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眼下正是忙于档案事业“九五”总结和“十五”计划的时节,各地档案部门不仅要研究、制定好自身的总结和计划,而且还要依法力争将档案事业列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济状况是事业的基础。档案事业经费尤其是其中的档案馆经费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社会投资不足、经费困难,制约档案馆的发展 我国各级国家档案馆的经费来源以往和目前主要依靠社会投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逐步加大对档案馆的投入,使得档案馆的经济状况有了较大改观,但就面上情况看,档案馆仍普遍受经费不  相似文献   

2.
《新上海档案》2005,(11):30
苏君华在《档案时空》2005年第2期上撰文对“档案馆产业化”问题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档案馆产业化”在理论上存在诸多先天不足的内在缺陷,实践上也难免导致一系列负面后果。他指出:档案馆产业化之所以不可行,是因为:(1)违背了等价交换的市场经济原则;(2)违背了档案馆的公共服务精神;(3)对社会公众权利构成了实际侵害;(4)导致档案馆本质精神的蜕变和异化。正因为上述原因,即使在市场经济和档案馆现代化水平相当高的发达国家,虽然也面临经费不足的困境,但是至今也未敢“产业化”,甚至对有偿服务制度也采取非常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馆藏资料是档案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馆藏档案作用的发挥具有补充和说明作用,做好档案馆资料收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要做好这一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十个原则”:一、相关性原则。所谓“相关性”,是指档案馆所收集的资料必须在内容上或形式上与馆藏档案密切相关,对馆藏档案有补充或说明作用。这是档案馆资料收集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档案馆工作通则》对档案馆资料收集工作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档案馆工作通则》明确规定:“档案馆要注意接收和收集与本馆馆藏档案有关的各种资料。”二、地方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婆婆嘴”是贬义词,一般不讨人喜欢。但在档案馆室,要做好安全工作,就需要“婆婆嘴”。  相似文献   

5.
"档案开放"语词溯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改娇 《山西档案》2005,31(5):16-19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认为,“档案开放”语出法国大革命。文章作者认为,“档案开放”一词并非“法国造”,200多年前,法国人提出的是档案馆开放和公民享有利用档案的权利,而非档案开放。“档案开放”是国人结合了法国“档案馆开放”的含义和我国当时“开放档案”的表达需要,由“开放历史档案”、“开放档案”、“档案的开放”逐渐演变而来的。在这种语言转换过程中,档案馆开放的精髓——公民利用档案的权利观念,逐渐被我们的文化和思维惯性淡化了。  相似文献   

6.
加快高校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好档案工作,关键在人。前不久,笔所在的档案馆曾接待院组织人事部门查询一职工在财务处预支经费情况,当时财务部门因故未予协助,人事部门直接要求查阅,具体怎么查?查什么科目?人事部门的同志不清楚,适逢档案馆刚刚新进的同志也不清楚怎么查,尽管反复试查多项内容,整整花了一个小时,仍未查到所需要的信息,最后还是请求财务部门协助,才弄清楚这笔款项是列入“暂付款”科目支付的,通过输入“暂付款”三个关键字和支付日期,  相似文献   

7.
《北京档案》2006,(2):45-45
苏君华在《档案时空》2005年第2期撰文,对《档案馆产业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档案档案馆产业化》论者的主张,只不过是身处困境中的档案馆被迫采取的“自我扭曲精神人格”以适应社会论处生态环境的的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8.
档案馆"资治"、"存史"和"文化传承"功能辩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档案和档案馆的社会功能可以抽象地概括为“资治”、“存史”和“文化传承”。三者之间存在“资治”为源、“存史”为本、“文化传承”为实的辩证关系。“资治”是档案现象的成因 ,也是“存史”和“文化传承”等功能的源泉。“存史”是社会赋予档案馆的最高使命 ,是档案馆的根本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的提出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对档案职业的一次“重新发现” ,是对档案馆社会功能的高度涵盖 ,它具体体现在档案馆的“存史”、“资治”功能之中。狭义的档案文化效用不同与广义的“文化传承”功能 ,它只是众多档案利用形态之一。在强调档案文化效用的同时 ,决不可本末倒置 ,忽视甚或忘却档案职业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档案馆将综合档案馆,城建档案馆和机关档案室职能合并,统一管理,实行“三馆合一”,突出“综合性”和“服务性”特点,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档案管理体制的创新工作,成为大连地区一种新的档案管理体制。经过20年的创新实践,“三馆合一”的管理体制和模式逐渐显出现独特的生命力特征。在履行档案行政管理,综合性档案馆和城市建设档案馆三种职能的基础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编研工作是档案馆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不仅是保护档案原件、主动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方式,而且能作为一种学术成果的展示来彰显和提高档案馆作为化科研机构应有的社会地位。因而一些地方档案部门在达标升级、年度考核时,均将编研工作纳入其中,量化评分。对于市县级档案馆来说,编研工作已由过去可有可无、可紧可松的“软”指标,变成了“必不可少、非搞不可、不抓紧不行”的“硬”项目。这些都对档案馆的编研工作起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欧平 《兰台世界》2003,(11):8-9
广东省顺德市将本市形成的城建档案、房地产档案统一划归地方综合档案馆管理,结束了分专业管理档案的局面,实现“档姓一家”的“三档合一”。“三档合一”突破了我国沿袭多年的档案馆馆网布局模式,还档案馆以“综合”之本来面目,这无疑是档案领域内的一次革命,顺应我国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档案馆经费是开展档案馆工作的必要条件.作为档案馆工作主要内容的收、管、用三项活动,哪一项都离不开经费.在过去的几十年,“收”主要是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对党政机关、国营企、事业单位的档案进行无偿接收.在当前开放、搞活政策的大环境中,国人的商品观念增加,只用无偿收集档案的一种办法,已不能完全适用.现已发现有些珍贵档案流失在社会上的个人手中,由于档案馆经费不足,无法收集进馆,十分可惜.更何况正常的接收档案工作,也需要一定的经费,如交通费、案卷包装费、劳务费等.“管”的内容比较广泛,每项管理都与经费有联系.如库房的设计、建筑、改造;设备、装具的购置;防虫、霉、湿措施;褪变档案的抢救;档案的整理、著录等等,无一不需经费.“用”的内容,在社会开放利用后,在逐步  相似文献   

