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了以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CoFe2O4为催化剂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反应,在反应温度分别为90℃,100℃,110℃下,测出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动力学方程参数,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式,并与无催化剂酯化反应的活化能和动力学方程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乙酸正丁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为:乙酸用量为0.1mol时,醇酸摩尔比为1.5:1,催化剂用量为0.8g,带水剂用量为8mL,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CoFe2O能使酯化反应的活化能明显降低,是合成乙酸正丁酯的有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在微波辐射下,以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TiO2/Sm^3+为非均相催化剂,对环己醇与乙酸酐之间的酰化反应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酐物质的量比、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对乙酸环己酯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衔土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TiO2/Sm^3+有着良好的催化活性,当乙酸酐的加入量为0.1mol,醇酐物质的量比为2.4:1.0,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量的1.0%,微波炉功率为385W,辐射时间15min,在此优化条件下,乙酸环己酯收率可达95.3%,且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仍保持较高活性.所得产品无色透明,具有很高的纯度,并对产品进行了折光率和红外光谱的表征。  相似文献   

3.
以自制固体超强酸W03/ZrO2为催化剂,研究了合成乙酸正丁酯的最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证明:固体超强酸WO,/ZrO:是合成乙酸正丁酯的良好催化剂;其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冰乙酸):/7,(正丁醇)=1.0:1.6,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3.8%,在回流温度下反应时间为2.0h,在上述条件下,乙酸正丁酯的酯化率可达97.09%.  相似文献   

4.
将SO4^2-/TiO2负载镧制备了新型催化剂SO4^2-/La2O3-TiO2以癸二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3+浸渍浓度为0.07mol/L,经110℃烘干后于500℃焙烧3h所得催化剂活性最好。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进行考察,最佳实验条件为n(醇):n(酸)=4:1,反应时间3h,催化剂用量1.5%(总物料),酯化率可达96.5%。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和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SbCl3为原料经醇化水解制得Sb2O3前体氧化物,通过与SiO2复配,浸渍一定量的(NH4)2SO4后制备了一种新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Sb2O3/SiO2。以催化合成乙酸苄酯为探针反应,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mol/L的(NH4)2SO4浸渍按一定比例复配的氧化物,经110℃干燥后,于450℃焙烧2h得催化剂。用Hammett指示剂法、TG/DTA、1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衷征。  相似文献   

6.
采用稀土元素Sm3 对固体超强酸SO4^2-/TiO2的改性,制备出稀土固体超强酸SO4^2-/TiO2/Sm3 催化剂,应用于合成乙酸苄酯的反应中.并研究了各种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焙烧温度450℃,催化剂用量为1.0g,醇酸摩尔比1.8(乙酸的用量为0.2mol),反应时间为2.0h,乙酸苄酯的酯化率达95.7%.  相似文献   

7.
合成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SO42-/TiO2-La2 O3,并用于合成癸二酸二正己酯。结果表明,500℃焙烧3h 所得催化剂活性最好;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进行考察,最优工艺条件:n(酸)∶n(醇)=1∶3.0,催化剂用量1.3%(总物料),反应时间2.5h,最高酯化率为98.5%。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和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H3 PW12 O40/TiO2-SiO2为催化剂,取代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和尿素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衍生物.探讨了原料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固定取代苯甲醛的用量为0.04 mol和无水乙醇的量为15 mL的情况下,n(取代苯甲醛)∶n(乙酰乙酸乙酯)∶n(尿素)=1∶1.0∶1.5,催化剂的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5%,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75 min,分别以对羟基苯甲醛、对硝基苯甲醛、茴香醛、4-氯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分别代替苯甲醛,产品收率为35.0%-89.2%.催化剂和合成产品分别采用IR, XRD和1 H NMR, IR, MS手段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9.
以乙酸和环己醇为原料,自制的新型固体超强酸SO2-4/Sb2O3/SiO2作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环己酯。反应结果表明,最优化条件是:n(乙酸):n(环已酸)=1.0:1.2 ,催化剂用量为0.8g,反应温度为145℃~160℃,反应时间为4h,酯化率可达94.7%。产品用折光率和红外光谱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0.
以廉价的氢氧化铝、氢氧化钠和硫酸铵为主要原料,成功制备了SO4^2-/y-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将其用于乙酸正丁酯合成反应,并探讨了催化剂制备条件(浸渍液浓度、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O4^2-/y-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浸渍液浓度1.2mol·L^-1,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3h。  相似文献   

11.
以NH4VO3为原料,(NH4)2S2O8为浸渍液,添加少量稀土Ce^4+,用沉淀-浸渍法制备出新型S2O8^2-/V2O5-Ce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以合成乙酸苄酯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不同条件下制备的超强酸的催化活性。研究发现,当加入CeO2量为催化剂总量的1.0%,焙烧温度为500℃,浸渍液浓度为1.5mol/L,焙烧时间为3h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Ce2O3,研究了Ce2O3的最佳添加量,并将其应用于催化合成丁酸异戊酯的反应,探索到了最佳反应条件.Ce2O3的最佳添加量为2.0%,最佳反应条件为0.10mol丁酸使用1.0g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醇酸摩尔比2.0,反应时间为2.5h,丁酸的酯化率可达96%以上,并且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3.
将SO4^2-/TiO2-HZSM-5负载镧制备了新型催化剂SO4^2-/La2O3-TiO2-HZSM-5,以对羟基苯甲酸和丙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3+浸渍浓度为0.07 mol/L,经110℃烘干后于500℃焙烧3h所得催化剂活性最好。对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进行考察,最佳实验条件为n(醇)∶n(酸)=5∶1,反应时间4h,催化剂用量3.0%(总物料),酯化率可达96.0%。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和再生能力,适宜合成对羟基苯甲酸酯。  相似文献   

14.
以钛酸四丁酯、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冰醋酸为水解抑制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SiO2复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比表面积仪等测试手段表明:纳米TiO2/SiO2粒子焙烧后主要以锐钛型存在,有Ti—O—Si键的产生,复合粒子的比表面积达到389m^2/g。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TiO2/Ce4+为催化剂合成乙酸环己酯的反应,在反应温度分别为100℃、110℃、120℃下,测出酯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并与无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乙酸环己酯反应的活化能及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酯化反应的优化合成条件是:乙酸用量为0.262 1mol时,醇酸摩尔比为1.5:1,催化剂用量为1.0g,带水剂环己烷的加入量为12mL.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TiO2/Ce4+可使反应的活化能明显降低,是合成乙酸环己酯的有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以固体酸为催化剂,苯甲醛和醋酸酐为原料合成了1,1-二乙酸酯.此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催化剂价廉易得,活性高,不易中毒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温热氧化方法制备了锌掺杂Ti/SnO2/Sb2O3电极电催化电极,对Zn含量不同的电极进行研究,并探究新电极在工业上的应用。结果表明,Sn、Sb和Zn元素不同摩尔比(1:0.1:0、1:0.1:0.000 1、1:0.1:0.001、1:0.1:0.005)中比例为1:0.1:0.005的电极的电催化活性最高,分形维数为2.64,该电极对工业废水中污染物苯酚具有一定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8.
TiO2/SiO2复合涂层亲水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钛酸四丁酯、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冰醋酸为水解抑制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SiO2复合粒子。将复合粒子按一定比例添加到醇酸清漆中,制备出自清洁涂层。研究表明:掺杂少量SiO2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TiO2的晶型转变和晶粒长大,改善了复合涂层的光致亲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