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会的杂忆     
一个甲子.萦回一生。我酷似一个耕耘了大半辈子的农夫,随着岁月渐行渐远地逝去,而越发眷恋这沃土中具有生命力的文学园,它所给我的回忆也越发强烈了。 1962年冬.我从工作了六年之久的劳动报来到文汇报的笔会,这是一张我所向往和崇拜的报纸和副刊。虽然我还是一个刚刚写了几篇作品的青年作者,看到其中常常出现的名家大作,总要看上几遍,使我的视野、我的思考,无形中升腾和扩展了许多。  相似文献   

2.
按国人传统的纪年习惯,60年为一个甲子,是天干地支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我们一直念叨的“新中国”,也满了一个甲子。围绕这个甲子的盘点、赞美及欢呼,时下铺天盖地兼欢天喜地。是的,家人满了一个甲子,也要隆重祝寿,何况一个大国。有这样的机会,站在一个历史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安静下来,后顾前瞻兼东张西望,绝非多余。  相似文献   

3.
胡真及《我的出版观》●宋木文胡真同志是我们党的一位老同志,人们常以“花甲之年”来赞誉年高者,而胡真同志入党就有一个“甲子”了。我尊重老同志,对胡真同志的尊敬还有更深层的缘由。我同他从相识到相知大约也有二十个年头了,在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胡真同志主持一...  相似文献   

4.
一张报纸或一本书刊的出版,校对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说它重要,平时往往显示不出,一旦出了错误没有纠正,就显得重要了。倘若大量出版的书报刊平安无错,那就可说没有校对一关岂不省事?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古往今来的书刊,都是要经过校对这一环的。就字论字,依样葫芦,不能称为合格的校对。对是以原稿和校样核对,校却须要在校样过程中多动脑筋,纠正校样和原稿里的错字、错句和错误的事实,方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校对。我是在1934年开始干校对这一行的。一个甲子以来,光阴荏苒,已经八十  相似文献   

5.
徐雁 《出版科学》2008,16(2):92-95
2007年的10月19日,我的母校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举办了创建六十周年的气氛热烈的庆祝会。我因故没有北上出席,只是在网络新闻中遥感了一番热烈的氛围,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六十年,是一个甲子,也就是一段轮回,要是历史确如某些先知先觉者所预想的那样,是螺旋式上升  相似文献   

6.
60年,一个甲子,国共两党终于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对于全球华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历史性事件。在海峡两岸关系高度敏感时期,国共两党间的这次握手,使得期盼和平,企盼安宁的两岸人民看到了一缕署光。“这是两岸政党交流最高形式的一种表现,是近60年来从来没有过的。”国民党新闻发言人张荣恭接受本刊专访时,这样评价连战的这次访问。华人社会甚至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国共两党如果处理得好,胡连会或可成为两岸关系历史发展最关键的一幕,它有机会为两岸关系的架构提出一种创新思维,也可以为两岸民众重新正确的认识对方,排除长久以来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7.
“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一个解释是“事物的关键所在”,《辞海》将之引申为“章的精要处”,故“新闻眼”即指一篇新闻的精要所在。它在新闻作品中,可以是一个词组、一句话或一个段落,也可以是标题或导语。  相似文献   

8.
充分认识播音工作的重要地位促使播音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孙家正我讲几点意见。第一个问题:要充分认识播音工作在广播电视工作中的基础地位。现在电台或电视台业务工作发展都非常快,但目前有忽视播音的情况,它直接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已经在观众或听众中引起了意见,...  相似文献   

9.
每年这个时候,总觉得有话想说,虽然要讲的话已经有许多人讲过了。今年是韬奋先生逝世六十周年。六十年,一个甲子,韬奋先生的形象,他的语言、道德文章,还是那么清新,那么深刻,那么辉煌,永远铭刻在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10.
首先第一点,出版产业呼唤出版人。毛泽东主席一个很重要的名言就是:政策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出版产业、出版事业的发展,在政策决定以后,人才就是决定因素。而人才队伍建设中出版人是决定因素。第二点,什么是出版人?它可以是一个职业概念,也可以是一个人的活动所取得的成就的称谓。在这里我更多地是说关于它的职业,应该是出版机构各个层次的领军人物:社长、总编辑、副社长、副总编辑、部门主任或项目负责人。  相似文献   

