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阳朔忠南村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相比,约有44%的说法不同;与葡萄平声话相比,有近70%的说法相同。忠南村方言词汇受到周边官话的影响较大,形成了一些既不同于葡萄平声话又不同于普通话的词汇。从忠南村方言词汇比较中可知,忠南村方言是受官话影响较大的桂北平话。  相似文献   

2.
汉语方言及普通话对赣南客家话的影响是随着化教育事业的发达而与日俱增的。对赣南客家话产生较大影响的汉语方言主要是粤语、赣南的西南官话、赣语、闽语及普通话。影响的主要方面是词汇的吸收,其次是语音,语法上则较少。  相似文献   

3.
郑兴凤 《文教资料》2008,(28):262-265
目前对方言词汇的研究,主要关注与普通话有迥异的词,对于那些和普通话有微别的词,大家很少谈及.本文以东北方言哈阜片的庆安话为例,对比了<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的305个动词和庆安话的异同.发现:虽然普通话以东北官话为基础方言,但在一些基本词汇的使用上,方言和普通话之间还是存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4.
长安区方言分属北方官话中原方言关中片和西南官话陕南片,大致可分划为3个方言小区.以区政府所在地韦曲话为代表方言.由于长安区方言属于北方官话,所以与普通话的差异不是很大.通过调查,发现普通话和长安区方言词汇之间常见的差异在于词汇的形同实异、形异实同、形实无关.  相似文献   

5.
万荣方言属于中原官话解州小片,万荣方言词汇独具特色,既有官话的特点,也有晋语的特点。万荣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在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用词方面存在着基本的一致性和较大的差异性,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词形、词义、造词方式和造词理据等方面。万荣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异同分析揭示了万荣方言的词汇特点,充实了万荣方言研究的材料,同时也为万荣人学习和推广普通话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将所调查的近6000个词汇与普通话、柳州官话及周边方言、壮语进行比较,发现:南宁福建村官话词汇中保留着典型的官话词汇成分,但在语言接触中,大量的南宁白话.南宁平话、壮语的词汇或语素已经渗透进福建村官话的词汇系统里,南宁白话词汇对福建村官话词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寿县方言属于阜宿方言区,受皖中江淮官话和皖北中原官话影响较大,县内语言差异明显。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对寿县方言进行例析,并将之与普通话进行比较,以期对寿县方言研究和学习普通话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宝应县河西话是指分布在江淮官话区的来自中原官话区移民所持方言,中原官话没有入声,而江淮官话的主要特点是有入声,通过对中古入声字在河西地区的读音变化分析,发现方言岛型河西话出现明显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而非方言岛型河西话则受当地话和普通话共同影响,带有更多当地话的语音特点,发展趋势为混合方言。  相似文献   

9.
九寨沟方言属北方方言 ,从其主要特点看 ,当属西南官话 ,但由于该县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 ,其方言与西南官话存在较大差异 ,与西北官却有许多相同相近之处。九寨沟方言吸收了大量北方话 ,至今保留着一些古词语 ,使该方言的词汇具有鲜明的特性。九寨沟方言词汇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安庆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的江淮官话,与普通话词汇相比,整体上相同或相近是主流,但作为共同语的地方变体,又有自身鲜明特色,其具体表现即为安庆方言词汇在词形、词义、造词理据和词的来源等几方面与普通话词汇存在诸多差异,安庆方言的独具特色由词汇层面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11.
陕西关中西府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关中西府方言与普通话语音有一定对应关系。该方言区人们在学习普通话时要从语音辨析入手,找出对应规律,提高口语表达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阳朔葡萄平声话有较为丰富的定用词缀。它是指没有能产性,或者能产性极低,很固定地附着在个别或者极少数语素之上的词缀,它们本身一般不能独立成词。这些定用词缀多为双音节形容词后缀,构成格式多半为ABB式,加这些定用词缀后基本上构成形容词的生动形式,多表示程度深。  相似文献   

13.
荔浦话同音字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荔浦话属于西南官话的桂柳片,文章描写荔浦话的声韵调,并列出荔浦话的同音字汇,同音字汇收字3700多个。  相似文献   

14.
入声字是上古音在方言中的遗留。作对《方言调查字表》中入声字的分派情况做了穷尽性的统计,总结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的分派规律,通过研究,发现《方言调查字表》中的入声字没有现在普通话中属鼻韵母的字等。此项研究对于掌握普通话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陆川县良田镇陈村客家话的语音系统,分析其声韵调主要特点,并附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16.
描写桂林潜经村回民土话的音系,包括声韵调、语音演变特点、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17.
罗昕如新著《湘语与赣语比较研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湘、赣两大方言进行了全方位的条分缕析的比较,揭示了二者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共同特点与差异。该书全面系统,重点突出;语料丰富,观点新颖;描写细致,论述入微,研究成果填补了湘语与赣语全面系统比较研究的空白,对于推动汉语大方言之间的比较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邮话有大量的以“子”[tsε]充当后缀的合成词。除了主要作名词的后缀外,“子”还能充当代词、形容词、动词、数量词、副词的后缀。普通话中“儿化”所起的特殊作用,高邮话里由“子”缀来替代。  相似文献   

19.
广西兴安话的归属存在争议。笔者认为研究者在论证兴安话属湘语时存在如下问题:属性判断所依据的语音特征不具有排他性;研究选择的比较对象不尽理想;对兴安话中的官话成分未做充分解释;将民系与语言简单对应。结合历史人文材料从语言传播、接触、转用角度探讨兴安地方话的归属,认为在湘南桂柳官话盛行背景下,兴安城区官话区移民继续使用官话,而非官话区移民则一致转用了官话。兴安话凸显更多的是官话间的共性而非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