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校学报办刊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程英  孙广增 《编辑学报》1996,8(2):110-111
目前,高等院校学报界对于办刊模式的改革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笔者也试图对此问题加以探讨。1 现行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 一个最常用的词“窗口”,经常被用来说明高校学报的作用;另一个词“学术讲坛”也常用来说明办刊的宗旨。全仁和指出,高等学校编辑出版学报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反映高校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并将研究出来的成果推向社会广为运用,创造社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更好地为国家的四化建设服务。笔者认为,这基本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学报的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2.
合并大学学报的3种办刊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雪莲 《编辑学报》2002,14(Z1):39-41
专业学报模式、区域学报模式、网上学报模式是合并大学学报可行的3种办刊模式.对其办刊思想、办刊特点进行了分析.由结果认为:专业学报模式是指按专业特色分类设版办刊,使合并大学学报也能办出与全国性学会主办的学报一样的特色来;区域学报模式即就近办刊分区设版,此种学报主要反映该校区的学科特色及其学术水平,类似于一个单科性大学的学报或小型综合性大学的学报;网上学报模式是指借网络发表一个合并大学的科研论文的办刊,不分版,出版周期灵活,综合度高,网络依赖性强.  相似文献   

3.
钱翠翠 《出版广角》2023,(19):75-79
以《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例,采取文献计量法从刊文关键词、高被引文章、学科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综合性大学学报面临研究问题与国家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相关度较低、作者来源内向型特征明显、学科“大拼盘式”特征明显、学术影响力有待提高等发展困境,内在原因是综合性大学学报过于强化自身基本盘、办刊独立性较弱、办刊模式偏向学科综合。综合性大学学报可采取策划重点专题、设置“特约稿件”栏目、向开放型办刊模式转型、弱化“学科综合”、强化“问题综合”等措施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4.
如何改革调整束缚高校学报发展的政策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会对中国的各行各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高校学报也不例外。因此 ,我们应对学报的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并认真解决影响学报发展的政策性制约因素 ,调整并拓宽学报的办刊思路 ,创办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学报 ,以保证高校学报的办刊模式和办刊思路能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5.
近年,“理念”一词频频在各种媒体出现,企业界提出了“经营理念”;教育界提出了“教育理念”;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文化理念”;从事出版者提出了“出版理念”,等等。那么,全国8000多种期刊的办刊人,可否提出自己的现代办刊理念?期刊中的高校学报,是否也可提出自己的现代办刊理念?回答是肯定的。鉴于目前各媒体对此发表的看法还不多见,笔者就什么是现代办刊理念,高校学报应如何借鉴运用这些理念办好学报,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学报应向开放型目标模式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迅树 《编辑学报》1995,7(1):49-51
1 封闭型办刊现状与分析 据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统计,目前我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下简称学报)总数近700种。大多数情况是一种学报属于一所学校,形成一种封闭型的办刊方式。表现在:高校学报把“反映本校的教学科研成果”作为该校办刊的宗旨,只收内稿不收外稿,形成封闭型的稿件来源;办刊经费主要从学校的教育(科研)事业费切块支付,是为封闭型的块状经费;在编辑部的人员编制方面,也受封闭型人事制度的制约,编辑力量普遍紧缺,人心不定。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报的质量,阻碍学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职学报集团化办刊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出版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基于高职学报自身的特点与需要,分析高职学报集团化办刊的内涵、功能、主导类型,探讨集团化办刊的路径选择.文章认为集团化办刊是新形势下提高高职学报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以问题为中心”的高校综合性学报办刊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问题为中心”是学术期刊强烈关注的话题,是一种淡化学科界限,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使“问题”贯穿于办刊的全过程,强化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新的办刊模式.突出问题研究,走综合性学报专业化办刊的道路——跨学科问题综合研究模式,是高校综合性学报改变困境、力求突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开放办刊视野下的高校学报改革之路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高校学报开放办刊的环境条件是:国家政策允许开放;校内导向促使开放;同类竞争必须开放.专业化办刊和联合办刊都由开放办刊开始.开放办刊是高校学报改革的逻辑起点.从理念上认识开放办刊是高校学报改革的普遍法则,是办刊的过程性选择而不是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10.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立足深厚的地方历史文化积淀,坚持“开门办刊,质量立刊,特色强刊,刊会互动”的办刊理念,以“秦汉文史研究”栏目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报特色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张兵 《编辑之友》1993,(5):31-35
社会主义社会高等学校的学报作为一种高水平的学术理论期刊,除了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办刊方向和四项基本原则,为建设“两个文明”服务以外,首先应当注重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衡量某一学报质量高低的因素固然是多元的,但其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报编辑在强化编辑业务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背景及高校学术资源,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努力提高学术素养,对促进编辑自身发展和提升学报办刊质量、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学报编辑可以立足岗位开展业务研究、努力拓宽学术视野、依托科研团队,塑造学术型编辑等途径提高自身学术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3.
