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借鉴信息生态学中信息生态位理论,在阐述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的优化原则与方法。认为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是指信息服务机构在信息生态环境以及与其他信息人的相互作用中所占据的特定位置;优化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生态位应遵循明确定位、多维吻合、宽度适当、整体协调原则。提出了信息服务机构找准信息生态位、巩固信息生态位、调整信息生态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网络用户信息搜寻能力直接影响其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水平。本文在结合网络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构建网络用户信息搜寻模型,并从收益和成本两个角度探究其中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信息搜寻收益、信息搜寻成本是网络用户信息搜寻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信息搜寻意识、信息搜寻知识显著影响信息搜寻收益,信息搜寻知识、信息搜寻技能、信息搜寻平台显著影响信息搜寻成本,并通过它们影响信息搜寻能力;SNS社交环境显著影响信息搜寻意识、信息搜寻知识、信息搜寻技能,从而间接影响信息搜寻能力。  相似文献   

3.
信息文化及其影响下的图书馆信息行为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凯  黄付艳  蒋知义 《情报杂志》2007,26(5):127-128,131
信息文化是信息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信息社会中人们的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的表现形式。图书馆作为一个组织,在信息文化影响下,其信息行为面临着创新。在分析信息文化和信息行为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图书馆有必要也有可能去创新其信息行为,图书馆信息行为创新可通过信息挖掘、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利用和信息营销等具体活动来进行。  相似文献   

4.
刘军燕 《现代情报》2010,30(10):39-43
信息环境是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信息、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政策与法律是宏观信息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本文就根据信息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从信息环境系统的概念演变、信息环境的人、信息的表述、信息载体的演进以及信息政策与法律这5个方面论述了信息环境的演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其具体表现在: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能力差、信息道德缺乏,提出了利用高校图书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措施,包括通过对大学生信息意识培养、信息能力培养、信息道德教育来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  相似文献   

6.
信息质量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基于政府信息质量的概念和美国联邦政府、新西兰政府及我国政府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信息质量政策法规,提出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信息质量指标,并采取案例分析方法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信息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信息质量总体不高。为改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信息质量,应制定信息质量专门性法律法规,提高政府的信息质量意识,倾听公民的信息需求,建立信息质量绩效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7.
1986年美国管理信息科学专家梅森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信息时代的4个主要伦理议题信息隐私权、信息准确性、信息产权、信息资源存取权。本文对网络时代下梅森PAPA信息伦理理论中出现的新问题信息隐私权和信息共享之间的冲突,信息的准确性与信息道德风险问题,信息产权与市场交易,信息资源存取权与信息公平进行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孙杰  罗京 《现代情报》2017,37(1):89
在线信息已经成为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主要信息来源。以移动互联网为背景,将在线信息分为卖方主导信息、买方主导信息和第三方主导信息3类,研究不同类型在线信息对消费者感知的影响,构建了消费者搜索在线信息过程模型。研究表明,卖方主导信息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信息需求,买方主导信息被消费者用以判断卖方主导信息的风险性,而第三方主导信息则对买卖双方主导信息提供辅助判断作用。  相似文献   

9.
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信息协同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概念和构成成分,探讨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信息协同的意义,分析了影响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信息协同的基本因素和核心因素。在此基础上,凝练出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信息协同的一般模式,提出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信息协同的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10.
钟哲辉 《情报杂志》2006,25(9):127-128
信息行为涵盖信息建设、信息服务、信息管理的几乎所有领域,而信息行为可以分解为信息期望、信息需求、信息动机和信息行动。信息行为的选择就是根据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空间向量与行为目标特征空间向量的夹角大小决定取舍,并运用向量空间模型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