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各报社的资料管理工作中,计算机的应用还处于编制一般的报纸索引阶段,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人工的圈阅分类、剪贴管理等基础工作。笔者曾走访了几家报社资料室,发现有一些问题是共同存在的:一、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大多数报社资料室都归属于总编室领导,而总  相似文献   

2.
<正>以编辑记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报社内部图书资料室在筹办创建之初大多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功不可没。但近年来,编辑记者查阅工作资料则更多选择上网的方式,来资料室的人少了,因硬件资源有限,每年征订一次报纸、杂志,平时购些图书,根据借阅情况催还资料的原始报社资料室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网络环境下编辑部的发展形势,弱化了为编辑记者服务的功能。在网络环境下的新时期,报社图书资料室如何能更好地为编辑记者服务呢?结合实践,本文对此做一些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报社的总编室是生产报纸的核心部门,很多办报的思路、想法都从这里产生。编辑工作的特定任务最主要的就是对报纸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总体设计,并通过稿件的选择、修改和编辑来组织实施。这是传统媒体时期,报纸编辑的基本工作内容。但随着社会变革加剧,报纸编辑面对的是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媒介种类与数量的递增使报纸的竞争氛围异常激烈。  相似文献   

4.
每年征订一次报纸、杂志,平时购些图书,根据借阅情况记录催还资料,这是报社小型资料室的工作,现在这种看门守摊式的工作方式已不适应形势。这种工作方式导致了资料室门可罗雀,了无生机的状况。因为这种状况的出现,有人禁不住发问:报社小型资料室有无存在的必要?因为报纸等纸质资料需要保存,采编人员需要有个方便查找资料的地方,报社需要一个资料集散中心,所以报社不能没有资料室,报社小型资料室还有存在的必要。如今各级新闻媒体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报业向改革之路探索与创新,一向以为采编人员服务、为办报服务为主要任务的报社小型资料室也应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5.
总编室是总编辑办公室的简称,是为总编辑服务、体现总编辑意图的一个重要部门。我国地市党报目前都设有总编室。在地市党报的报社中,管理报纸业务的一般有总编辑一人和副总编辑若干人。一张地市党报的质量如何?除受社长  相似文献   

6.
怎样充分发挥报社图书、资料的作用,为办好报纸服务,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深深体会到:图书资料工作者只有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才能当好编辑记者的助手,当好总编的参谋。 新闻敏感性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必备条件,图书资料工作者也不例外。不少长期从事资料工作的同志,之所以工作缺乏创造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闻敏感性不强。例如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后,我们立刻意识到会议的重要性,资料室马上行动起来,把许多中央和省市级报纸中有关五中全会的各种报道形式和有特色的版面挑选出来,提供给总编室和理论评论部参考。经编辑们精心策划,结合本市情况,使报纸的“九五”规划宣传面目一新,我觉得只要对工作具有高度责任感、主动参与办报,就会重视业务学习,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报纸的资料工作好坏,如同报纸其它各业务部门(编辑、记者、通联等部)工作一样,直接关系到这家报纸的质量。没有一个具有连续性、多样性、实用性与权威性的资料部门,想办出一份很有可读性的报纸,是很难的。特别是在世界已进入信息涌现,文献倍增的今天,尤其是这样。资料室(有的报社叫资料部、资料研究部、资料组)是新闻交换的“进出口公司”,也是新闻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以吉林日报为例,资料室现有订阅报刊750多种,图书5万余册,外加各地报刊交换的资料,约计近6万种。其中地方性报刊较为齐全。如果资料工作人员每天把这些报刊浏览一遍,就如同在省  相似文献   

8.
作为为报纸服务的报社资料室,以其特有的“小而全”结构和“广博精新”的收藏,越来越博得报人们的青睐.每当编辑记者们接到采编任务时,或者一时找不准角度时,他们总要到资料室去寻找灵感.然而由于经费、人手以及报社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资料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近人意的地  相似文献   

9.
杨有怀     
杨有怀,男,1942年生,山西壶关县人。现任阳泉日报社总编辑,高级编辑。 1964年参加工作,1965年凋入阳泉日报社至今已34个年头了。在报社先后担任记者、编辑,出版组、总编室、政治组负责人。1975年担任报社副总编辑。1982年至1986年主持报社全面工作5年。1989年被评为山两省优秀新闻工作者。1993年被评为高级编辑。1998年担任报社总编辑。现为阳  相似文献   

