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基于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问责制的影响,高等教育研究应负起社会责任。为制定和宣传政策服务、探寻实践中介和直接服务实践以及研究、应用理论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挑战及时提出预测、预警是高等教育研究应承担的具体社会责任。研究者要不断学习,提升理论修养,这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研究者要加强自律,学术共同体也要对研究者实施他律,如此研究者履行好社会责任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事业离不开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属于人文社科研究的范畴,其研究对象与社会密切相关,其行为结果产生的社会影响往往是广泛而深远的。注重并加强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创新,提升其社会责任,有助于高等教育研究对自身角色和地位的认知与信心,也有助于高等教育研究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一、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内涵及其类型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的理解,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以不同的方式总结概括,也会得出不同的理解。本文认为,高等教育研究是对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探索与反思,可将其理解为一种社会行为,而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言     
社会责任通常是指个人或组织承担的、高于自身目标的社会义务。从本质上讲,社会责任就是个人或组织在分内工作之外,增加的一种建立在能力和意愿基础上的社会义务。高等教育研究者或组织的社会责任,就应该是在本分学术责任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尤其是高等教育)进步的义务。也有学者对提出高等教育研究者或组织的社会责任表示质疑认为,"社会责任"所指不明,从高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是指研究者在一种强烈的社会关怀和教育关怀意识下,以服务于满足和发展人的需求和天赋为宗旨,围绕什么是好的社会,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能促成一个好的社会这类问题进行独立思想探索,研究高等教育中的真问题。当前探讨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意味着,研究者需要从自身而非仅从外部因素出发客观理智地反思高等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在肯定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取得的成绩基础上,发现其中还存在着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薄弱、方法论体系还不完善和学术自主性缺失等问题,这严重制约和阻碍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及其社会责任的充分发挥。因此,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需要重新审视其当下使命及对科学与国际化的观念,根据知识生产和知识创造的内在理路和自身逻辑,切实研究当下中国高等教育实践中的真问题,构建多样化的、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和理论体系,从而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业余研究者日益被专业研究者取代的高等教育研究领域,高等教育研究要坚守学术立场和履行学术责任,使高等教育成为真正的学科;需要通过影响教育政策的走向和提升政策合理性以及为高校自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方式来提升其公共服务的影响力;需要通过实施适切性教育来为学生提供最有价值的知识,从而更好地表达高等教育研究的立场与责任。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学是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应用性学科,是人们认识和研究高等教育问题的知识体系。高等教育研究具有深刻的社会属性,本文拟对高等教育研究实现社会责任的路径这一问题做粗浅探析。总体而言,高等教育研究必须通过三个途径体现其社会责任:一是培养一个更具社会责任意识的研究者群体;二是创造、传播和阐释高等教育理念,探索和构建高等教育理论体系,最终对繁荣社会科  相似文献   

7.
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观及其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燕 《江苏高教》2003,(3):97-99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责任观的教育既是现实之所需 ,又是国际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就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责任观尚需引导 ,利他观念较为缺乏 ,集体责任观还处于他律阶段 ,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也有待提升。我们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维度 ,对当代大学生展开责任教育  相似文献   

8.
“社会责任”一词没有明确所指,往往让人误解,以为不做出与社会亲密牵手的姿态就在道义上理亏。这对高等教育研究来说是十足的误导,因为相对于国家意志之巨手,高等教育有如橡皮泥备受揉捏;高等教育当前的问题不在于如何与社会亲密牵手,而在于如何从社会漩涡中奋力自拔。好的研究总是折射社会责任,在社会面前,高等教育研究者只有一个责任:做出好的研究成果。从高等教育学学科特性来说,有必要驱逐社会责任一词,代之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相似文献   

9.
企业社会责任虽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目前尚没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统一定义。要想推动企业加大社会责任履行力度,就必须在梳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厘清当今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误区,分析其责任对象和具体责任内容,明确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及内涵,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督促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构建与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关系,实现双赢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试论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高等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巨型的复杂系统。必须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科学分类,对"大学"重作界定。以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系统应对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大学承担的社会责任日趋重大。但它能够和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仍然是有限的。大学的主要社会责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发现与知识创新;大学为社会服务,基本上是大学的教学、科研活动的合理延伸。大学的社会服务必须界定在一定范围,即"真正学术性的、科学的、适度的服务"。并以大学所特有的方式与途径来实现。由于学科类别及其结构的差异性。由于学者教授研究兴趣和专业特长的差异性,大学承担并实现社会责任的方式与途径也是千差万别的。为了更好地履行大学的社会责任,大学需要与社会保持一种"不即不离"的关系。大学远离社会、脱离社会固然是错误的;但与社会"零距离接触"同样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1.
高校自愿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具有总结、指导、监督等功能,能促进高校提升办学质量、回应社会问责,有利于增进高等教育的社会参与,有利于各类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动态均衡。建议由高校自主设置的院校研究机构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展开报告编制,召开发布会或在庆典类、论坛类专题活动届时发布,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价、师生评议、专家评议等形式展开审核评价。  相似文献   

