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大学生个体背景、创业态度、环境影响、创业心理品质等方面对其创业倾向的影响。实证调查发现,创业倾向受个体的背景(性别、创业培训经历、有无经营经历)的影响,而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并不显著;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创业态度、环境影响、冒险倾向创业心理品质变量对创业倾向具有较强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2.
赵伟  徐昕 《职教通讯》2012,(19):14-18
对常州市高职学生创业心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并分析了影响高职学生创业心理的四个因素:个人基本情况、个人特质、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通过对常州市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后,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得出了创业态度和个人特质对常州市高职学生的创业倾向有显著性影响的结论,同时,经过统计分析得到了影响因素中具有重要影响性的度量指标。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能够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个人背景和个人特质正向显著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态度,创业环境和创业态度与大学生的创业倾向呈正相关。要促进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发展,必须注重培育积极的个人特质,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社会环境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456名江苏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性别与学生干部身份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具有显著影响;性别、实习经历、性别与学生干部身份的交互作用、性别与实习经历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具有显著影响。另外,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感、乐观、韧性等三个维度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积极影响。研究认为高校和大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培养和提升心理资本来促进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江苏某高校的学生为对象,就创业环境对个体创业倾向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运用统计学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得出了创业环境中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关键因素为政策完善、家庭鼓励和帮助以及教育对创业的鼓励,并就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选取江苏某高校的学生为对象,就创业环境对个体创业倾向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运用统计学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得出了创业环境中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关键因素为政策完善、家庭鼓励和帮助以及教育对创业的鼓励,并就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将200多名温州大学在校学生作为被试对象,探讨了个体背景、环境影响、创业心理品质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态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创业态度受个体的背景(性别、创业培训经历、经营经验)的影响,而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并不显著;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自主经营、帮别人经营、经常参加创业类社团活动组织、从未有过创业类教育4个变量对创业态度具有较强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有关变量,将创业环境变量作为客观因素引入ISO模型,对ISO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检验与扩充。对不同地区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00份,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ISO模型是有效的,不同性别、学历的大学生在创业意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个人特质、创业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创业态度、个人特质、创业环境、个体背景等4个变量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主要因素;创业环境及个人特质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态度。  相似文献   

9.
创业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能会对大学生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基于武汉市十所不同层次高校的608名大学生创业行为进行实证调研,从大学生个体、家庭、高校三个层面出发,通过运用OLS、Logistic模型、Probit模型,系统分析了武汉市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个体、高校这两个层面的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较为显著,但家庭层面的影响不显著。此外,通过对性别和创业培训的情况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年级、创业培训、创新创业比赛机会等对男大学生的影响显著,而影响女大学生创业行为的主要因素则是实习经历、亲朋创业经历以及创新创业比赛机会等。对没有创业培训经历的大学生而言,个体、家庭、高校层面的因素对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存在显著影响,而对于经历过创业培训的大学生而言,仅有性别和创新创业比赛机会对其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优化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协同培养机制以及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等四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6所高职院校的调查,研究了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愿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学生对于创业的自我认知特征、家庭创业经历、家庭对于学生创业的态度、学生参与创业培训情况等对学生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创业态度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意向的关系,通过对761名个体的大样本测试,我们发现:大学生创业态度与创业意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成就动机、创业回报、自主性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系数达到显著水平;追求变化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并且成就动机、创业回报对创业意向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回归的方法,选择在传统观念中有较大文化差异的温州与河南两个地区寻求创业倾向产生的支持性文化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文化对创业倾向是有影响的;阳刚文化、成就导向文化、低权力距离文化是促进创业倾向的主要文化因素。基于此,从促进学生创业倾向的根源性文化入手提出培养学生强创业倾向的有关建议。这对现今强调创业教育、创业实践的大学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主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条有效途径。有研究发现,创业榜样可以带来示范效应,能够激发他人产生创业意愿,而个体创业意愿对个人创业行为起到预测效果。该文试图通过探讨创业榜样、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影响创业意愿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校创业教育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但已有研究将创业教育视为一个整体掩盖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机理。基于理论性和实践性创业教育的分类框架,分析了讲座报告、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理论性创业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还通过创业自我效能间接影响创业意向;实践性创业教育仅通过创业自我效能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理论性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效应大于实践性创业教育,且创业课程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效应最大。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直接效应,通过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向产生的间接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抽取宁波大学、温州大学660名研究生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状况调研。通过分析创业态度、创业意愿和创业影响因素三个方面的统计数据,了解东部沿海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群体创业型人才培养开展的程度及效果等情况,提出采取加大创业环境的建设与宣传、加强研究生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训练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方便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因素。通过分析发现个性特质、创业态度、创业环境与创业意向显著正相关,个人背景通过与其他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创业意向的间接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国内现有高校学生创业意识研究中的考察对象多为综合性大学学生,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识的研究较为薄弱。从创业意向、创业领域、创业素质意识、创业风险意识、创业教育需求五个方面对高职在校生的创业意识进行调研,有助于准确了解其创业意识现状,改进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对西安市9所不同类型高校2010名大学本科毕业班学生调查所得数据,分析了个体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大学生具有较强烈的创业意向;②大学生的创业态度、感知的主观规范、创业自我效能、创业能力和创业经历等个体因素对其创业意向具有显著的直接或间接影响;③创业阻力这一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具有显著、直接的消极影响;④与社会环境因素相比,个体因素对学生创业意向的解释力更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激发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主动性人格、职业价值观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使用主动性人格量表、职业价值观量表和创业意向问卷对5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生源差异;手段性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生源差异;创业意向存在显著的性别和生源差异;主动性人格、职业价值观和创业意向三者之间关系密切,主动性人格、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对创业意向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