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否定是最常见的语言现象之一,英语、法语、汉语各有一套否定词语,三种语言的否定词语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着明显的区别;通过对英、法、汉三种语言的否定词语的对比分析,使中国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和法语专业的学生能恰当地使用中介语,更好地学习、理解、掌握和应用目的语,从而促进外语教学和跨文化沟通。  相似文献   

2.
英语、法语和汉语的基本句子结构——主、谓、宾的顺序通常是一致的,但其否定词语的位置则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通过对英、法、汉三种语言的否定词语在句中的位置的对比分析,使外语教师和外语学习者能更好地利用本族语和中介语进行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有助于英汉、法汉三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张元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8):170+172-170
否定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翻译中,经常使用到否定手段,也就是用汉语的否定句式来翻译一些原句并非否定句的法语句子,也体现在语言中,本文对法汉翻译中的否定现象进行了分类整理,对于翻译方法以及法语的否定的理解都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双及物结构是语言中的常见句法现象,不同语言中的双及物结构是否存在共性和区别以及如果存在,其共性和区别有体现在哪些方面是文章要探讨的话题.针对中国英语专业的学生,文章从汉语、英语和法语入手,应用生成语法对该三种语言中的双宾语结构进行了对比,找出了其共性和差异,旨在为上述的学生以及出国留学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比较法、英、汉直、间接引语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接引语是语言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法语、英语、汉语中在引语的类别、表现形式及直、间接引语的转换方式上有着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本文基于语言间的这种共性与个性的特点,对法、英、汉这三种语言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在转换过程中的时态、人称代词等的变化展开对比研究。以期让外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两种引语在三语中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丘晓娟 《双语学习》2007,(6M):123-125
间接引语是语言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法语、英语、汉语中在引语的类别、表现形式及直、间接引语的转换方式上有着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本文基于语言间的这种共性与个性的特点,对法、英、汉这三种语言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在转换过程中的时态、人称代词等的变化展开对比研究。以期让外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两种引语在三语中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法英被动意义表达手段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法语和英语共有的一种语法现象———被动意义,在表达方式,泛指代词on所隐含的被动意义等方面进行比较,指出学生在学习英语和法语两种语言时,要注意比较两种语言的共同点,抓住不同点,以使具有英语基础的学生提高法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黄莉 《文教资料》2010,(21):37-38
本文在狭义语法—句法层面上对英、汉、彝三种语言进行了对比,讨论了三种语言在句子结构和表达形式上的相似和差异。旨在促进已习得彝语和汉语的广大彝族学生的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9.
此研究以第二外语法语教学中法语和英语的对比教学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二外法语教学中关于语法方面较基础但又较难掌握的四个动词时态,即直陈式现在时、复合过去时、过去未完成时和愈过去时,与英语中近似的动词时态进行对比,旨在通过对比这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点来分析二外法语的动词时态教学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使二外法语的学生能更高效地掌握法语的基础时态知识。  相似文献   

10.
汉、英语言在不同语域中词汇的转义是灵活、生动的,有十分广而深的内涵,特别是在一些特殊背景语域中,它们的实际语义较原义相差甚远。当然,由于汉、英语言独有的特点,这两种语言的转义现象就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中文词性比较固定,而英语则较灵活,英语词义范围更宽。因此,语言学习者除掌握语言的音、形及普通意义外,还必须认真地学习和掌握其特殊语域下的意义变化,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种语言。  相似文献   

11.
双重否定句语气强弱辨江苏东台市三仓中学陈友良双重否定句是相对于单纯否定句而言的,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一般的语法书普遍认为,双重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人教版初中教材在汉语知识短文“句式的变换”中也说:“用双重否定句式语意更重一些,语...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与英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符合系统。英语写作是英语言表达思维活动的一种方式,反映着西方所特有的语言结构模式和文化思维模式。但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时,普遍受到母语文化干扰,写作成绩仍处于低谷,本文将从词法、句法、语篇结构等方面分析英、汉语差异性,帮助学生摆脱母语文化干扰,从而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真正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比较语法是一门新兴的语言学科。本文试就法语、汉语两种语言的定语作比较,阐明两种语言的共通性和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14.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通过分析英、汉语言比喻的异同,阐述了文化差异是导致语言差异的直接原因, 我们在学习英语时不可望文生义,必须将其与它所产生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它。  相似文献   

15.
迁移是研究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概念。法语由于其与英语的特殊关系以及长期受到英语学习的影响,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二外法语时倾向用英语知识来构建法语,从而带来了正负双重迁移。基于此,从英语和法语的迁移理论着手,结合两种语言在语音方面的异同比较,分析探讨英语专业学生在二外法语语音习得阶段,如何合理利用迁移定势,促进正迁移,从而更好地学习二外法语。  相似文献   

16.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禁忌语。禁忌既是各民族所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文章从发展的观点勾勒出英汉禁忌语的演进,通过对英、汉禁忌语的对比.指出二者的不同,并肯定二者的趋同现象,以便于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避免交际失误,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当代语言学者对于某一种语言词汇进行比较全面的词源研究时,必然要牵涉到以下三个方面: (1)该语言原有的基本词汇——把它们跟亲属语言和方言词相比较,从形式和意义两方面追溯到最古的基础语阶段; (2)合成词——在这种语言的范围内确定这些词的组成部分如词根、词干和各种形  相似文献   

18.
三语习得研究跻身于近来语言学界热门话题排行榜,三语习得的独立研究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在欧洲引起语言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而国内对三语习得的研究开始较晚且多是基于少数民族三语习得。通过母语为汉语,二语为英语,三语为法语的语言学习者在三语习得过程中词汇迁移、语法迁移、思维迁移三方面的语言迁移现象的简述,对语言迁移进行初步解析,并期待其在今后向更为广泛、更具有深度的方向发展,从而发现三语习得的语言迁移规律和特点,使得三语习得更为简洁高效。  相似文献   

19.
多义词是法语的一种普遍现象,准确地把握多义词词义对于翻译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法汉机器翻译中大多以法语句中词的基本意思来汉译,这就导致翻译质量不高,目标语言表达不通顺的现象。本文以《新法汉字典》作为语料,对法语多义词按照不同专业领域或类别、词性进行分析分类,且建立一个小型语料库。根据不同的汉语语境选择合适、准确的词义,将法语词义与汉语语义、语言使用习惯、语法功能、语用相对照,得到更为自然妥当、可读的翻译。  相似文献   

20.
一般来说,委婉语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语言禁忌;另一类是表达上的意转性技巧.由于东西方文化及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委婉语在英、汉两种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频率是极高的.文章旨在用具体的实例说明这一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