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世界报业与新闻工作者协会第4次发布的全球所有出版报纸国家的分析报告显示:全球报纸2009年仍然保持着一派繁荣,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报业处于增长之中,61%的国家过去一年报纸发行量保持稳定乃至增长的趋势,而68%的国家过去五年中报纸发行量保持了稳定乃至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菅晓慧 《青年记者》2002,(11):32-32
一种产品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扩大影响、提高销售量应首先占领市场制高点,同样,一份报纸要想在竞争中站住脚并在形成固定读者群的同时继续扩大新的读者群,增加发行量,也必须占领读者市场的制高点。而读者市场的制高点,从本质上讲,就是报纸拥有的读者群。在济南这座文化氛围浓厚、群众读报兴趣广泛的省会城市,《家庭生活报》为了攀登市场的制高点,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扩大报纸的视野,满足不同读者群的不同需求,先后开  相似文献   

3.
不管你认为报纸面临的是严冬还是春天,报纸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报业所处的生存环境的变化不可不察,传媒业格局的变化不可不察。理清思路,矫正方向,明确该做什么,是业界同仁尤其是报社老总们在今年春天要做的功课。或许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这功课不得不做。  相似文献   

4.
高方 《传媒》2015,(20)
本刊讯(记者 高方)9月1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5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布2015年中国"百强报刊"入选名单.《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99种报纸入选"百强报纸"推荐名单,《求是》《读者》等100种期刊入选"百强社科期刊"推荐名单,《细胞研究》《中国国家地理》等100种期刊入选"百强科技期刊"推荐名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出席发布会并为入选报刊代表颁发证书.  相似文献   

5.
著名报人赵超构先生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不耐看主要看副刊." 北京日报名牌栏目"纪事"堪称"耐看".创办3年多以来,已创作近百篇万字长文,累计一百余万字,形成了厚重、耐读的报道风格,在读者和同行中好评如潮.而"纪事"的"耐看",不仅仅是因其叙事的流畅、文字的精美,更在于这是一个有"灵魂"的"面孔".  相似文献   

6.
在林林总总的出版物之中,期刊以其独特的个性生存并发展着。人们的普遍看法是,它介于图书与报纸之间——比图书的出版周期短,比报纸的信息挖掘深。是否如此,乃属公婆之见,并不影响期刊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但至少有一点比较容易形成共识,在出版领域中,它往往居风气之先,距"时尚"较近。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1997年开始的上网潮,是报纸与网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那么,今天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报纸网站的新一轮变革,就将是报纸与网络真正联姻的开始. 要实现这样一种深层结合,报纸网站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政策?体制?资金?人才?上述几个方面都是制约报纸网站发展的因素,但是,也许报纸网站在当下最需要迈过去的一道坎,是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在一些人的眼里,做报纸副刊编辑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需将别人的成品拿来,用红笔在上面圈圈删删,就大功告成了.然而,这些只是表面现象,做一名合格的报纸副刊编辑,绝非易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些报纸副刊编辑,很多人成了大家、名家.<申报>、<大公报>等报纸的副刊在全国具有难以替代的影响力.这些报纸的副刊,对正刊来说,所起的已不是绿叶衬红花的作用,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独放异彩.一张报纸的副刊能办到这种程度,当然是编辑的功劳.只有高素质的编辑,才能办出让读者喜爱的副刊.  相似文献   

9.
去年的新闻纸涨价和全球金融危机,让报媒不同程度地出现厂广告收入下滑、经营态势疲软的现象,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已经市场化的都市报,特别是处于都市报第二集团的报纸.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上海:报纸中的"上海开埠"——以2003年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上海开埠160周年(2003年)的报纸文本为分析对象,以安德森有关报纸与想象共同体的理论为基本框架,围绕这个历史热点时刻的报纸作为,探讨媒介对于城市共同体的建构.本文认为,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背景下,上海报纸承接并转换既有的民族国家认同,重构了地方主义认同的另一层面--城市共同体认同.并由此进一步阐释,安德森时代的想象共同体已不能完全承载当下中国上海人的"乡愁",民族主义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相似文献   

11.
为了突破面临的危机和困境,一些都市类报纸谋求"主流化"转型.一些都市类报纸声称迈向"主流化"是一种市场营销策略.本文对都市类报纸面临的困境做一分析并认为,踏踏实实做受市民欢迎、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大众化报纸,才是都市类报纸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刘燕 《青年记者》2006,(12):79-80
新媒体的崛起使报纸面临严峻的挑战,发行工作,作为报纸重要生命线成为报纸发展战略的重点.所谓“有效发行”是指在报纸的行销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扩大报纸的市场占有率、阅读率和影响力,并能直接带来广告回报或对广告有吸附力的发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报纸做好有效发行,实现广告、读和报社的良性互动将成为报社发行的一大方向.  相似文献   

