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浒》与忠义王珏在《水浒》研究中,关于《水浒》与忠义的关系问题,分歧最大。有人说《水浒》是“有志图王”的罗贯中为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新政权而制造革命舆论的一本书,“忠义”二字是别人“盗加”的。有人则认为,《水浒》原名是《忠义传》,忠义是《水浒》的主题思...  相似文献   

2.
以历史时间为序,对《水浒传》不同阶段的续书研究情况进行简要的回顾与评述,并指出以往研究多集中在明清时期的续书《水浒后传》、《后水浒传》、《荡寇志》三部作品,或略及清末两部续书《新水浒》,而对民国时期出现的《水浒传》众多续书,大多数研究却少有论及。今后,有必要对民国时期的续书,展开个案分析,探讨原因,从而完善并发展《水浒传》续书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变迁,水浒故事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其文学叙述的变化展现了别具一格的审美意识。百回本《水浒传》在结末写李俊泛海为暹罗国主,陈忱的《水浒后传》以此承续、构想,演述了三十余位幸存的水浒英雄及其英雄的后裔,重聚造反,直至暹罗国开基创业,为君为臣,其乐融融。大海意象成为作者英雄人格的栖息地和精神愤激、消歇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4.
从《水浒》行文本身谈征田、征王两段是后加的刘华亭《水浒》征田、征王两段是原有的,还是后加的,历来众说不一。不过,不论是持原有说的,还是持后加说的,都很少从《水浒》行文本身提出依据,因而论证不力,难以服人。本文则试从《水浒》行文本身出发,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简议"两种《水浒》,两个宋江汤国梁近些年来,在《水浒》研究中,关于"两种《水浒》,两个宋江"的评论分歧很大,争论不休。"两种《水浒》,两个宋江"之说,是中国《水浒》学会常务副会长、湖北大学教授张国光先生提出来的。他早在50年代初,就搜集有关金圣叹的论...  相似文献   

6.
古典现实主义巨著《水浒》以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反映了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而显示了作者进步的世界观和作品高度的思想性。《水浒》的艺术成就也是很高的,它突出地表现在人物塑造方面。一部《水浒》塑造了众多的面目不同、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对于《水浒》塑造人物的方法,茅盾同志在《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一文中指出它有两大特点:一是“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  相似文献   

7.
金批《水浒》从20世纪80年代就成为研究热点,但关于金批《水浒》作为文学接受以及其中的美学问题,历来为研究金批者所忽视。事实上,金批《水浒》是金氏对这一部小说进行的一次示范性阅读和阐释,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文学接受的一个过程,此过程包含了很多的接受美学的问题,本文拟就此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下六篇评论《水浒》的文章,系评论《水浒》小组的六位工农兵学员,在去年九、十月间向全院师生及家属进行宣讲辅导的同时写出来的。十二月初,曾作了某些补充。  相似文献   

9.
陈旧的《水浒》研究观点,导致了电视剧《水浒传》出现了14种失误。最主要的失误是编剧在版本采用上的失误,其次是诸如主题歌、某些故事情节、场景等的失误  相似文献   

10.
张竹坡对《金瓶梅》的结构和章法有着深刻认识。就结构言,他指出《金瓶梅》不同于《水浒》《史记》,具备有机整体的艺术结构;就章法言,他在金圣叹之后加深认识,具体总结了《金瓶梅》的章法经验。这些认识对于小说理论和小说创作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舆地纪胜续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象之有没有著过记载北方各路的地理总志《舆地纪胜续编》?谭其骧认为没有。但以王象之自序为线索,从编排的次序、体例、政区名称、尊称宋为本朝四方面,分析明本《记纂渊海》卷17至卷25大量引用的《舆地纪胜》,则可确定它就是失传已久的记载北方各路的《舆地纪胜续编》。其写作年代大约在公元1235年前后。此书的史料价值在于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地理资料,保存了宋代的邸报资料、宋人传记及大量的宋人佚诗。  相似文献   

12.
论陈亮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亮在其词作中反复陈述的"经济之怀"、"经纶之意",便是渴望收复失地、重整河山的爱国情怀。之所以如此,最根本的原因是词人心目中有着一种难以消释的复仇报国的凝重情结。可悲的是,龙川的这类词作长期不被世人所理解。但这样的作品,不仅在当时词坛自具特色,在后世也有着重要的词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内体育人文社会学对陈家沟、陈氏宗族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与其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的实际影响力是极不相称的.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田野调查和社区研究法透过对陈氏宗族的家庙、谱牒、组织等要素以及该宗族有关精英的选择性集体记忆进行社会学解析,结论是:陈氏宗族选择性集体记忆的核心是一种传统体育文化-太极拳;试图探讨的是:一个宗族能够将精神依附于这种传统体育文化,并由此产生出宗族生活中独有的历史粘合力,这是否对传统的宗族范式具有解构力.  相似文献   

14.
张荀 《美育学刊》2020,11(1):112-120
明代是茶文化历史上的变革时代,从朱元璋罢龙凤团茶改进芽茶,到品茶方式自上而下的变化及普及,茶事作为一种符号,频繁出现在文人士大夫寄情的诗书画中。陈洪绶是晚明杰出的画家,他的茶画在明代文人画中独树一帜,其作品中的茶事场景既展现了简古、幽趣的画境,又具有文人式的审美意蕴和精神内涵。通过梳理陈洪绶的茶画作品,可以考察当时的茶事活动发展和晚明时期茶在生活与艺术中如何融入文人美学世界的历史。同时,这些茶画中的审美意识形成了一种明末特有的茶事美学风貌,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水浒传》以往的种种主题说,都是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话语,其阐释都是历史的、具体的,因而也是相对正确的;不过,《水浒传》的当代阐释则是关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结合具体的历史情境,《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就是“生存功名说”。  相似文献   

16.
郭店楚墓的年代与墓主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店楚墓的下葬年代,发掘者定为战国中期晚段,学界大多以此为出发点,去研究墓中竹简年代及墓主,然而这一前提并不正确。从器物形制特征等方面考察,应在战国晚期前段,即公元前299年至前278年间。墓主人决非陈良或环渊,从身分、下葬年代、竹简中反映的某些思想等角度看,他很可能是楚太子横之师慎到。  相似文献   

17.
在国民革命时期,陈独秀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阐述他的统一战线思想,如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无产阶级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性的原则等。对此我们应实事求是地分析,充分肯定其理论贡献,同时不能忽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林山  席扬 《职大学报》2013,(6):43-47
冰心在《繁星·春水》中用大量"以诗写诗"的诗行记录下创作过程中心理情绪的细微颤动,其价值不在于高深的思想,而在于独异的想象和曼妙的文字,以感性之美点亮了智性之光;反映出冰心早期文学写作多排拒现实干扰,注重自我心灵启悟,在求真、求善、求美的文学精神指引下,醉心营造晶莹剔透、如梦如幻的文学小天地,呈现出独语特征和单纯之美。  相似文献   

19.
陈逸飞的绘画技法纯熟、风格独特,用西方的绘画语言表现出浓郁的东方神韵。几组系列组画体现了他的艺术探索,并且都在中国和世界画坛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和反响。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仅领悟到了油画创作的关轮关奂,还体会到了他对关和生命的眷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