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鸿章的军事人才观,是李鸿章人才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在洞察晚清八旗、绿营军事实力急剧下降,无法对抗如火如荼的太平军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自成体系的军事人才观念。在他的军事人才观中,包括人才标准、选才对象和用人原则。在李鸿章的人才标准中,不重视出身,唯才是举,对人品仅要求为人质朴。选才对象以庐州为中心的皖北地区为主,兼顾其他。用人原则以功劳判高下,扬长避短。但是.李鸿章对将领的选择重才不重德,道德军纪教化薄弱,以利禄驱人,对下属的错误有意护短,导致淮军队伍纪律松弛,给社会和百姓带来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现代领导应树立新的人才观, 面临新的挑战和如何选才用人, 并提出人才的用养并重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中蕴含丰富的人才强国战略思维,而选才思想是邓小平人才强国战略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才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健全选才的标准,要按照“又红又专”、“四有”、“四化”的标准选拔人才;二是严格选才的原则,倡导以宽严有别、宽严有度、德才兼备、选贤任能等选拔人才的基本原则;三是完善选才的方法,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要严格组织路线、敢于打破常规、勇于竞争选才。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密切关联,共同构成邓小平选才思想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4.
论"德才兼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葛莱 《天中学刊》2001,16(Z1):11-14
德才兼备是选才用人的标准,德与才二者不能割裂,不能偏废.德是才的前提,德与才是历史范畴,中国共产党将德才标准具体化为"四化",由于人才标准的不同,便会形成两条根本对立的用人路线,应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选才用人要遵循德才兼备原则.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领导人才观的主要内容是:重贤能、重公论、重政绩的选才观,眼界、胸襟宽阔的用人观,核心坚强、梯形结构的配备观。其主要特色是:坚持解放思想,更新人才观念;大胆改革用人制度和体制;大力选拔年轻干部,推进领导班子建设。邓小平的人才观对于选拔和培养我国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才观与考试观,属于广义的考试文化范畴。本文从科举学的视角,辨析葛洪的人才观与考试观的内涵、特征、地位与影响。葛洪认为,治国以致贤任能为首务,用才取士不可以不精择、详试,考试选才可励勤学、绝人事因缘。从考试文化的历史演变来看,葛洪有关人才价值与标准、选才原则与途径、考试功能与方法的系统论述,成为隋唐科举考试之先声。其独具一格的人才观与考试观,在科举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当今考试文化建设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商代用人制度刍议朱彦民一作为宗法结构、宗法制度普遍存在的时代,商代的用人制度难免带有那个时代的特色,即贵族阶级的政治垄断性。这不仅表现在人才标准、人才教育方面的阶级性,更直接地反映在用人、选才对象的垄断性上。《尚书·盘庚上》:“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  相似文献   

8.
汉武帝为适应形势对人才的需要 ,制定了选才育才的制度 ,增多了选才的途径 ,扩大了选才的范围 ,实行察举与自荐、选拔与培养 ,上诏与下举的结合 ,坚持量材而受官、禄德而定位的用人原则 ,知人善任 ,赏罚分明。对当朝及后世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袁世凯认识到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首重培养军事和吏治人才,以体用兼备作为人才标准。他主张废科举,兴学堂,育新式人才,重视师资培养和官吏培训。广泛搜罗,兼收并蓄;用人唯才,用其所长;选贤任能,破格提拔是袁世凯用人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韩愈基于对国家动乱、吏治腐败的现实思考,结合自身"坎坷而艰难"的仕途经历,提出治国"在得人"的论断,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从成才、选才和用才方面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状况的担忧,进一步指出了成才之途、选才之方和用才之策,形成了韩愈独特的人才观。理解与应用韩愈的人才观。韩愈的人才观在现代社会中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唐代制科选才与大学自主选才,尽管性质、地位作用与影响不同,但都有选拔特殊人才的类似目的.因此,其经验与教训对大学自主选才有重要的启示:其一,选才目的规定选才标准;其二,人才类型决定科目设置与测评方式;其三,选拔主体的人才选拔能力制约着选才质量.  相似文献   

12.
干部人才思想是邓小平人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涵盖重才、育才、选才、用才等方面。其中,重才思想表征了干部人才的地位和作用,育才思想表征了干部人才的标准和源泉,选才思想表征了干部人才的原则和方法,用才思想表征了干部人才的成长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人才问题事关党建和国家发展全局,是发展与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助推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人才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要求。通过梳理与凝练,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思想主要体现在:突出人才重要地位,树立科学人才观;注重人才培养开发,紧跟时代发展需要;不拘一格用人,广纳天下英才;科学管理人才,强调党管人才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黄治勇 《鄂州大学学报》2005,12(5):10-11,27
科学人才观的确立,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多年来人才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概括.是对人才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质的飞跃。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体现了我党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战略把握:强调“四不唯”,体现了我党选才观念的与时俱进;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展现了我党的人才精神理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识才、选才、用才、爱才、育才五个方面阐述了周恩来的人才观,指出其人才理论不仅在建国初期对我国各项建设和事业的发展起过重大的作用,就是对现阶级我国人才的开发、使用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体育事业之所以能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贺龙对人才问题非常重视。作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开拓者的贺龙,对体育人才问题有许多真知灼见和宝贵的实践。本文主要从选才、育才、用才和爱才诸方面论述贺龙体育人才观的主要内容。贺龙的体育人才观是他对党的忠诚精神和高度的敬业精神的结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科学的现代人才观指的是一种辨证的、动态的、全面的、多维度的对人才的态度与看法的总和。园长虽不可能样样精通,但一定要具备知人善任的能力和气魄,掌握科学的用人艺术,就如同乐队指挥要能使乐队保持一致的节奏,发出和谐而美妙的声音。因此,园长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现代人才观。这种人才观包括了两层含义:第一层是针对幼儿的发展,即幼儿成材的标准。目前,幼儿教育在“人才观”方面还存在错误认识:受狭隘人才观的影响,认为只有以后能升大学、成为专家的人才算是人才,片面看待幼儿的成长;另外许多家长还存在惟智倾向,把成才简单地与智力挂钩,偏…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职教思想中的人才观内涵丰富,文章主要从邓小平对职业人才的衡定标准、用人方式、育人模式三个方面进行探析,力求更好地理解和践行邓小平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思路,为职业教育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做出更切实、更有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浅谈人才识别及使用晏焕平,李静平武汉交通科技大学人才是事业之本。人才对于社会的进步、事业的成败有着重大意义,能否正确地选才用人,关系到我们的事业是否能兴旺发达。因此,各级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必须掌握正确的用人标准,学会知人善任的科学方法。然而,正确地识...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之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通过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化的生产方法,先后建立起一批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军事工厂,使中国的军事工业从无到有;以军事工业的开展为契机,李鸿章主持创办了一些军事学校,培养了一批近代军事人才;积极引进西方近代化的枪炮、近代化的军制与训练方法;同时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新形势下,为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不断注入近代化的内容。从而在物质、制度、人力资源等方面为中国军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