13.
媒体越来越需要接受市场的考验.对一张报纸,尤其是生活类报纸而言,百姓是否接受并认可,是否关注并欢迎,决定着这张报纸能否走进千家万户.如何才能做出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呢?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彭俐 《传媒》2001,(7):12-13
都市生活的每一天,是从读报开始的.喝豆浆、吃油条,曾经是北京市民早餐的习惯,到了2001年,我敢说,没有报纸佐餐,再好的油条豆浆也没有味道.这就像下班后、晚饭前后这段时间,要是没有晚报可读,都市人还真会感到缺少点什么.城里人,尤其是大都市人对报纸的渴求和依赖,在地铁列车上表现得最充分.我粗略地统计过,在晨昏的客流高峰期间,平均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乘客在读报纸.这情景,使当报纸记者的我,感到震撼和感动,也觉得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15.
在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地市级报纸面临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上有省级纸媒的冲击,下有新兴传媒的分流,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地市级报纸面临的重要课题.根据新闻的"接近性"原则,受众注意力最先指向的,往往是离自己居住地最近的新闻.也正是因为这种新闻诉求,沂蒙晚报自创刊以来,一直把做大做强地方新闻作为自己的办报理念,充分利用"做临沂人自己的晚报"这一法宝,最大限度地开发地方新闻资源,提升报纸的新闻含金量,满足读者的需求,从而在当地树立了一块响当当的晚报品牌.  相似文献   

16.
纸媒营销方式延伸到网站难产生效益 许多报纸从本世纪初就逐步介人新媒体,而最早介入的项目可能就是网站.起初是办网络版,与报纸互动,将报纸内容完全复制到网站上.后来又办精华版,不完全照搬报纸内容,有选择地精编.有的为了不影响报纸发行,还有意推迟上网,比如早上六七点钟报纸就陆续送出,而网络版则有意推迟到十点钟之后.后来,报纸经营者又觉得不能完全靠复制原有的内容来支撑网站,便又加上原创的内容,有的还一天几次滚动出电子版.不管采取哪种方式,在商业模式、盈利模式方面都在苦苦探求中,纸媒无论是与新媒体互动、融合,还是创办的新媒体大都难于赢利.  相似文献   

17.
王乾荣 《传媒》2001,(10):10-10
有人预测,在无线和有线电视以及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不久的将来,传统媒体--报纸的角色将越来越不重要.尤其是一些垃圾报纸,载满了诸如某女自高楼坠下身亡等不必要的信息,必将遭到受众唾弃.相对于有声有色有形的电视,报纸又是那么呆板乏味.据说对一些无聊的平面信息,读者的注意力一次只能集中12秒钟,一篇文章顶多看5段便要跳到下一篇去.所以,报纸将越来越失去魅力.  相似文献   

18.
顺应改革开放大潮、浸淫市场经济风雨,发韧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财经报纸,已由初期的几家,成长为中国报业一支突起的新军.目前,我国财经报纸处在数量上空前繁荣时期.但是,毋庸讳言,我国的财经报纸仍处于尴尬境地.虽然出现了跨地区、跨媒体合作经营,乃至全球化和国际化苗头,一些财经报纸也呈上升态势,但是真正称得上主...  相似文献   

19.
软文是指企业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刊播的文字性宣传稿件,内容包括企业对产品或服务的介绍、公关营销活动推广,工作总结及其他与本单位有关的正面宣传等.近几年报纸刊发软文的数量和所占版面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报纸.对于各类软文更是无法割合.由于软文自身的特点,对报纸有着显而易见的"杀伤力".  相似文献   

20.
据人民日报海外网、《北京日报》等多家媒体综合报道,加拿大当地时间2021年2月4日,包括《多伦多星报》《多伦多太阳报》《国家邮报》等在内的多家加拿大报纸发布了空白的头版,只在底部印了这样一句话——"想象一下这里没有新闻是什么样子".这是加拿大新闻媒体协会(NMC)发起的名为"消失的头条"运动的一部分,目的是让人们关注渥太华目前正在进行的一场围绕新媒体规则和法规的辩论,让人们感受到如果没有强大的新闻业,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NMC是一个报纸行业协会,加拿大800多家报纸是其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