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概括了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指出了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以及中学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中学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用文献法、分析法阐述对学校体育教学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联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就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心理缝康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课程中的渗透表现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辉 《考试周刊》2008,(17):179-180
文章主要从行为、情感、环境、教法和现代教学理念等方面来探索新课程下的体育课教学,从而不断提高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和增强体育教学功能,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比较法、文献资料法阐述了学校体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作用,指出学校体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探讨了学校体育对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中学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往的研究更集中于学校的德育教育,忽视了体育教学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而且还能够改善情绪、消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袁丹 《考试周刊》2011,(45):126-127
本文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体育学等理论角度,针对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了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及学校体育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通过学校体育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周丽英 《教学与管理》2009,(12):108-109
现代学校体育主要有三大功能,即生物学功能、教育学功能、社会学功能,其中体育的生物学功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了体质基础。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概念的重要内涵,重视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学校体育的重要标志,是学生接受教育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这是由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自身原因所共同引发的。学校体育教学对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体育课以其特有的方式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可以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推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适度锻炼、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增加集体活动项目、增加合作与竞争活动等方方面来优化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9.
运用问卷调查法并查阅有关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方面的资料,对我校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从我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入手,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体育锻炼的特点,提出体育锻炼干涉措施,从而为切实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增强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体育具有群体性、竞争性、娱乐性、释放性、健身性等特性,对人的机体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人的心理健康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学校体育教学之中,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符合我国现代教育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心理健康作为课程学习目标,全面的体现了现代学校体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法、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高校部分体育俱乐部教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研究性学习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能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提高学生运动兴趣,有利于培养终身体育能力;能够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为了更好的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应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课内外体育相结合;需要有合适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心理健康教育将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中。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出发,结合体育教学实践,就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教材、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信心等方面,谈了自己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教委的有关调查和目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需要.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提出了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不仅要有体质的健康,还应该有心理的健康。体育锻炼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并结合自身的体育教学经验,在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体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选择与学生年龄阶段的体质特征相适应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全面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袁芳 《鸡西大学学报》2006,6(5):21-22,24
结合国家教委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定位,为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需要,针对体育与健康课成绩考核与评价体系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新的改革思路,旨在解决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成绩考核与评价体系和素质教育要求两者间的矛盾。并就新的时期体育教学要求的具体规定,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一种合理、准确、全面的考核与评价体系模式,促进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高校足球选修课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研究,找出学与教的形式与方法,有利于全面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以适合现代体育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教育界,针对中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如火如荼,方式各异,笔者尝试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心理学方法,设计并实施各种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师专学生生活方式现状调查及学校体育教学目的的基础上,从现代体育教育的新观念出发,结合考察国外有关学者关于健康观点的理论,阐述了体育教学与师专学生生活方式的关系,同时,提出了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闫文龙 《太原大学学报》2007,8(3):122-123,142
运动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着良好的功效。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证和动力。学校体育课程对培养塑造学生健康心理品质有着独特的作用。学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学目标中应以运动技术教学与身体锻炼为载体;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应以教师的全面健康为保障。  相似文献   

20.
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学生、家长、高校乃至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热点.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一些有效利用体育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