11.
2009年的金秋,共和国迎来了辉煌的60华诞.6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共和国而言,这一个甲子是那样波澜壮阔、道路曲折……  相似文献   

12.
“红二代”“高干子弟”“西纠司令”“中信集团董事长”这一个个标签聚集了当代中国种种令人关注的元素。六十多年人生岁月伴随着共和国的一个甲子,孔丹几乎在每一个时期都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之上。谈及自己的际遇,孔丹屡屡提到一个词“裹挟”:“我这个人一生所经历的事多半是被裹挟进去的。”  相似文献   

13.
任争健 《中国编辑》2006,(4):80-81,76
当学者们在探讨学生的素质或讨论中国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得主时,我捕捉到了一个尖锐的声音:审美教育缺位。25年的编辑经历以及与一些国内一流科学家、哲学家的交往,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分量。它召唤我去酝酿一套有科学家加盟的有关音乐的书。为什么是音乐呢?因为在我看来,人类的审美体验虽然有许多,可音乐的功能超越其他一切艺术。于是,编辑的使命感常常让我感受到“音乐动机”的驱使,潜入对策划音乐图书的沉思冥想中。  相似文献   

14.
我主持的《林雨一刻钟》是个谈话节目,每周日上午九点在山东经济电台播出.虽然不是黄金时间,但它在齐鲁大地及其周边地区,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听众群,经常有听众写信或电话索稿、要录音带.节目开办3年了,我为这个节目所写的文稿有近50万字.在听众的鼓励下,1995年底我将部分文稿对21字编成《小雨集》出版,同时发行了《小雨集》录音带。现《小雨集》已3次印刷近2万册,在济南几家大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有名。有位很熟识的朋友打电话来问我:《小雨集》怎么会成为畅销书?我回答他说:这大概是我们生活中需要互相点拨吧.这脱…  相似文献   

15.
通常被认为是“调节气氛”或“补白”之用的漫画,在一张军区报纸上形成专版10年之久,并且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张报纸是广州军区党委机关报《战士报》,它的漫画专版名为“绿色幽默”。绿色幽默,指军营的幽默,同军营本身的颜色一样,是绿色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生机勃勃的幽默。该报组织的一个小型读者调查显示,在报纸的所有专版中,“绿色幽默”受欢迎的程度排名第二,有45%的人将它列为自己最喜爱的专版之一,足见它在读者中的影响。报社一位领导打趣地说:“下基层时,战士没听说过我的名字,对…  相似文献   

16.
洁尘 《出版参考》2011,(5):18-18
我相信,人体内导致激情或对情感发生兴趣的化学物质含量有一个像温度计一样的东西,暖以及热的时候,它那红线就很高;凉,那红线就会降下来;冷甚至冻,它就会降得更低。  相似文献   

17.
2016年,是我从事新闻工作的第13个年头.如果说12年算作一个循环,这是一个循环的开始. 2017年,是羊城晚报创刊的第60个春秋.如果说走完了一个甲子算作一个循环,这是一个循环的结束. 开始和结束之间,是媒体和记者都绕不过去的话题——转型,这是我2016年的人生主题.而当下的境遇,是当初入行时不曾想过的.  相似文献   

18.
家父自幼身虚体弱,人近甲子更觉疲倦,特别是怕冷和神经衰弱的毛病。我睹在眼里疼在心中,但又无可奈何。 早几年,就知道咸阳有个世界发明家来辉武,发明了505神功元气袋。特别是近年来身边不少人用了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闻媒体怎样才能不辱使命发挥它的特殊功能,做出应有的贡献?我认为,首先是要对和谐社会有一个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其次是对于新闻宣传的责任要有个清醒的看待。以下是我个人对这两个问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电视外宣形象片一直以来是电视节目制作的一个重要门类。它是典型意义上的传统专题片,但又兼具形象广告的推介色彩,同时它还负载了一定的新闻宣传功能。电视外宣形象片的制作部门一般是国家或地方电视媒体,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电视制作公司甚至个人摄制完成的,因而它的播放渠道与一般电视节目有所不同:它可以在国家或地方主流媒体展播,也可以在不同的活动现场甚至更小范围内播放;它可以长时间放映也不显得过时,也可以在重要的外事场合或私人聚会场所一次性地临时安排……总之,电视外宣形象片在现阶段的中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形象展示工具,并且有越做越多越做越精之势。大到一个省、一个行业,小到一个企业、甚至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