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公寓化的基本类型 目前我国的学生公寓从投资来源看,基本上是两种情况。一种称“经营服务型”,但租价式收费一般比社会上低;另一种是低偿服务性质的,仍属于“福利型”。它们在收费标准、生活用品配备供应上不完全相同。前一种,从目前状况来看,数量虽少,但属于社会化范畴,符合发展方向;后一种是学校自办的学生公寓,目前尚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公寓条件,但它适合我国现阶段大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的改变,学生宿舍管理今后将是这两种形式并存,逐渐向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后勤改革已进行多年,在多年的探讨和实践中,逐渐得出了下面的结论: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而在向这一方向前进的进程中,发展后勤产业则是一条重要的途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产业化是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桥梁和载体”。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把高校后勤的现状和社会化的目标分别看作坐标中的两个点,那么我们就可以把产业化看作是始于现状而终于社会化的一条向量。假定“社会化”是一个形容词,它表现的是一种状态,一种高校后勤发展的未来理想模式;如假定“产业化”是一个动词,它表现了高校后勤的一种动态发展进程。那么高校后勤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而要实现的目标途径便是逐步实现高校后勤产业化。(如图一所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原有的高校后勤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是高校后勤自身发展的需要和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等几个方面,分析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在阐述了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社会化媒体使教师的学习模式由“读”信息的模式向“写”信息的模式转变以及建构“共享共建”的学习模式方向发展,而教师专业发展强调实践性、反思性和合作性.文章在对国内外现有的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化媒体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该模式以社会化媒体环境为基础,分别构建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及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联盟,实现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校的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化。”实现社会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高校后勤体系逐步发展与完善的方向。后勤产业对于为后勤工作向社会化过渡创造条件,稳定后勤队伍增加后勤实力,改善基本服务,拓宽经费  相似文献   

6.
一、社会化方向问题为了进一步适应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及更好的为高校全面改革服务,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92年全国高校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后勤保障要逐步转为经营性服务,在承包制基础上实施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并创造条件逐步实行社会化。明确了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实行社会化。这里提出的逐步实行至少应有如下体现: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中指出:“高校的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化”。《决定》和《纲要》对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改革指明了方向。1.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就不同的主体来说,其社会化的含义是不尽相同的。高校后勤社会化,就是指把后勤服务转变成社会服务的状态,使其在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上都具有“社会”的性质。简言之,就是在服务过程中,高校要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现社会化”。1993年,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重申了这一思想的重要性。“社会化”确立了后勤服务工作在整个教育改革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整体上明确阐述了后勤服务工作改革的途径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一、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社会化党和国家关于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早有明确指示: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和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都明确指出,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要以社会化为方向,积极推动有条件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在不影响保密和安全的条件下,将现有的信息、咨询机构、内部服务设施和交通运输工具向社会开放,开展有偿服务。  相似文献   

10.
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实行半企业化、企业化管理,最后目标达到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这一改革的基本思路,在高校后勤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已经达成共识。但如何从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基础上,最后达到后勤与学校在编制上逐步脱钩,实现社会化;如何实现由“福利型”服务向有偿、经营型服务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如何保证稳定、合理地减轻师生员工的负担,则是问题的关键。湛江师院是一所省属本科院校。目前在校学生有4000多人,教职工  相似文献   

11.
一、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只能提“实现社会化”前一时期从某些文章和领导讲话甚至是文件中看到,对高校后勤改革方向的提法不一。有的提“实现企业化、社会化”;有的提“实现社会化、现代化、科学化”;有的提“实现社会化、商品化、专业化、市场化”等等。笔者认为,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只能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关于高等学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现社会化。“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又强调“学校的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化”,最近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一次明确指出:“加速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精简分流富余人员。”“争取3-5年内大部分地区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由此可见,高校后勤社会化将是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和必然趋势。高校后勤改革,已是不以人的意态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后勤工作也处在一个最佳发展时期,是走向社会化一个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增强专业弹性适应社会发展四川农业大学万英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生产已从单一种、养业向多种产业、多种经营方向发展,“集约化”、“适度规模化”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也在逐步建立...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后勤服务的改革对于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现社会化,其目的在于改变高校“供给制”,“福利制”,“小而全,包袱重”的旧局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后勤工作正处在走向社会化难得的机遇,现就中小规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校后勤是高校实现和完成服务育人的基础性工作。明确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性质和方向是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指出高校后勤兼有服务和生产效益双重任务,高校后勤社会化在本质上突出强调拓展服务范围,从校内走向校外;改变服务性质,从“消耗性”服务转变为“生产性”服务。构建现代企业模式是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校的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化。”这为高校后勤改革指明了方向。但是,高校后勤服务为什么要实现社会化,怎样实现社会化,在实现社会化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问题,这些都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探讨和摸索。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毕业研究生向非学术劳动力市场外溢趋势下,研究生专业社会化内涵的演化遵从“学术社会化”到“专业社会化”的逻辑,内涵的重心应从“专业学术发展”转移至“专业自我发展”。将研究生专业社会化划分为预期、初级、正式和完全四个阶段,涵盖“构筑—破除”理想性专业自我,“重建—确证”现实性专业自我两对四层目标。作为专业共同体中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者,研究生专业社会化既凭借个人先赋性特征、自致性条件和心性品质的赋能,也依靠专业与生活重要他人的协同护航,更离不开师门、院校、学科和社会环境的圈层支持。促进研究生专业社会化需要构筑起系统性支持力量:宏观上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回应研究生职业路径多元化趋势;中观上强化培养单位的机制支持,兼顾职业准备与学术训练;微观上统合他人影响与自我能动,发展专业角色与自我。  相似文献   

18.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方向,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普遍的共识。研究“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内涵,对于深化高校后勤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社会化服务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高校后勤社会化”概念的提出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校的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化”。在学校整体综合改革中,已切身体验到后勤工作必须实行社会化才是出路,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深入开展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什么是高校后勤社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概念怎样表述?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研究首先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学校的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化”。在后勤工作向社会化方向不断推进和发展过程中,随着后勤管理改革的逐步深化,必然呈现出种种效应现象,如一般效应、轰动效应、正面效应、负面效应等等。  相似文献   

20.
高校后勤改革从1978年起步,已经走过了30余年历程。1985年中共中央就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中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这指明了高校后勤发展的道路是要逐步走向市场,最终实现其社会化。在发达国家,高校后勤管理大多实行各具特色的社会化管理。总体上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