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歧义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歧义现象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句法结构、组合层次、词的多义性等,其中语义关系也是造成歧义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重点探讨由语义关系不同引起的歧义现象的类型以及此类歧义现象消解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语言中广泛存在歧义问题。歧义使语言能够表达丰富的内容,从而使其成为有效的交际手段;它是一个表达式具有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或解释。语言的表达式与意义之间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一对若干的关系。语言的语义内容是无限的,大到人的想象力所能及的范围。使用有限的表达式表达无限的语义必然产生多义性,而多义在语言使用中常常导致歧义。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对歧义现象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单纯从语言学角度看,歧义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上,音系和词汇方面造成的歧义范畴只局限在句子的个别词上,可称为局部歧义。语法方…  相似文献   

3.
向然 《现代语文》2009,(8):29-31
由于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法形式和语义之间的对应关系错综复杂,从而使汉语歧义现象十分突出.语言学界向来十分重视对汉语歧义问题的研究.其中"V的是N"结构的歧义情况,前人已有不少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总结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试对该结构歧义的产生及消除情况做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语言歧义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英语中歧义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产生歧义的不同原因将其归结为四个方面: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境歧义,并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探讨了排除歧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幽默是一种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语言现象,汉语幽默的形成和理解离不开汉语语码.汉语幽默的形成部分源于语法趋简导致的歧义,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词类活用、词类误用、词语缩略及类推造词法形成的.汉语语法的简约使汉语语义的理解更强调语境制约,因语法原因引起的歧义现象常产生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6.
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 歧义现象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语言学家在运用各种手段尤其是西方的语法理论分化汉语组合歧义的过程中, 提出并发展了小类词、语义指向分析理论, 逐步完善了层次分析、语义特征分析、变换分析, 引进了“格”语法、配价理论和语用学中的焦点预设理论, 推动了语法研究中的语用平面研究,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汉语语法理论的可论证性和解释力向纵深发展, 从而显示出歧义分化研究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句法歧义是指由于句子成分的不同组合关系造成的含义模糊。本文试分别从结构层次及语法关系不同、修饰关系不明、语义关系不同等方面分析歧义的起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汉语的句法歧义可以分析为一些抽象的格式,当这些抽象化的格式在通过语言中的词语转化为具体的言语时会产生歧义.这些歧义的产生大多是因为动词是一个二阶动词,它与它所联系的名词之间具有复杂的语义关系,这些复杂的语义关系是造成句子歧义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变换分析,不仅可以消除这种歧义现象,同时还可以弄清二阶动词与所联系的名词之间的复杂语义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研究歧义句式.  相似文献   

9.
语法里的歧义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是比较常见的语法现象.最普通的歧义由多义词引起.另外,句子构造层次、语法关系、成分的类型不同,也会造成句法歧义.词汇以外的原因引起的歧义是语境歧义.这三种歧义现象使语言的运用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0.
汉语歧义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健 《语文知识》2010,(4):79-81
一种语言语法系统里错综复杂和精细微妙之处往往在歧义现象里得到反映,分析歧义现象会有许多有益启示。文章讨论了造成汉语歧义现象的诸多原因,如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用等等,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提出了消除歧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句法的多义在汉语中不是偶然的现象,只是有些多义结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会造成歧义。本文认为造成歧义现象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结构层次不同。(2)结构关系不同。(3)语义关系不同。根据句法结构歧义现象产生的因素,可以采用层次分析、结构关系分析及变换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句法结构,从而消除句式内部隐含的歧义现象。  相似文献   

12.
歧义是自然语言中的一个普通的现象,英语和汉语也不例外。尽管英语和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但它们同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本文综合运用现代句法理论的一些分析方法从以下几方面对英汉句法歧义句的共性进行探讨:空语类PRO引起的歧义、量化词提升引起的逻辑结构性歧义、并列结构中粘合程度不同所造成的歧义、否定结构造成的歧义以及定语修饰对象不清引起的歧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歧义现象的研究(主要包括在实际语言的运用过程中,由于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的差异和不同理解所产生的歧义现象),可以加深人们对语言内在的运行规律的认识,从而帮助人们利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生活中,歧义有时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幽默.在英语中,产生歧义幽默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六种由于一词多义而引起的歧义;由于同音词或谐音词产生的歧义;由于同一个词或短语在句子中可起多种语法作用而引起的歧义;由于句子成分省略而引起的歧义;由于强调重点不同而引起的歧义;由于思维定势引起的歧义.歧义幽默可增加文学作品的修辞效果,委婉地表明说话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英语中的歧义幽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实生活中,歧义有时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幽默。在英语中,产生歧义幽默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六种:由于一词多义而引起的歧义;由于同音词或谐音词产生的歧义;由于同一个词或短语在句子中可起多种语法作用而引起的歧义;由于句子成分省略而引起的歧义;由于强调重点不同而引起的歧义;由于思维定势引起的歧义。歧义幽默可增加文学作品的修辞效果,委婉地表明说话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歧义结构与歧义结构的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一个歧义结构与另一个歧义结构组合的情况.本文考察了4个歧义因素:词语多义,结构层次不同,结构关系不同,语义关系不同.4个歧义因素的组合矩阵有16种可能性.分析了16种歧义结构与歧义结构的组合可能性的歧义情况.由分析得到结论,歧义结构与歧义结构组合有3种结果:歧义倍加,歧义部分消除,歧义完全消除.导致这三种结果的原因是:语义的全面相容性,语法的全面可组合性;语义的部分相容性,语法的部分可组合性.语义或语法的全面制约性.  相似文献   

17.
歧义是指一种语言形式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因而造成的不同的理解。歧义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语言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就语言因素而言,歧义主要存在于三个层面:语义层面、语法层面和语用层面。无论哪种语言歧义都是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这可以说是歧义问题的客观性。另外,语言接受者的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也会成为产生或者消除歧义的潜在根源。文章将分析了歧义产生的三个因素,并探讨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存在的歧义现象,可从语汇、语法、语义、语用四个方面分析.消除歧义的方法有句内调整和句外调整.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是我们民族的共同语。本文试图从语音、语义、语法、语用四个方面,对现代汉语交际过程中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因歧义现象的客观存在而引发的积极修辞效果作一粗浅探析。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中名词+名词结构是一个具有潜在歧义的抽象格式,从歧义产生的原因上看,该歧义格式有词汇歧义、语法组合歧义和语义组合歧义三类,该歧义结构的意义优先理解与名词的依附性、名词的语义特征、常规语义组配、词序、象似性、使用频率和背景知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