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目的: 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提高手指活动的灵敏度;培养幼儿随音乐协调动作的能力。一、石头、剪子、布(小班)  相似文献   

2.
目的:发展幼儿跑跳的动作,训练幼儿动作灵敏,协调。准备:全体幼儿每人一匹竹马。玩法:小朋友骑竹马时,把竹竿放在胯下,竹梢拖地,作跑马动作,左手拉住马缰绳,右手高举伸出食指挥臂作扬马鞭动作,嘴里发出驾驾驾的声音。跑了一会,改为慢走,  相似文献   

3.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和要求:学习双脚在直线两侧行进跳的动作。要求幼儿动作灵敏协调,在活动中机智、活泼、守纪律。二、课前准备:在活动场地的前方系一根绳,绳上结上硬纸画的松树果(略多于班上的幼儿数)。松树果距离幼儿高举的手指尖15—20厘米。  相似文献   

4.
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市面上号称发展幼儿各项能力的产品层出不穷。其中,滑行车因为能够提高幼儿动作协调能力而备受家长青睐。但部分教师和家长不会正确使用滑行车训练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由于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智力发展和心理健康。本文将探究滑行车是否能够提高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如何提高协调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5.
舞蹈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以动作、姿态和表情来综合表现艺术形象,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教幼儿舞蹈,不仅是教协调的舞蹈动作,还要教幼儿有感情地表演。这样才能得到艺术感染,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舞蹈教学中的感情训练,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一、教幼儿理解舞蹈动作的含义。教师要在教学中,善于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启发他们将动作与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形象结合起来,不仅会做动作,还要  相似文献   

6.
活动要求练习原地纵跳触物,发展幼儿跳跃能力。情况分析在发展幼儿跳跃能力过程中,以游戏的形式已进行过原地向上跳,双脚行进跳和从高处往下跳等动作的训练,幼儿对跳跃动作有一定的基础,但在活动中有少数幼儿动作掌握不协调,弹跳不起,落地动作不稳。如卢澄、李文浩等小朋友;多数幼儿动作协调,有一定的跳跃能力;也有几个幼儿弹跳力强,落地稳,很轻  相似文献   

7.
一、动作协调上给予支持小班幼儿在开始学习绘画时,动作往往显得极不协调,如果此时缺乏正确的帮助和指导,幼儿就有可能形成今后难于纠正的不正确的动作习惯。因此,在幼儿动作练习的开始阶段,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对一些动作发展水平较慢的幼儿甚至需要“手把手”地教。1.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动作习惯。幼儿握笔动作和身体姿势直接影响其今后的绘画和学习。因此,教师在幼儿开始接触画笔时,就要结合幼儿能够接受的讲解、演示方式,指导每位幼儿掌握正确的握笔动作。同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身高、视力情况,提供适宜的桌椅让幼儿在光…  相似文献   

8.
套环     
目的: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及协调动作的能力。准备:全体幼儿排成四列横队,队与队之间相隔约一米。玩法:1.同方向套环  相似文献   

9.
一、背景资料观察时间:3月28日上午9:50—10:20观察地点:多功能厅观察对象:大一班幼儿A:苗润泽,男,身高124cm大一班幼儿B:陈思言,女,身高125.4cm观察背景:本学期幼儿园购置了一批新的运动器材,其中有与体操项目相关的跳箱、助跳板和大海绵垫,为了便于在户外体能大循环项目中加入器械“跳箱”的玩法,教师需要对“支撑上箱”的动作进行教授,帮助幼儿掌握动作要领。支撑上箱,是一个主要训练上肢、核心力量及手脚协调能力的动作,该动作主要考验幼儿的上肢力量和上下肢配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年龄普遍较小。有几位幼儿动作发展比较迟缓且不协调,不会接球;多数幼儿这方面的动作发展一般;有四、五名幼儿身体素质和接球能力较好。因此,我在设计本活动时,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和体质状况,将全班幼儿分成三类,分别提出具体的活动要求。活动要求:1.多数幼儿能在行进中正确掌握拍球接球的动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要求1.小组:要求幼儿会说出作业名称,并能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评价作品。2.大组:学会按顺序折出猫头形,再画出面部特征。要求幼儿手指动作协调,折叠平整。二、教学准备教师折好猫头范作一件;幼儿用纸和画笔若干。三、教学过程开始部分:老师把范作小猫头套在手指上作简单的动作表演,引起幼儿兴趣。请小组幼儿说出它的名称特征,再请大组幼儿补充。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关于幼儿能否跳迪斯科,我们曾翻阅了不少资料,也参加了一些舞会,觉得迪斯科是一种奔放、自由的舞蹈,以健身为主,动作随乐曲自由发挥,近似一种集体独舞。我们对大班部分幼儿作了教迪斯科的尝试,先教些最基本的扭胯动作,然后配上音乐,让幼儿随节奏扭动,教师再提示一些手、肩、头的动作,让幼儿在此基础上自己创编动作,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但要求动作协调,合拍子。通过几次辅导,不少幼儿可以随音乐有节奏地做各种不同的动作。他们  相似文献   

