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美婵 《教师》2014,(3):121-121
正作为一名教师,我总想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生活,在快乐中成长,而我也执著地追求着快乐教学,快乐育人,做个快乐而幸福的教师。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进一步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关注人类的幸福,教育应把焦点集中在对个人的心灵指引上面。是的,教育的本源就是让人幸福、快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幸福感、快乐感,而作为教师也要快乐幸福地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2.
包海娟 《文教资料》2010,(28):144-145
幸福感是品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当代中学生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学习压力影响着学生的幸福指数。思想品德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如何让学生视学习为一种幸福,如何把课堂建设成为学生幸福的源头活水。文章从教育要为幸福生活奠基出发.分析了素质教育背景下思想品德课与学生幸福之间的关系。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在课堂上提升中学生的幸福感.力争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上课是一种幸福.学习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3.
家庭幸福、人民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有学生的幸福,同时,学生的幸福是学校的起始点与终点。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更要以让学生感受到幸福为首要目标。尤其是在现代这个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前进与发展的时代,学生的幸福给予了教师强烈的教学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为了更好地提升高三师生幸福感,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高三师生幸福感的现状并进行分析,以探索更多提高师生幸福感的方法,让师生在学习、交流过程中,能真正感受到幸福。  相似文献   

4.
智慧课堂与幸福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够只注重其中的一点。在打造智慧课堂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让学生体会到幸福感,同时教师也能够从中感受到教学的幸福。智慧与幸福是人生的永恒主题,在人的生活中缺一不可。在强调智慧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太过于"功利化"和"工具化",应该让学生在提高智慧的同时体会到幸福。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使人幸福的事业,教师也是一份幸福的职业。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教育培养幸福人的基础,是教育活动充满生命力的必要条件,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教师有无职业幸福感以及教师对幸福不同程度的追求,不仅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生涯、专业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幸福感和对幸福的认识。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引领、创造和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呢?笔者结合自己在蒙山中学的办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一节充满愉悦感、幸福感的语文课上完了.张晓慧老师带领孩子们淌着“幸福的泉水”欢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回味刚刚看到的师生学习活动情景,不由心生感慨: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我们的课堂上!幸福只是一种心境,一种感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想是“让每一个学生终生都拥有幸福的精神生活”.在我们当前的许多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厌其烦地教,耐心细致地引……累;学生枯燥无味地读,机械重复地练……苦!教师没有职业的幸福感,学生没有学习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幸福是一种人的主观感受,每个人都渴望能得到幸福。而幸福教育就是让教育充满幸福,让受教育者也就是学生享受到幸福,同时也让施教者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幸福。师生要努力创造幸福资源,使我们的教育充满幸福感。而课程则恰恰是通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是师生间的连接体。教师通过课程影响学生,学生通过课程而走向幸福。教师和学生能否在教育中实现幸福,关键是是否在教师、学生和课程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学习幸福感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长和教师的关注。尤其对教师而言,如何提升中小学生学习幸福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也是教师的使命。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尊重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打造幸福课堂,探索幸福教育的途径。这对提升中小学生群体的学习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师职业幸福感从哪里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为教师,你觉得幸福吗?教师职业能给教师带来幸福感吗?如果教师能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感的话,其幸福感从哪里来呢?笔者认为,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有的人长期过着优越的生活,却并不一定感到比别人更幸福。一个真正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完全可以从他的工作、学习、生活和研究中体验到巨大的幸福感受。让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感,不仅是学生快乐成长的保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愿望,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一、幸福来自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传统上人们往往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象地概括教师职业。这一方面固然体现了教师职业…  相似文献   

10.
教师职业幸福感不仅影响教育教学状况,也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要正视教师幸福感缺失,从坚持学习提高素养、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在活动中加强沟通、提高教师物质待遇等方面着手,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1.
<正>人应该富有诗意地活着。我一向是这样认为的,并且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也一向在用行动追求着诗情画意的生活。我同样认为,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让学生幸福地学习和生活,为学生的未来幸福奠基。然而,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我们的学生感到生活幸福吗?有很多的孩子在学校感觉不到幸福快乐。不快乐地学习肯定没有好的效果。于是,我便想起了这样一个话题:营造充满幸福感的课堂气氛,用自己的爱为学生撑起一片幸福的天空。一、寻找学生课堂幸福感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陈明  张家胜 《教书育人》2012,(13):31-33
教师的教育幸福不仅关系到教师本人职业生活的幸福,也关系到学生的幸福。一个内心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如何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教育要使学生获得幸福,首先要让教师获得职业的幸福感。笔者认为,幸福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3.
一、谁"偷"走了师生的幸福感?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本是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学生的幸福感体现在他们感官上的愉悦,思考、探究的乐趣,收获的喜悦和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4.
幸福教育是让学生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感受幸福、创造幸福、分享幸福。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打造幸福教育就要从构建幸福课堂做起。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忽视精神成长,学生被动学习,单调乏味,测试成绩不见得理想;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甚至汗流浃背,面对的可能是学生漠然的表情。这显然不是幸福教育。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幸福课堂,享受幸福教育势在必行。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的教师把教育科研作为一种提升自己教学幸福感的必修课,开展了"幸福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课题研究,创建校本翻转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命,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求得精神生命的升华与超越,让学生感受幸福,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幸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学校和社会就更应该关注教师最深层的心理,让教师这个阳光下的职业真正体现出阳光的一面。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受到幸福,幸福的教师比不幸福的教师能带给学生更多的快乐和成功。一个没有幸福感的教师是无法给予学生充足自信的。  相似文献   

16.
学生学习幸福感是未来教育努力的方向。教育应注重改革课程,减轻学生负担,开发童真童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学习收获幸福,提高感知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教育的真谛和归宿,让教育成就幸福早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影响学生幸福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的生理因素基本是无法改变的,而很多时候影响学生幸福感的外在的环境也无法控制,但学生对环境事件的认知却可以改变。具体到中学语文学习中学生幸福感的提升,就需要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中创造丰富的幸福资源,并从幸福的语文学习中习得把握幸福的能力,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幸福  相似文献   

18.
刘永珍 《教师》2014,(10):106-106
正幸福是内心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感受。教师将这种幸福感融入到课堂中,让课堂洋溢着幸福,使每位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幸福。怎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有幸福感呢?我觉得幸福的课堂应该是和谐、融洽的;轻松、愉快的;要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并且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幸福生物课堂的创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教育的根本旨趣和最高追求。高职教育应克服功利性、工具性的弊端,实施幸福教育,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让教育过程成为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学生体验教育的幸福的过程,提高师生幸福感,为师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幸福教育进行了分析,幸福教育不仅要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幸福。首先需要教师具有幸福感,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氛围、优化教学方式、以生物教学内容作为幸福教育的主要内容、在生物教学中创造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