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反倾销制裁是WTO成员国采用最多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中国已成为其最严重的受害国,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为此,国内企业在中国加入WTO之际,应学会逐步运用WTO规则中的反倾销协议,维护企业自身的权益,分析WTO的反倾销规则,比较主要成员国的反倾销法律制度,可以为我国企业应对国际反倾销制裁提供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反倾销制裁是WTO成员国采用最多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中国已成为其最严重的受害国,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为此,国内企业在中国加入WTO之际,应学会逐步运用WTO规则中的反倾销协议,维护企业自身的权益。分析WTO的反倾销规则,比较主要成员国的反倾销法律制度,可以为我国企业应对国际反倾销制裁提供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关税、配额 (数量限制 )等传统贸易壁垒的降低和拆除 ,反倾销作为WTO认可的阻碍外国产品不合理进入的措施被经常实施 ,并且有被作为一种变相的壁垒滥用的趋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之一 ,而美国是对中国商品采取反倾销措施的主要国家之一。如何应对来自于美国的反倾销措施 ,这是一个复杂、广泛的话题 ,本文仅就几个容易产生错觉的特别法律问题予以探讨。一、美国对条约效力的特殊限制第一、国内法优于国际法。按照一般的国际法则 ,一个国家既然自愿加入国际条约 ,自愿受其约束 ,就应将国内法置于国际条约之下 ,本国…  相似文献   

4.
反倾销规避措施是反倾销措施的延伸和发展,已演化成一种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建立我国的反规避法律制度对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的利益具有巨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的反倾销条例对反规避问题作了相关规定,但内容简单且操作性不强。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对欧美国家的反倾销立法考察和借鉴,尽快完善反规避的法律制度,使其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在国际贸易中真正起到维护国家及企业合法利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制订国际反倾销法律的历史表明,反倾销措施的采取必须满足反倾销的条件,目前国际反倾销法中倾销与损害双重标准的反倾销条件,将倾销与损害割裂开来,使得对倾销经济学意义上的认识产生混乱,而征收反倾销的反倾销措施亦不是能从根本上解决倾销问题的最佳手段,反倾销条件与措施上的诸多缺陷反而为反倾销法律中的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完善我国反倾销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发达国家反倾销法律的成功经验,与WTO反倾销规则相衔接,应对我国反倾销法律进一步完善。应制定专门的《反倾销法》,提升立法档次。在反倾销法中,应明确对新建产业或未建立起来的产业“实质阻碍”的标准,明确“相似产品”的内涵,进一步完善反规避措施,区分实质损害与实质损害威胁的审查标准,引进并强化“公共利益”条款,对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同时反倾销法要密切关注实践的变化,增强预防性功能。  相似文献   

7.
国际反倾销法中的行政复审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复审是各国反倾销法律制度中重要的一环,对反倾销各利害关系人的权益有重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反倾销法律机制中行政复审制度运行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反倾销行政复审的实质要件和适用程序,提出了完善我国反倾销行政复审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目前对我国使用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将我国定位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非市场经济国家”问题直接关系到了美对华反倾销案的处理,成为了制约我国企业应诉的最大障碍。要改变中国屡遭美国反倾销调查的被动局面,解决“非市场经济国家”问题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根据相关法律文件,在我国入世后15年内,美国对我反倾销案件仍可采用特殊的正常价值计算方法。美国用生产要素价值方法替代了替代国制度,表面看似乎更公平,实际后者的不公平性并未排除;同时.排除该法适用的MOI测试法亦不合理。因此,我国应积极参与WTO反倾销规则制定并以之化解出口企业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成员国,在反倾销领域面临巨大挑战。分析研究我国面临的反倾销形势,均衡利弊利用好反倾销这把法律之剑,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反击进口产品的倾销,保护国内产业,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制度威慑,通过“冷战均衡”达到“以战止战”的目的,防止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滥用反倾销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反倾销协议》第11.3条即反倾销日落复审条款作一介绍。重点探讨了日落复审裁定特征以及WTO规则谈判对日落复审条款完善的动向,以期对我国还未成形的日落复审立法以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间倾销与反倾销的斗争更为激烈。2004年,我国开始实施与世贸组织接轨的新的《反倾销条例》,但该条例及其相关配套法规在程序方面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3.
政府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取代反倾销措施,成为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由此,本从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负面影响入手,阐述了政府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由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反倾销条例》在确定正常价值时只是笼统地提到"正常贸易过程",并没有界定"正常贸易过程"或将低于成本销售和关联当事方之间的销售排除于"正常贸易过程"。而WTO和欧美在立法和实践中对"正常贸易过程"作了更详尽的规定。通过评析WTO《反倾销协定》及欧美的规定和做法,认为中国立法的缺失会增加调查机关确定倾销产品正常价值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导致调查程序缺乏可预见性和透明度,增加贸易争端。  相似文献   

15.
WTO《反倾销协定》规定日落复审制度的初衷在于限制反倾销措施无休止的适用,从而避免反倾销成为贸易限制措施的利器.但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反倾销大战中通过日落复审程序延长了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从而达到保护自身利益的目的.作为世界经济重要实体之一的中国,近年来在遭遇大量反倾销调查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被提起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渐凸显,因此有必要在借鉴新一轮多哈回合谈判中关于日落复审修改建议的前提下完善我国该项制度的相关规定,以达到善用规则,保护自身经济利益、维护多边自由贸易体制运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以来,外国对华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日益激增,已成为中国出口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尚未建立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企业内部会计工作不规范、产品成本核算范围和方法存在差异、缺乏专业的反倾销会计人才等方面研究分析了中国出口企业目前在反倾销应诉过程中存在的会计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近 30年来 ,国际反倾销趋势日益加强。中国自 1979年首次因糖精钠遭受欧共体反倾销指控后 ,遭到国外反倾销投诉的次数逐年递增 ,近年来已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本文试图从我国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入手 ,对我国成为反倾销指控的主要目标之原因进行分析 ,并对应对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及其立法行为已经存在上百年历史,尤其是最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国不仅纷纷立法或完善本国的反倾销规定,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反倾销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究其理论根源在于倾销有罪,而倾销罪过的经济学原理在于"价格歧视".但是,价格歧视并非反倾销成立的合理理由,反倾销理论与实践是背离的.因此,探寻价格歧视的本意,是认定反倾销是否合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Legislations mandates that educators use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EBPs) that are supported by scientifically based research. EBPs have demonstrated a likelihood to work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EBPs should match targeted needs of the student receiving the instruction, which sometimes requires educators to search for the best intervention to meet specific student need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etus for practices supported by evidence, where to find interventions and strategies, and what to do when targeted interventions do not exist. Additionally, this article emphasizes the need to evaluate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 at the student level.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外国对华提起反倾销案件的次数、金额等急剧上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国内的,又有国际的;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既有经济的,又有法律的。当务之急是寻求应对之策:引导国内企业走合法竞争之路;实施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和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建立完善的反倾销应诉机制;培育企业的反倾销法律意识,培养一批从事反倾销工作的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