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对整个世界的文化有重要的影响。作为华夏民族的一员,我们要继承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况且我们语文的精髓就是这些文化.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诵读来发扬这些文化传统.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时至今日,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些传统文化?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广泛思考。  相似文献   

3.
每个现代化的国家和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发生过或正在面对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我们中国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的明显的特殊性。中国是世界现代化“宴席”上迟到的宾客。当我们拖着沉重的脚步缓慢踱向现代化阶梯的时候,西方那些捷足先登者漫无礼貌地给了我们许多干扰。于是,中国的现代化,就不仅和自己的传统文化有着摒弃、发扬、转化等等的对立同一关系,而且和世界文化主要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有着冲突、吸收、融会等等的对立同一关系。这两种关系的交叉和演化,就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是我们在现代设计中探索民族性的重要资源和基础,任何“新的创造”都不可能切断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将优秀的传统资源融入到现代设计之中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观点。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传统元素的继承,是其本土化的表现,同时也是环境艺术设计走向世界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是指数千年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文化遗存,这些当然要继承。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中更根本、更本质、更稳定的价值取向与制度取向,就中国文明而言,这样的文化传统无疑是几千年的皇权专制主义。鲁迅“反传统”反的是“传统文化”还是“文化传统”?答案无疑是后者。因为事实上,鲁迅在继承传统文化上一直是不遗余力且颇多建树的。鲁迅从未打出“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旗号,却实实在在地做着许多保存、继承传统的事;因此,鲁迅反的不是“传统文化”,而是“文化传统”。因为对皇权专制主义的文化传统始终葆有深刻忧惧与高度警惕,有时难免连带着对传统文化显示出一种极端的态度,但这些极端化的表达不宜坐实了来理解。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化的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是总书记在北大的讲话。另一方面,我联想到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里讲到的一个观点:有些国家本来是处于某一种文明,但是企图融入另一种文明中间,丢弃了自己的文明,丢弃了自己的文化,这样可能会成为一个无所适从的精神撕裂的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70):81-82
我国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积淀下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是我们家国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每一名中华儿女思想的根源。在初中德育教育中,我们要对这些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中的精华为学生的道德发展所用,将学生培养成为继承传统立足现代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汇集实例,印证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绵延不断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这些内容标准的教学,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一、关于文化继承1.文化继承事实的客观存在2005年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60周年纪念日。台湾沦陷后,日本侵略者不仅在政治上残酷统治,更在文化上不断渗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仅存下来的文化体系,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炎黄子孙乃至世界的瑰宝。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让语文教学开满传统文化之花,让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生的视野和思想。  相似文献   

10.
张灏在《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一书中提出幽暗意识这一新概念,以人性为出发点具体分析了西方民主传统和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差异,尤其探讨了新儒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主张以批判和继承的态度看待现代文化.这些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油画的表现性语言探索,是一个继承、引进、发展的过程,是建立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有血脉联系的文化精神,是构成中国油画语言的特色.中国的表现性油画作为中国油画的重要画种,对其语言的探索是必要的.在对它的探索之前我们应对世界美术史和中国美术史作了解,这样才能在探索中更好的理解它.因此,在中国的表现性油画发展中,不仅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还要借鉴外来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2.
董银 《学语文》2004,(5):18-19
当人们昂首阔步跨入信息时代,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巨大优越性的时候,我们也痛惜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不少青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诗词熟晓较少,更不要说品评它了,而诗歌这种在中国文学史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是中国艺术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若我们能运用“拿来主义”的原则去继承它,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艺术素养,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韩国影视剧的热播,韩国文化涌进我国,对我国的民众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青少年群体。韩剧在中国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文化内涵是其主要因素,真实的题材、表演、细节,干净的画面、语言,漂亮的人物、服饰、饮食、结局,倡导传统伦理道德、爱国情结,力推本国文化等等,这些既是韩剧成功的原因,也给国产电视剧今后的发展带来了启示。透视韩剧热播现象,我们还可以看到韩剧所表现的对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对民族性的尊重与宣扬,使得中国观众倍感亲切,反思韩剧对中国文化的冲击,要以一颗平常心从中获得启示,既要有政府营造的良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又要从观众出发,以故事为本,兼容并包、立足本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4.
李建华 《文教资料》2020,(9):183-184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广大青年尤其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继承和发扬。理工科大学生所学专业虽属于自然科学,也要提高人文素养。面对理工科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传统文化教学要促使他们完成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融合;使他们了解文化源流,增强文化自信;使他们从了解艺术世界,在传统文化学习中灵动地树立民族自豪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孝文化足中国文化的核心和标志,但从封建杜会中产生的孝文化.毫无疑问带看浓厚的封建糟粕性,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中国的孝文化呢?毛泽东是对传统孝文化继承和扬弃的典范,为此本文将以毛泽东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和扬卉来窥视孝文化在今天的继承和发展之一二。  相似文献   

16.
《中学文科》2008,(1):30-33
【考点与热点分析】 1.考点:①不同国家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性。②世界各国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③语言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只存在差别,没有优劣。④全球化不应是文化的单一性,世界文化的发展更趋向于文化多元化。⑤文化差异上的两种不同态度:排斥和沟通。⑥保护民族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⑦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⑧面对文化差异,我们青少年应保持的心态。  相似文献   

17.
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更自尊自信的姿态融入世界文化的洪流。这种自尊自信,既包括主动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也包括继承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那么,究竟哪些文化是人类共同的智慧结晶,我们需要借鉴吸收;哪些传统文化是现在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并像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那样,向世界其他民族与国家输出,为世界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机构,如何面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为充分讨论这个问题,本刊特组织了几篇文章,希望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更自尊自信的姿态融入世界文化的洪流。这种自尊自信,既包括主动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也包括继承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那么,究竟哪些文化是人类共同的智慧结晶,我们需要借鉴吸收;哪些传统文化是现在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并像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那样,向世界其他民族与国家输出,为世界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机构,如何面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为充分讨论这个问题,本刊特组织了几篇文章,希望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更自尊自信的姿态融入世界文化的洪流。这种自尊自信,既包括主动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也包括继承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那么,究竟哪些文化是人类共同的智慧结晶,我们需要借鉴吸收;哪些传统文化是现在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并像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那样,向世界其他民族与国家输出,为世界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机构,如何面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为充分讨论这个问题,本刊特组织了几篇文章,希望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最近十几年来,传统美德教育在中小学道德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恰同我国自80年代中期以来对文化发展进行的理性反思合拍,也与世界范围内现代化研究的价值趋向同构。显然,在现代化过程中正确处理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继承问题是各国共同面对的。我们在中小学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从原则上说,其合理性勿庸置疑。但是,我们还需要认识到,传统的继承只是现代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并不是现代化的本质内涵或规定性。与此相应,传统美德教育和道德教育现代化之间并不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换句话说,传统美德教育与道德教育现代化不是一种先天的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