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苏宁 《江西教育》2023,(11):62-6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整体性、层次性和统摄性的“问题串”,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自然衔接。数学“问题串”能助推学生的自主学习,驱动学生的数学创造,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数学》第三册“角的认识”一课,某教师为拓展学生的思维,巩固学生对“角”概念的理解,设计了“剪一剪”的教学环节。笔者在教学中也设计了这一环节,两次教学出现了不同的效果,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刘冰洁  支启军 《物理教师》2023,(11):17-19+24
“三教”理念是吕传汉教授提出“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的教学理念.以“楞次定律”的教学设计为主要内容,基于“三教”理念,以关注学生的思考、体验、表达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为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双减”政策是基于当前教育形势提出的一项全新政策,强调实施“减负”教学,缓解学生身心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深化落实“双减”政策,有利于优化历史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本文从初中历史“减负”教学入手,根据历史课程特征与“双减”政策要求,从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及课后指导三个方面阐述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双减”政策下的“好作业”设计,要求教师在研发设计作业时要打破学科边界、注重对学生的精神陶冶、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实施多元评价,让“好作业”具有综合性、生长性、层次性和激励性。“好作业”能助推学生的认知,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与数学应用。“双减”政策下的“好作业”设计,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一门千变万化的艺术,同一个内容,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设计;同一个教学设计,面对不同的学生,也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还有些时候,我们自认为考虑周到的教学设计,但在真正面对学生时,却会出现那么多的尴尬和意外。因此,我努力研究教学现象,期望走近真实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许雪梅 《四川教育》2013,(11):31-31
一、要关注学习的起点 导,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我们才能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才能使教学设计预设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8.
高质量作业设计需要重新定位其价值立场:注重关怀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尊重学生差异、满足学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陶冶文化;强调主动探究、合作互助是高质量作业设计的核心主张。推行高质量作业设计,既需要教师群体转变观念,注重跨学科合作,提高作业设计与评价质量,也需要学校健全作业设计管理制度和指导机制;引导家长参与,推进家校协同设计作业;政府助力搭建平台,促进作业设计共生共享。  相似文献   

9.
破壳而出     
听青年教师试教《恐龙》一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破壳而出”一词,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0.
教学的“框架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项新策略。它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变线性的、块状的教学设计为简洁的、弹性的、立体的、开放的教学结构设计,主张“学与导”的和谐发展,提倡操作程序的动态灵活性。在具体目标的制定中,旨在凸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使教学过程的推进,始终伴随着学生的体验、发现、创造。  相似文献   

11.
吴亚萍 《福建教育》2005,(7A):38-39
第三,重心下移的设计。在大问题设计的基础上,我们要对学生活动和相应的教师活动做出进一步的设计。由于大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一定的思考力度和思考时间,而且不同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所以要做出重心下移的设计。具体地说,每提出一个大问题,都要提供每个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重心下移的目的在于:  相似文献   

12.
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柳暗花明;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原因何在呢?我认为,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课堂问题的设计策略、提问的技巧两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从简洁、抽象的数学语言中辨别、选择、整理和组合有效信息,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准确性,理解是关键,但理解的基础又是"读"。可见,阅读是数学学习必不可少的能力和手段之一。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把阅读引进数学教学,通过理解"读"、质疑"读"、比较"读"、拓展"读"等方法,让学生学会读、读得懂、主动读。  相似文献   

14.
徐佳 《英语学习》2021,(1):54-58
理解型问题是英语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点。英语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特定的知识和技能,为了达到这个既定目标,教师需要找到一些有价值、起媒介作用的问题。本文以"逆向设计"理论中的"基本问题"为切入点,尝试在英语教学单元中寻找并提炼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好问题,研究寻找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帮助英语教师优化教学设计,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从教师的教学准备起始,教学设计是第一个环节,一个合乎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设计,会让学生感觉45分钟的短暂,会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探究、创新的教学目的。本文记录了“相反数”教学设计的过程的实践事实。  相似文献   

16.
最近听了两节随堂课,内容都是“分数化为小数”。但是,两节课采用了不同的课程理念、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的效果也就大相径庭了。  相似文献   

17.
教师设计合理而巧妙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同时能有效拓展和引申学生的思维。但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有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就完成了一次提问行为,而不考虑问题是否真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是否体现了追问和启发的精神,在许多看似“开满鲜花”的数学课堂提问背后充满了喧嚣甚至混乱。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关于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设计型”实验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去探索物理规律。“设计型”实验题是近年高考的热点之一。要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教学中应抓住以下几个环节:一、演示实验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放手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三、培养学生选择仪器的能力;四、提高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及误差分析的能力;五、注重“设计型”实验题的研讨。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广告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广告语言独具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均有很大的帮助。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系列性,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 本课每个教学知识点都渗透或强调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观点。课文集中而明确地阐明和宣传了节水的重要性,又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实践性很强的学生活动。课文叙述方面基本依照“提出问题——图文资料——补充说明——治理对策——学生活动”的体系,以学生活动推进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