13.
经费短缺造成了图书馆生存危机 ,“图书馆产业论”应运而生。它既有存在的现实基础 ,也存在着诸多内在缺陷。要走出困境 ,“产业化”虽不可行 ,产业精神却必不可少 ,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读者满足率与馆藏利用率、无私奉献与有偿服务、开源与节流相统一  相似文献   

14.
今年,在湖北省郧县档案馆建立“现行文件服务中心”过程中,郧县县委、县政府为了确保县直机关不涉密的公文能及时、准确的让公民查阅,将县委、县政府“公文交换站”的任务、职责移交到阅文中心,实行阅文中心和公文交换站合署办公,对外两块牌子,对档案馆增加经费,不增加人员,由县档案局、馆统一管  相似文献   

15.
4月18日上午,由北京市平谷区档案馆和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主任李润波先生共同创办的“世纪阅报馆”,在平谷区档案馆正式挂牌并对外开放。出席开馆仪式的有市档  相似文献   

16.
张兆忠 《天津档案》2006,(10):20-20,23
建立现行件服务中心,向社会开放现行件。不但是档案馆传统职能的拓展与延伸,而且已经逐步成为档案馆的一项新的法定职能。2005年,王午鼎等30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在档案法中增写“档案馆应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场所”的《修改档案法议案》,全国人大教科卫委员会将对此进行调研。因此,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现行件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对于搞好现行件服务中心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明、政治明、精神明建设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笔认为.现行件服务中心具有。六项功能”。即:  相似文献   

17.
论开放档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国家档案馆利用程度不高当属有目共睹的事实,接待查阅档案者日均二三人次的省级档案馆、日均不足一人次的区县级档案馆决非个别现象。难怪在1998年夏天,对“冷冷清清”的档案馆群起而攻之,一时间成为新闻媒体的一道特殊风景。①于是,人们又转而批评档案馆的开放程度不高。档案馆的整个利用状况和其开放状况的确有一定关系,当我们为寻求利用上的繁荣而来替档案馆“会诊”时,是不能脱开“开放”干系的。但是,把档案馆利用程度不高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开放档案不力,是不公允的。因为档案馆利用状况是档案馆内外矛盾纵横交织的结果,甚至是…  相似文献   

18.
马良 《陕西档案》2002,(6):23-23
衡量档案馆档案质量的高低最终标准是档案的“四率”,即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准确率”和案卷的“合格率”。但由于档案部门很难控制档案的“准确率”,只对档案的“三率”(归档率、完整率、合格率)加以要求,忽略了档案的“准确率”,久而久之,就会对档案的有效性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着“社会信息化”与“信息社会化”理念的不断深入,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新世纪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全国掀起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热潮,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作为档案事业主体的档案馆,其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引起业内人士的专门研究,其理论研究远远不能满足新世纪档案馆建设的需要。本文从信息化理论出发,对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做些探讨。一、信息化理论的核心思想和实质信息社会的理论告诉我们:“信息化就是在现代信息科技发展的推动下,由工业化社会或各种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和信息媒…  相似文献   

20.
档案馆中的“长期档案”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华 《档案与建设》2007,(5):7-11,58
由于我国对于“档案”概念的不同理解和目前所采取的档案保管期限划分政策,国家档案资源中存在着永久、长期和短期档案是很正常的事。不正常的是,档案馆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但是在我国各级国家档案馆所保存的档案中有相当一部分却不是“永久”的,而是“长期”,甚至是“短期”的。不但如此,档案馆中保存的许多长期和短期档案早已超过原定的保管期限,在目前以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这些档案似乎仍然没有处理的可能。“长期”和“短期”档案存在着“永久”保存下去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