谈《中国图书馆学报》的办刊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图书馆学报》在办刊过程中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宗旨。其栏目具有鲜明性和稳定性 ;坚持“理论实践化 ,实践理论化”的选稿、用稿原则 ;严格执行图书馆学期刊编辑规范。近几年《学报》的引文量、被引率 ,以及被转载数量和影响因子等质量指标都在不断上升。参考文献 5。  相似文献   

14.
岳岭 《出版广角》2014,(18):73-75
高校学报的创刊目的和办刊宗旨决定了其在高校学科建设中担当展示者、服务者、引导者等重要的角色。高校学报在推动高校学科建设中,要明确自身的职能和作用,除了要合理处置两者的关系,还要做到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刊质量,扩大宣传和加强对外联系,从提高自身的实力来带动和支持高校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5.
特色栏目对扩大学报知名度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黄秀山  王晓初 《编辑学报》2000,12(3):176-177
由于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重庆三峡学院学报》为体现库区特色,加强移民教育,增加外界对库区的了解,开设了“移民专题”、“三峡生态与一环保”、“三峡诗歌研究”等特色栏目,突出办刊宗旨,提高学报地域性和新颖性,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扩大学报凝聚力和知名度,使之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下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报联合办刊、专业化是必由之路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根本改革高校学报办刊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似乎高校学报已到了不从根本上废弃现有的办刊模式就无法生存的地步。面在研究者们所设计的方案中,又几乎众口一词地要求高校学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走联合办刊之路。“实现这一改革,将是学报走出困境,蓬勃发展,屹立于世界优秀期刊之林的必由之路。”^①改革高校学报是势所必然,各家学报在近年来都不同程度地对传统的一些具体做法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7.
李勤 《新闻知识》2007,(6):82-83
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刊模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知名大学和规模较大的师范大学主办的人文社科综合版学报和自然科学学报。第二种是专业性理工科大学或人文社科大学创办的本校学科方向的学报。第三种是部分高校主办的以本校专业方向命名的专业性学报。第四种是地方性综合大学或师范专科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8.
面向企业办刊是工科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和平  周佩琴  杨勇 《编辑学报》2003,15(5):365-367
应对我国加入WTO后的挑战是工科高校学报改革的外部要求,适应高教体制改革、高校合并重组的形势是高校工科学报改革的内部要求,追求经济效益是工科高校学报改革的自身要求。从这3个方面阐述工科高校学报面向企业进行办刊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认为要克服和解决改革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必须进行办刊体制创新,面向企业办刊,实现办刊的市场化、产业化、特色化、联盟化、信息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地方民族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光宗 《出版科学》2009,17(4):25-28,24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地方民族高校学报建设与发展的理论基石。现行的办刊模式、现行学术评价机制、市场化挑战、经费投入及学报编辑队伍素质都影响和制约了地方民族高校学报的科学发展,只有突破常规思维模式,以质量求生存,强化自身建设,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报不能自我封闭山东平邑县志办公室王照伦拜读《高校学报办刊模式的思考》(下称《思考》)后,感到作者的心情可以理解,对其中的若干观点却不敢苟同。《思考》把封闭模式看成“特色”,殊不知,这恰恰是高校学报陷入困境的症结之所在。《思考》说:“现存高校学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