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危机事件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反观价值教育的重要契机。多元文化背景加剧了价值选择的困惑,对实用与感官价值的追捧导致价值失序,主体性的彰显引起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面对这种困境,价值教育在实践中应努力做到:融合多元价值,走向主导价值认同;启迪生命,用爱重构精神价值;缔造命运共同体,走向共生共存。  相似文献   

2.
敬畏生命是教育的伦理起点,也是教育的价值皈依.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是教育的第一要义.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使我们对现有的学校教育价值进行自觉地反思.生命化教育的实施通过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建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注重精神生命的提升,加强人文教育来完成.  相似文献   

3.
教育现象学是立足于现象学精神的教育追问。通达现象学精神的教育现象学有理论教育现象学和实践教育现象学两种范式。理论教育现象学旨在教育现象学理论与知识的建构,它在汲取、吸纳现象学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超验现象学、存在现象学、解释现象学和伦理现象学四种取向。实践教育现象学则直面现实生活世界提出的问题,它并非现象学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简单运用,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范式,有其独特的认识论、方法论、意义来源、研究方法与程序。理论教育现象学与实践教育现象学共同构成了教育现象学的整体取向。  相似文献   

4.
朱德喜 《文教资料》2009,(12):199-200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不断出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理论进行研究,为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我国传统的生命价值教育理论发展引出对当代生命价值教育理论研究的思考,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阐述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教育现象是教育世界在人的意识中所呈现的一种精神实在,这种精神实在同时也被认为是教育世界本身。教育现象不同于教育假象、教育象征和教育显像,它是于其自身显示自身者。对教育现象的直观,目的是为了获得教育世界的本真知识,它要求人们在认识时,首先要进行现象学的"悬置";其次,它是在教育精神事实中进行分析;再者,直观的内容要尽可能全面;最后,人们要直观教育世界的完整过程。教育现象的直观对教育世界的把握具有重要的契合价值,它不仅能在个别教育现象中显现普遍的教育本质,而且,它使教育世界中人的存在得到真正的彰显。然而,最大的价值发生在教育的实践生态领域,它将由结果式教育转向过程式教育。  相似文献   

6.
鲁烨 《江苏高教》2015,(2):120-122
受教育者的终极教育目标应体现在其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公共价值与拓展个人发展空间的个体价值上,基于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同构的衡量标准,要评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在辨析评估对象区域、层次、类型等差异性的基础上确立科学的导向和原则。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发展性和科学性的有机整合,力求构建出符合价值同构标准的评估导向与原则,以期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新开发。关注生命教育,提升生命价值是当代社会和青少年自身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生命教育的开展对于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上的教育经常沦为统治者的工具,致使生命的价值也随之失落。以人为本的新世纪在呼唤教育的回归,祈望通过聆听、对话与同行的途径开展生命价值教育,从而提升人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8.
用现象学的精神、理论和方法去研究教育问题,将会形成教育现象学的独特方法论特征:首先,教育研究包含了理性客观和人文情怀兼备的哲学态度;其次,教育研究回归教育"实事"可以拓宽研究视野;最后,教育研究扎根于生命体验可以延展研究深度。教育现象学的方法论特征对当前儿童研究的主要启示:保有敏感和好奇之心,挖掘儿童成长中的隐秘之意;抛开成人的先入之见,深刻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探寻动态变化背后的意义生成,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回归儿童的亲身体验,开展"接地气"的儿童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一定意义上,尼采的生命哲学观与其教育观是同构的,其肯定生命的"酒神精神"、求取生命强力的"权力意志"、破除传统文化价值幻象的"重估一切价值"以及人类价值理想诗意吟唱的审美意象——"超人"在阐释学意义上富含生动的教育思想意蕴。简言之,就是教育要肯定生命的自然性、现世性和艺术审美性,以"求强力"的生命意志来创造和判定生命的教育价值,把培育"超人"作为实现生命不断超越的教育目的指向。  相似文献   

10.
当前,繁重的教学任务、不停的调研视导、过度的社会期待,再加上职评、考核等现实问题,造成了当下众多教师的亚健康状态。这种忽略了生命意义、单调机械的生存方式,也必然带来信仰的荒芜和价值的偏转,使广大教师失去对自身价值的热切拥抱,失去对教育目的的终极追求,失去专业成长的能力创造,幸福、尊严似乎真的与教师渐行渐远。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我们是妥协还是突围?教育神圣,神圣的教育需要有教育理想的教师。信仰是人的精神、生命、行为的终极依据,它从终  相似文献   

11.
教育功能是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基础;教育价值可转化为教育目的,而教育目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转化为教育价值;教育目的对教育功能、教育价值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教育工学初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不协调,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教育学科体系结构的结构性缺失,具体而言,就是教育工学的缺席。一般认为,教育学科可以划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领域。教育工学是教育应用研究领域的一个具体层次。其核心的意图是把教育理论的探索和教育技术的探索以至教育实践的操作连接起来。它通过阐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的转化原理,为教育理论价值的实现和教育实践水平的提升提供服务。教育工学的基本任务是阐明教育工程的一般原理和教育工程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13.
价值范式及其对教育政策主体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政策价值问题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对教育政策价值的分析不应忽视对教育政策主体的价值分析,教育政策从根本上体现并实现着政策主体的价值内容、价值追求与价值选择,教育政策价值与教育政策主体价值有着内在的不可分性。教育政策主体价值依次表现为元价值、隐价值和显价值三重形态。  相似文献   

14.
教育理想之所以是理想而不是空想,就在于它与教育现实联系密切。从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关联出发,可将教育理想的存在形态分为三种,即价值形态教育理想、知识形态教育理想和实践形态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15.
教育价值分类是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依据教育价值的层次性以及教育在整个人类社会中所发挥作用的程度,教育价值可分为教育主导价值和非主导价值。教育主导价值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内,一个社会所追求的在社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价值。与其相对应,教育的非主导价值则是处于相对次要地位的教育价值。教育主导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其历史制约性,它是教育价值主体的择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6.
教育理论以一种不具有普遍操作性的抽象形态存在于人类教育生活中。教育理论是一种部分化的理论,难以面对整体化的教育实践;教育理论具有独特的话语形式和规则,缺乏直接进入教育实践的操作性知识。教育理论缺乏刚性的抽象特性,直接决定着其价值实现途径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文化的教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固然是“内涵相对稳定与窄小的”专业化概念 ,但更应是关涉着人类“生活样式”之塑造和人生“意义之网”之编织的生活化概念。立足人类“生活样式”塑造和人生“意义之网”编织的文化解读 ,将给我们教育与文化关系的认识提供一个新的支点 ,即文化的教育思考。这一思考 ,不单关涉到教育理念的设定、教育构成要素的文化解释 ,还将推进我们教育文化学的学科建构  相似文献   

18.
论教育服务及其价值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教育服务是教育产品 ,它具有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在教育市场上是商品。教育服务具有基础产业性、交换性、市场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共发性以及消费的多层次性、多元性等特征。优质的教育服务是形成学校教育服务优势的核心 ,创办特色学校是形成学校教育优势的重要举措 ,打造学校经营品牌是形成教育服务优势的有利手段。树立教育服务观点对于丰富与发展教育理论具有理论创新价值 ;对于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对于社会、学校和家庭及学生具有经济效益价值 ;对于促进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具有商贸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某师范大学师范专业三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情况与师范生的教育理论价值判断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教育理论课教学影响到师范生对教育理论价值的判断,进而影响到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精神。因此,高师教育可以通过提高教育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适切性、实践性和前瞻性来提高师范生对教育理论价值的判断水平,进而培养和提升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