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对语文教学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他说:“‘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教师不该朝这样的好境界努力吗?”这段话为语文教学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指明了道路。怎样从“教”的此岸过渡到“不用教”的彼岸呢?——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长期探  相似文献   

2.
我有幸参加了第二次全国教育学术讨论会,亲聆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对教育工作的指示。他在会上宣读了几个中学生对当前教学、教育工作中搞灌注式表示不满的文章。这时,我想起了叶圣陶先生说的那句广为流传的话:“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叶老把“教”或“讲” 当做了手段;而把“用不着教”或“用不着讲”当作目的。这对于把教学当成只是一股脑儿地“教”或“讲”,并且  相似文献   

3.
沈凤飞 《海南教育》2014,(12):46-47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我认为这也是我追求的数学课堂——充满张力、充满创造性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4.
“‘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这是叶圣陶老先生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中提出的教学主张。在同一文中,叶老还对什么叫“用不着教”作解释说:“学生入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吗?”叶老的这一论述,给语文教学提出了研究课题,指明了改革方向,展示了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5.
“例子”一说,源于叶圣陶先生:“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渎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叶圣陶教育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1版笫  相似文献   

6.
著名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他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准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7.
一、目标启发的方法我国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学目标必须要明确。目标明确,是激发学习动机的诱因和调节行为的标准。目标明确,能激发学生对新的学习任务的期望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欲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形成正确的学习动势,产生自  相似文献   

8.
自学能力,就是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分析解决新课题的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尽快掌握并不断提高这种能力。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直就宣传这样的主张:“‘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这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语文教学的总的原则。学生一旦形成了自学能力,就“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了,这是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在现行语文课改如火如荼、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之时,重温叶圣陶的教育经典著述就显得尤为必要。"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对语文教学目的最简明、最深刻的阐述。叶圣陶于1978年8月在题为《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的讲话中强调:"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  相似文献   

10.
查叶圣陶先生名言“教是为了不教”的出处,最早应是先生1978年3月在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召开的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淡会上的发言中提出的,其发言题目是《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造语文教学》。原话为:“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  相似文献   

11.
<正>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说过:"一个差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我国教育家叶圣陶也多次强调:"教师做‘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教学不仅要传授数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讲’都是为了达到不用‘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不用‘教’。”将“讲”与“教”看作同一概念,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足见讲授法的重要性。但是,讲本身不是目的,讲的目的是最终达到不用讲,“讲”与“不讲”是对立统一体。从“讲”到“不讲”,既是讲的目的,又是讲授法的指导思想。讲授法只有立足于最终达到不用“讲”,才能把教师的“讲”,自觉地有意识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从而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  相似文献   

13.
叶老说:“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达到用不着讲,换言之,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叶老提出的问题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特别是小语界的同志讨论得更为热烈。下面谈一点个人的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14.
叶老主张“‘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这就是他的“学导”思想。叶老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进行了多方面的表述,他的教学思想可以概括为:变教为学;变授为导;变知为力;变形为效。他的这一思想对当前的教改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叶圣陶先生反复强调,“‘教’都是为达到用不着‘教’”,“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要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怎样才能完成使命呢?促进学生元阅读能力的生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在课改背景下,课堂上教师要不要讲,应该怎样讲,众说纷纭。其实叶圣陶先生早就谆谆告诫我们:"说到如何看待讲,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和知识的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于1978年第2期《中国语文》发表的《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为当时的中学语文教学吹来一阵春风。叶老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切实的指导性意见。文中提出的“教材无非是例子”“‘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等思想,对30年来的语文教学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子阳 《江西教育》2012,(10):11-11
<正>在课改背景下,课堂上教师要不要讲,应该怎样讲,众说纷纭。其实叶圣陶先生早就谆谆告诫我们:"说到如何看待讲,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和知识的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任何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