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一学年的作文教学中,发现了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因此想通过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联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需要学生在写作中细心观察、积累素材;二、需要学生凸显自我,真情流露;三、需要学生多加练习,认真模仿。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始终面临着一种困境:自己花费九牛二虎之力进行作文指导,结果学生写出的作文却是词不达意、内容干瘪、情感缺失.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忽视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未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只有真正确立了学生写作的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根本上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多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喜欢写作文,就会把写作当作生活的乐趣.写作是一项十分繁重复杂的精神劳动,要想写出佳作来,就需要一种强烈的兴趣.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乐此不疲,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收效甚好. 一、消除对作文的畏惧感. 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感.根据这一心理特点,要想方设法加强作文指导的趣味性,用多鼓励、多表扬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钮兆强 《小学生》2012,(10):38-38
<正>进入高年级后作文教学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许多语文教师都在针对性地加强习作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注重学生思维情感的熏陶,竭力寻求突破,寻找一条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作文教学之路。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实施开放的作文指导,才能实现学生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让他们我手写我心,张扬个性,写出精彩。下面谈谈我的实践与看法一、以形式的多样促写作的个性化受小学语文教学写作训练的导向和自身思维定势的影响,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写作中,面对一个文题或一个素料,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老话题。从教 35年来 ,我用了 2 0多年的时间摸索、尝试、实验 ,进行作文教学方面的改革。在洪镇涛先生“学习语言论”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我谱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作文教学“三部曲”。一、作文教学中的“话中画”,是诱导、激发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 ,并爱好写作的第一部曲。作文教学是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 ,进行作文教学时 ,教师的启发、诱导、激励这一主导作用很关键。从小学刚入中学的学生 ,写作时机械模仿、沿袭范文等现象较普遍 ,这就需要教师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写作入门的正确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采用生动、形…  相似文献   

6.
多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喜欢写作文,就会把写作当作生活的乐趣。写作是一项十分繁重复杂的精神劳动,要想写出佳作来,就需要一种强烈的兴趣。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乐此不疲,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收效甚好。一、消除对作文的畏惧感。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感。根据这一心理特点,要想方设法加强作文指导的趣味性,用多鼓励、多表扬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作文要求因人而异,不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学生,对水平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养成阅读和写作习惯,写作时缺乏素材;作文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践,远离学生生命主体情感抒发的需要.关注学生生活,将写作由"教学之需"转化为学生的"生活之需",变"被写作"为"主动写作",应松开命题的"金箍",调整写作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改变封闭式的写作方式,更新批改与讲评模式.  相似文献   

8.
低年级的写话教学非常重要,只有打下深厚的写话基础,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才会毫不费力,才不会出现视作文为畏途、见作文色变的现象。这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写话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发挥想象,积极带领学生实践,充分利用文本,指导写话方法,让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从小培养其写话兴趣,使学生能够通过写话感受乐趣,从而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经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最近参加沪苏浙皖一市三省以新课程背景下“作文的智慧智慧的作文”为主题的语文教学论坛活动,颇有所思。作为“论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沪苏浙皖一市三省的四位语文教师各执教一节作文课,其中有作文指导课,也有作文讲评课。在此次作文公开课的课堂教学中,其共同特点是集中体现了教师和学生思维碰撞所产生的睿智的火花。但是,观摩几节课的教学,也让我比较直接地体验到了当前作文教学中的一种不良现象——写作指导脱离学生的生活与经验,文风濡染偏向“小资”和浮华,写作追求无病呻吟,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学生们的作文随笔和课堂即席发言中,也存在于教师的作文指导与讲评过程里。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初学作文,常感到无从下手,一提起写作文就愁眉苦脸,总觉得无话可说,或是在写作时出现"假""空""抄"等现象.那为何会出现上面所说的这种局面?下面我就该如何指导好农村学生初学作文,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谈谈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8,(63):41-42
初中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其中作文在语文课程中占据着较大的分数比例,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提高学生参与语文作文写作的积极性、自主性,并且能够写出具有创意的优秀文章。目前在初中生作文指导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教师缺乏对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尊重、作文指导课堂教学氛围枯燥、无法通过作文指导培养学生优秀的写作素养等,这些都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不断地作文指导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充分了解每一位真实的写作需求与进度,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写作教学方案和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得上作文指导教学进度,提高自身的写作素养,写出具备创新意识的文章,为以后的写作之路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指导,需要学生在学习写作过程中的不断积累,这其中教师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离开了教师的正确指导,那么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往往会失去方向感,要么思维枯竭,要么过于发散,远离好文章的标准。要使学生行文缜密,落笔有神,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量有益的指导,为学生搭建文思表达平台,做到文思缜密,收放自如。那么,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做好作文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认为以下几条途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中学语文课堂在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教学目标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中学语文课堂中的作文教学随着改革的不断进行,在各个方面也应该适应对人才的培养以及从当今社会所需要去考虑。在以往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一直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高耗低效"现象比较严重,在写作过程中看重结果和忽视过程。而且,一些教师对写作方法指导较少,没有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并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缺乏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和写作认知态度等。本文根据中学作文写作现状,并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准则,对中学作文教学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让我最烦恼的,就是学生作文常常出现众多的雷同现象.这是为什么呢?这与学生作文时的思维定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要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把作文训练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冯齐林 《教育文汇》2014,(21):38-39
“作文难,难作文”,这几乎成了大多数中学生的通病。每当语文老师把“文题”写在黑板上时,大多数学生都免不了抓耳挠腮,皱额锁眉,甚至过了几十分钟还是望题兴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主要是因为学生的阅历太浅,知识面太窄,尤其缺乏细致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为了解除学生写作的痛苦,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写作一定要从平时的积累开始。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作文教学中“积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作文难,难作文",这几乎成了大多数中学生的通病。每当语文老师把"文题"写在黑板上时,大多数学生都免不了抓耳挠腮,皱额锁眉,甚至过了几十分钟还是望题兴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主要是因为学生的阅历太浅,知识面太窄,尤其缺乏细致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为了解除学生写作的痛苦,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写作一定要从平时的积累开始。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作文教学中"积累"的  相似文献   

17.
在写作能力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我们所有语文教师都要适应语言教学改革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好作文。如何才能使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作文写好呢?我想除了大力提倡学生多写、多练外,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写好“下水作文”。所谓“下水作文”,是在指导学生写作之前,教师根据作文要求,自己先行写作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语文教学不可回避的话题。但是随着高考作文命题的不断变化,特别是随着近年话题作文的兴起,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本应得到重视的作文教学却发展到了更尴尬与窘困的局面:学生越来越不喜欢写作甚至是感到畏惧,教师越来越觉得不会指导以致不开作文指导课,作文似乎越来越远离生活,走出学生的实际需求,笔者在对当前作文教学做了简单调查后,就有关的现象展开了分析。那么作文教学何以走到如此尴尬的地步呢?  相似文献   

19.
季晓燕 《陕西教育》2006,(10):36-36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文指导往往偏重于写前指导,从命题、选材、确定中心、选择写法、开头结尾到词语的运用等,都会作一番详尽的指导,这虽然有助于学生把握写作方法及内容,但无形中就提高了作文标准,束缚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快乐作文”的源泉,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写作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20.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教学需要创新,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努力求新。1.选题求新颖。学生作文缺少创新与作文题目的设置和要求有密切关系。教会学生感悟生活,是对学生最好的写作指导,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的作文指导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