13.
体育活动是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组织体育活动呢?我的体会是: 一、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发展幼儿基本动作,培养幼儿正确的姿势。小班幼儿对走、跑、跳、平衡、钻爬、攀登等各种基本动作掌握得还不够好,因此,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发展幼儿基本动作,培养幼儿正确的姿势在小班阶段非常重要。我在晨间锻炼时,利用降落伞、手榴弹、飞镖、捕蝴蝶等发展幼儿上肢动作;利用揪尾巴、拉响罐、飘彩带等发展幼儿下肢动作;利用赶小猪、顶沙袋等发展幼儿的协调平衡能力。在早操中,配以优美的音乐,不但锻炼了幼儿各种基本动作,而且给幼儿以美  相似文献   

14.
幼儿都喜欢玩球。根据这一特点,我编写了这一组体操练习,适合3~5岁的幼儿进行训练。由于此年龄间的幼儿动作不协调,反应也不够敏捷,因而在一开始训练时,就应注意幼儿动作的准确。第一节原地高抬腿预备:直立,曲臂持球。做法:原地高抬腿30~40秒钟,并且用膝盖碰球(见图一)。第二节头上传接球  相似文献   

15.
幼儿集体舞指的是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变换队伍,整齐地、有表情地协调动作。集体舞有助于培养幼儿热爱集体,团结友爱的精神。幼儿集体舞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动作统一,轻松愉快,活泼健康,活动量适当。它具有邀请舞、轮舞、不受队形限制集体作统一动作的舞蹈、边跳边换队列、游戏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只有让孩子在活动中动手、动脑,才能使孩子的智慧与能力得到发展。剪纸活动是典型的手脑并用、手眼协调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之一。3岁幼儿身体和手的动作发展已经比较自如,能够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手指的灵活性,双手的配合能力也不断提高。幼儿已经能手握剪刀剪些简单线条。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与肌肉的成熟发展,幼儿已能手眼协调地进行创造性的剪纸活动。那么如何引导幼儿开展剪纸活动?我的体会是:1.激发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为了激发幼儿…  相似文献   

17.
正《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然而由于幼儿的大肌肉动作和身体素质均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动作能力还较差,动作不够灵活、协调,有些器械又较高或有一定的危险性,使户外游戏中总是存在着各种安全  相似文献   

18.
问二十二:平时用什么办法来测定幼儿活动中的运动量大小? 答:平时在幼儿活动中,教师随时都应注意幼儿生理负担情况。一般采用观察的方法,根据幼儿的情绪和完成动作的情况来判断。例如:在活动中发现幼儿呼吸急促,出汗过多,脸色涨红,甚至走的动作变得不协调等现象,都表明活动量有些过大了,应适当调整活动的内容、要求,减少活动次数,延长间歇时间等;如果幼儿表现出情绪低落,  相似文献   

19.
教学要求:掌握反弹接球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协调的动作。教学准备:球(每人一只),大积木(每人一块),小椅子(每人一把)。场地布置如图:  相似文献   

20.
生活在楼宇高耸的城市里的幼儿,日常上下楼基本以电梯代步,因此,他们接触到楼梯的次数减少了,自然也缺乏了练习爬楼梯的机会,以至于许多幼儿在幼儿园里上下楼梯时异常紧张,或者因为动作不协调而发生拉长队伍,用手拖拽他人,不知道靠右行走等现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的子领域“动作发展”的目标一“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中明确指出:3-4岁幼儿要能双脚灵活地上下楼梯[1]。上下楼梯作为幼儿众多的运动能力之一,它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可以有效地增强幼儿消化系统的功能;让幼儿神经系统处于最佳的休息状态,从而促进睡眠;克服摔倒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惧等。为了切实有效地帮助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上下楼梯,增强上下楼梯的勇气和提升幼儿身体的运动协调能力,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教师应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