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祁敏 《文教资料》2008,(27):13-15
作为一位先锋作家,余华在现代叙述上的严格训练与实践使他建立起了高度自觉的文体意识和语言觉悟.余华认为能够贯穿作家一生写作的只能是语言的方式和叙述风格.他将小说创作的现代叙述弥漫到了散文创作之中,对散文文体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在叙述中生成文体,用感受的方式去表现细部的丰满,在词语的前进过程中开始获得独立的力量.这种高度自觉的文体意识和语言觉悟让余华散文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散文文体和散文语言.  相似文献   

2.
女性“新散文”在文体形式与精神向度上与传统散文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出现了自觉的对话性,塑造出一个更具有现代意识与反叛精神的叙述者主体形象,同时还将新时期后小说和诗歌领域中的创新元素运用于散文中,为散文创作拓展出更大的空间,但同时它又存在着种种不足。  相似文献   

3.
现代散文在发生时期,经过周作人"美文"的提醒,散文有了艺术的自觉。上世纪20年代,"闲话体"散文有着杰出的成就,但随着文体意识的不断发展,"闲话体"从理论到实践都受到了质疑,"独语"的美文浮出水面。何其芳30年代的散文创作,将"诗"的品质和"现代主义"的手法融入中国现代散文,进一步加深了散文的文学内涵,是中国现代散文文体建设过程中一块重要的碑石。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写作的独特视角与叙述方式为基点考察,揭示出女性作家选择散文文体的心理倾向。结合具体文本,分析作品与作家性别经验的关系,进而指出90年代女性散文的文化含义表现为对女性独立意识的追求和展示女性丰富的生理、精神感受与渴求。  相似文献   

5.
余光中散文的语言和文体意识表现出鲜明的选择性,主要针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文坛散文创作的"软性"弊病及固有模式;对抗的焦点是散文语言及文体的不同表现方式;对抗的策略是在语言及表现技巧上的中西合璧及感性和知性相济的诗性创作,而这种对抗的归属则是将散文创作引向讲究弹性、密度、质料的现代散文创作。这种对抗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指导意义,但同时也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  相似文献   

6.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始于20世纪初叶,进入自觉的历史时期以后,女性文学自我深层意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纯洁的女儿国和神圣爱情梦想的破灭;男女分盟与女性的孤独与漂泊;理性文明的崩塌和魔女、怨妇的出现。论文从这一视角对中国女性文学纵深意识的演进轨迹作历史考察,并对冰心、丁玲、张爱玲等的历史地位和有代表性的若干现代女作家的创作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和评论。  相似文献   

7.
三毛的创作姿态与文体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台湾女作家三毛而言,写作构成她独特的生命方式。与那种负有严肃使命感的作家不同,三毛是以自由自在的“游于艺”姿态从事写作的。她所采用的“私小说”文体,在人生经历的写真实录,自我灵魂与生命个性的张扬等方面,更具有女性文体的写作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代彝族散文创作虽然在许多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是在文学观念、审美精神和文体样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受到传统写实观念的禁锢,导致其文体样式的陈旧,缺乏现代性。彝族散文应超越“博物馆”意识,追求文体自觉,提升艺术境界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美国黑人女作家的创作思想和作品主题突出反映了黑人女性积极建构种族文化身份以及女性身份的愿望,揭示了黑人女性所受的双重苦难———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黑人女小说家的创作思想集中表现在她们的作品之中,反映了黑人女性在白人为主导和男权统治的社会环境中积极建构种族身份、寻找自我的经历。这些小说家们的努力不仅促进了黑人女性意识的发展,也推动了美国文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中国大陆的女性主义创作经历了从私语化写作的人在边缘的踽踽独行,到躯体写作的顽强突围冲破堡垒,再到对男性话语的颠覆,女性不断冲破既定的男权主义樊篱,逐渐创作出一系列既接榫于外来女性主义模式,同时又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主义文本。90年代的女性主义创作表现出充分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自觉,显示出独特而丰厚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散文写作 ,重在营造意境。贾平凹散文《月迹》中意境的艺术营构独具匠心 ,为中国当代散文写作 ,尤其是散文意境的创造和散文写作的艺术技巧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也为当代散文的繁荣和发展 ,开辟了新的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12.
筱敏是新时期以来关注女性命运、参与女性文学建设的重要作家。她的女性散文创作表现出重感情抒发、重感觉表现、重事物横向联系等艺术特征,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3.
与生命同行     
歌吟生命是西部20世纪90年代散文最重要的一脉。冯秋子、刘亮程、柏原和张子选等作家的散文创作,都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揭开遮蔽生命存在的文明面纱,逼近西部生命乃至所有生命的本真状态,在返身自然、复归生命本体的精神追求中,表现出了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仁慈态度和莫大的悲悯情怀。他们的散文体式也随之从传统散文叙事模式中突围出来,有了全新的散文艺术生命形态。  相似文献   

14.
蒋励常所撰《十室遗语·论文》为目前所发现的唯一一部清代广西文话。此书在形式上兼具文话与评点两种批评文体特色,在创作辩证思维与古文艺术风格论上强调参差与整齐相间,推崇恣肆的古文风格。与传统的文以载道观相比,蒋励常将古文朝着文学的道路上推进了一步。即使将此书置于整个清代文话史上来看,也是理论价值颇高、特色非常鲜明的一部著作。  相似文献   

15.
宗璞是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散文写得细腻又抒情,流畅而又有韵味。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宗璞散文的艺术特色:用传统笔法写游记散文,用真情实感写抒情叙事散文,用广博学识写文化性散文。  相似文献   

16.
北宋初期,对西昆派的反对形成了北宋的骈散对立。欧阳修为了避免与传统发生直接正面的冲突,通过以文体为四六,即将古文创作的方法技巧运用于四六创作中,创造出一种新颖的四六文章形式。以文体为四六又和以四六为文体相联系在一起,欧阳修的古文也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四六句式的整齐对仗,把四六的节奏引入古文之中。欧阳修改变了传统文章中骈散绝对对立的情形,使骈散再度融合,成为新的文章风范。  相似文献   

17.
从《已故上校的女儿》看曼斯菲尔德的叙述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短篇小说的题材、写作手法、语言形式等方面都作了大胆创新 ,形成了一种具有散文诗式的小说体裁。叙述时间、叙述角度转换和叙述语言是她创作技巧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当代彝族散文创作虽然在许多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是在文学观念、审美精神和文体样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受到传统写实观念的禁锢,导致其文体样式的陈旧,缺乏现代性.彝族散文应超越"博物馆"意识,追求文体自觉,提升艺术境界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章学诚分散的地方志编修和传记文写作,是他古文理想实践的一种形式。正是从这样的实践中,可以看到章的古文理想究竟如何落实的。另一方面,他对袁枚有激烈的批评,由此可见章学诚古文实践的局限。  相似文献   

20.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但他的散文创作却往往被忽视,其诗歌和散文创作受后印象派绘画的影响更是鲜为人知。徐志摩留学剑桥时在画家罗杰.弗莱的影响下开始接触后印象派绘画,并把它引入到了中国,长期的熏染,使得后印象派绘画已经深深地溶入到了他的诗文创作之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