10.
何春龙是中国青年报总编室主任,从1978年中青报复刊起到如今,他在总编室做夜班编辑已经长达17年。由于他是中青报地道的“夜班元老”以及这许多年来为报纸版面做出的不凡贡献,因而被报社同仁戏称为“第一版面”,前不久荣获首届新闻“百佳”称号。 何春龙做了17年夜班编辑,难能可贵的是他安心,更难得的是他把编辑好版面当作人生事业追求不懈,总是有一种想在有限的版面上施展自己的创造欲望。他心无旁骛,乐此不疲,年已不惑,立定此业不惑。  相似文献   

11.
于昭阳 《记者摇篮》2005,(12):46-46
总编室是报纸编辑出版工作的执行部门,具体贯彻编委会关于办报的各项决定、意见,组织和实施报道计划,协调各职能部门的计划、稿件和版面,协调印刷、发行、广告等环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总编室是一个报社的参谋部,是新闻稿件的加工、组装“车间”。报社及总编辑的办报思想,报纸的定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28日,是一个值得我们全国众多报纸版面编辑人员纪念的日子。经中国记协和民政部批准,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报纸版面编辑协会(也称报纸版面编辑协会)正式成立了。报纸版面编辑协会是1994年4月开始酝酿的。发起单位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首都11家报纸和四川日报、天津日报等9家省报,共20个单位。申报单位按规定要选一个副部级以上单位,后定为科技日报。筹委会经多次研究,推选科技日报总编辑张飙为会长人选,还推选了另外10家报社的副总编辑或总编室负责同志为副会长人选。从1996年1月协会被批准起,到此次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13.
版面,是报纸采编工作的最终产品,是报纸各种稿件编排布局的整体组合,是报纸宣传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一个好版面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贯穿一种编辑思想,而且是这种编辑思想统帅、支配的必然结果。笔者就在七台河矿工报社的自身编辑工作实践,谈几点编辑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14.
报社资料室的读者工作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有固定的读者群.从而形成了特有的专门性和特殊性.专门性是指:新闻资料工作必须在新闻报道工作中发挥尖兵和参谋的作用,有目的地为报社各个新闻采编部门服务.特殊性是指报社资料室的读者群.这个读者群的构成,是由记者、编辑、干部、职工组成.其中记者,编辑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具有相当文化水平的读者群.  相似文献   

15.
报社的总编室就像一个总装配车间,社内各部记者采写后交来的和新华社发来的文稿、照片、美术作品,经过版面编辑的加工、编排,也就是组装,最后就成为成品——报纸,奉献给读者。这个成品的面貌如何,质量高低,版面编辑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版面编辑作用之一就是认真把关。(这里专谈防止和消灭差错),确保报纸质量。通过编辑工作实践,我认为有些带普遍性的方面,版面编辑在把关时要注意。  相似文献   

16.
首都几家报纸的摄影记者诉苦: “我们报社总编室的同志(包括有的总编辑),要求报纸新闻照片直接配合文字消息刊用。”“他们认为报纸上的新闻照片只能起填空白、美化版面的作用。在设计版面时,先把消息、通讯等文字稿件作了周密安排,最后看到那里有空白天窗,再安排照片。”“有的编辑告诉摄影记者,版面已经定了,要求拍摄一张横幅的照片。”如此等等,要摄影记者去“按图索骥”。如果这些都是事实的话,请问这几家报纸  相似文献   

17.
编辑工作是报纸出版的核心环节,是报纸出版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编辑的工作范畴包括报道计划的拟定、组稿、选稿、稿件加工、标题制作,稿件配置、版面设计等方面,可以说,一篇新闻报道从前期的策划,到中期的加工,再到后期的把关落实,编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张报纸出版质量如何,与报社是否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编辑有很大关系。因此,从国际到国内,报社对选择和培养优秀的编辑都非常重视,希望拥有一批素质过硬的编辑  相似文献   

18.
目前,报纸的迅猛发展,已令人目不暇接。《中国报刊报》称,江苏太仓县时思镇一农民集报已超过4200多种。试问,有多少报纸的记者、编辑或报社图书资料室的同志敢说,他经常看上千种报纸?于是,报上(?)  相似文献   

19.
热爱是成长的激素1994年初,我调到前进报社总编室任出版编辑。那时编辑室人手少、任务重,编辑、记者都是一身挑。我干的活特别杂,除了画版、校对,还负责老干部工作宣传,兼任摄影编辑、记者,每周还要跑印刷厂下  相似文献   

20.
一则披露伪劣产品的真实报道,竞“惹”得被报道工厂厂长闯入报社总编室,挥掌打编辑,抡拳揍记者;对此恶行,全国新闻界和广大消费者深感震惊;而打人厂长只得到行政记大过、在报纸公开检查的处分。如此结果让许多读者疑惑:这沉重的耳光究竟打了谁的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