12.
Using the results of a sample survey of academic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Scotland and England, the paper assesses attitudes to the civic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It places these in the context of debates about core academic values, about the public accountabi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about the devolution of political power in the United Kingdom. It finds that there is widespread attachment to a civic role for higher education, alongside strong attachment to traditional academic values. These values are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individual academics’ gender, age or social class of origin, and differences by academic discipline are not as strong as might be expected. Academics in Scotland tend to hold a somewhat more civic view than academics in England. This national difference seems to be a product of distinctive national systems, since academics of English origin in Scotland share in the majority Scottish views.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轨迹及其走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高等教育研究范式性的基本理论以及以高等教育学为主干的学科群建设、高等教育学学科的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学学科持续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等三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分析。指出应从全局上把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走向 :在加强理论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学学科 ;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 ;让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大学定位实际上就是一个高等教育系统内大学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定位,即大学生态定位。高等教育系统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天然的"自生秩序"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的人文系统。我国大学可以利用的资源种类较少,造成了生态位窄化的现象;在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趋同发展,造成了生态位重叠度高的现象。大学的生态定位意味着大学与大学之间充满着竞争与博弈,决策者的问责与惩罚机制尤为重要。大学生态定位要避免趋同发展,尤其是横向的学科趋同发展与高层次大学"下行"办学的趋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研究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职能也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对高等教育研究在推动学科发展、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于政府决策以及提高研究者自身专业发展水平,促成研究团队的形成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旨在凸显高等教育研究工作的社会职能。强调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职能,对于指导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功能作为成人教育学科最为根本和必须履行的职责,其覆盖的范围与实现的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成人教育学科的现时存在与未来发展。因此,从社会与发展的视角去考察成人教育学科社会功能的基本要素,揭示成人教育学科社会功能应用的必要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深度探究成人教育学科社会功能的行进路线,已然成为影响中国成人教育学科创新与发展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视角下,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是不同的。高等教育学从学科分类视角看,是综合学科,而非单学科或者交叉学科;从学科群视角看,是基础理论学科,研究的是高等教育一般规律;从创建发展视角看,是应用学科,需要走应用性道路;从学科特点视角看,是开放性较强的现代学科,而非封闭的传统学科。高等教育研究者应用"复杂性认识论"来统合对该学科性质的多元认识。  相似文献   

18.
潘懋元教授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主要创始人,推动并见证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从“领域”走向“学科”的世纪转型。奥斯陆大学Arild Tjeldvoll教授从一位外国高教专家的视角,论述了潘懋元教授从一位教育研究爱好者成长为一位肩负社会责任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家的历程,其最终成果《Pan Maoyuan:A Founding Father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和《潘懋元——一位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创始人》业已出版。《潘懋元传》既是了解中国高等教育学发展及其活动家奋斗的波澜壮阔历程的思想精华,也是体验西方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独特研究范式的学术典范。  相似文献   

19.
冯霞 《成人教育》2019,39(1):9-12
高等继续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是我国高等继续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重大创新。成人高校发布的高等继续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具有质量检查、质量催化、成果展示、行政监管、社会监督等多重价值。针对一些高校认知度低、应付心态严重、报告结构缺失、虚假数据严重、刻意回避问题以及有责不问等现象,今后应采取提高认知水平、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报告结构、报告客观真实、正视问题与不足、加强问责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合作创办"民俗学专栏"20年,形成一批特殊理论资源。它反映了钟敬文先生等我国高校人文社科大家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所取得的历史成就,记载了我国民俗学在高等教育学科化方面的理论体系、教育模式和发展步骤。经过30余年的建设,现在我国民俗学科已建立了高层专业教育、地方教育、民族教育和普及教育等不同格局,提出了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和民俗文化学与相关学科群互补发展,同时保持学科独立性的阐释框架。钟先生还曾提出民俗学进入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体系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钟先生的后学对此加以继承、发展和探索实践,使民俗学科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也吸引了更多的国际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