前,欣赏着独特的我。我的浑身上下,我的或者说与我有关系的都值得感谢。我的名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好像有了自己的“版权”一样,谁都不敢侵权。我的名字就叫张骏逸。展望一下我的未来,我可能会发明或发现什么科学成果,可能是顶级的尖端产品。如果未来的某年某月某日,我上了什么领奖台,受到世界瞩目的时候,一旦没名没姓,不就等于不存在吗?所以,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名字,感谢它每分每秒地跟随着我,成为我的第一个“身份证”。时不时地发现自己与性别又有着牵连:填报名表格时,×××,性别:男;谈话时,又与男性同学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