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1978年进县广播站当编辑,一位好友开导说:“那是个‘出生入死’的地方,不可呆长。”我听了有点摸不着头脑:“啥叫‘出生入死’?”他说:“广播这一行待遇差,‘进步’慢,入了行就甭想有什么发达,只能当一辈子末流编辑”。我就此请教一位老编辑,他反问我:“你爱不爱广播这一行?”我说:“爱呀,不爱咋进  相似文献   

2.
2004年3月9日上午,五一路邮局像平常一样工作着,一位中年男子带着3个包裹大步流星地走进五一路邮局,对值班小姐说:“请寄挂号。”值班员目光扫过包裹收件人名字,突然触电般地站起来,问道:“你要寄给胡锦涛、温家宝、吴邦国?”中年人笑着说“没错。”值班员好奇的问:“那你是?”  相似文献   

3.
盛夏的一个上午,骑车从一个单位采访归来,见电台旁边修车的张师傅处围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使劲挤到人圈子中,见一人扛着摄像机,镜头所对,一位中年男子正一遍遍教憨厚朴实的修车师傅做一个动作,然后说一句“台词”:“这是常有的事。”当时很奇怪:哪个大导演找了这么个“群众演员”?不久看河南电视台的“兴利除弊”节目,竟看到那张熟悉的面孔,画面:一位年轻女士去修车,显然又急着有事要办,修车师傅就推出自己一辆自行车先让那女士骑走。女士说:谢谢!老师傅摆摆手,说:这是常有的事……  相似文献   

4.
唐琼 《大观周刊》2012,(10):219-219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1.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位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扶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那是我的房子。”富翁说。  相似文献   

5.
和一位厂长交谈,他很不高兴地说:“我不喜欢新闻单位宣传我们厂。”为什么?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位记者曾采访过他,稿子见报不久,记者提出在厂里买辆三轮车,厂里以出厂价售给他一辆,当时没付钱。过了些时候,记者说:我手头紧,钱凑不够,交一半怎么样?我说那一半我给你交吧。后来,又过了几天,记者来电话说:“三轮车我不要了,请你推回去吧!”  相似文献   

6.
多留几样     
文革中的一次批斗会上,红卫兵小将厉声呵斥一位著名画家:“你不是画画儿,你那是玩儿!”当时在旁边陪绑的倪宝恕先生心里说:“你这话要是说我,我请你吃西餐。” 时隔30多年,倪先生谈起这件事,还乐不可支,“他那个‘玩’字真是说到了我的心坎儿里。”现年77岁的倪宝恕先生出生于京城一官宦人家,在从事教育及法律工作的40年间,业余搞收藏,以字画为主,家中藏品颇丰,不乏珍品。 1999年7月,倪先生在报国寺举办了个人  相似文献   

7.
说“气候”     
记得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我写了篇歌颂一位劳动模范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短报告文学,面呈给某报编辑。那位编辑看了良久,惋惜地对我说:“哎呀,这篇稿子写得倒是挺不错的,事迹本身更是令人感动。只可惜现在不是‘气候’哟……”。看到他那诚恳的惋惜之情,我还能怪他么?是“气候”不对嘛!一年之后,我把那篇旧稿从故纸堆里拣了起来,在文字上稍作改动,加了一个“新闻由头”,又送给了那位编辑。这次,他当即拍了板,说:“好,正是‘气候’,马上发!”果然,我那篇“大作”很快在报上刊登了。我这篇稿子“死而复生”的遭遇,两次都碰上了一个“气候”问题。那到底什么叫“气候”?我说不太清楚。一  相似文献   

8.
我熟悉一位基层报道员,他一连写了60多篇稿而未见报,就埋怨说:“咱和报社没关系.稿子写得再多也没用。”我说这话欠思量。我在报社学习期间,常常见到编辑同志为编不到一篇好稿而发愁。记得有一次一位编辑开玩笑地对我说:“如果谁能为我寄一篇好稿来,那我宁愿送礼答谢他!”可见编辑盼望好稿的心情是多么真切。可我发现,有的通讯员,不是在提高稿件质量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我是农场广播站的播音员,一九八一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写稿.刚开始,我连续向报刊、电台投稿上百篇,却只被采用了两篇。这时,有个同志对我说:“你不给编辑抹油,还想多上稿?”真是这样吗?新闻干事老吴却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某农场一名年轻的报道员为了多上稿,特意拎了一桶豆油,专程赶到一家报社向编辑“请教”,受到了编辑部的批评.还有许多老通讯  相似文献   

10.
陈菁 《出版参考》2015,(1):39-40
前几个月,我代表单位招聘一名编辑.面对20多名应聘者,问了他们每人同样一个问题:“你怎么理解编辑这一职业?怎样做,才能算是好编辑?” 有的说:“我是中文硕士,文化底子好,可以当编辑.” 有的说:“编辑就是看稿子,做图书出版的,如果能修改点稿子就更好了.” 有的说:“我喜欢看书,所以我想应聘编辑.我认真仔细应该可以做好编辑的.”  相似文献   

11.
成超群 《新闻界》2006,(6):132-132
有人曾说:“如果你不擅长使用网络,那你就不适合做编辑。”也许这句话有点绝对,但我们不难发现,在网络时代,作为一名编辑,如果不善于使用网络,将难以胜任编辑工作。互联网介入报纸编辑的工作范畴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在实践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编辑们并未真正培养起全面的利用互  相似文献   

12.
编辑的风格     
什么是编辑的风格呢?去问一位老编辑,回答说:“编辑的风格,就是没有风格。”再问,他便笑而不答,仿佛其中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神秘得很。不久,便听到一件有趣的事:某报一位文艺副刊的编辑,接到一篇散文,十分欣  相似文献   

13.
某报社有两位编辑,都想把自己的子女采写的稿件变成铅字,但考虑稿件质量差,每期“容量”有限,不拟采用。于是,两人便私下“交易”起来,你登我女儿的稿件,我刊你儿子的文章。并编排在显著位置。对此,通讯员们气愤地说:“这哪里是认稿,分明是认人。”  相似文献   

14.
“编辑学者化”提倡者的本意也许并没有错——通过研究提高专业理论水平。这方面的成功例子也可谓不少,中外名人中就可随手举出许多。问题在于要当好一个编辑,首先的和重要的是“编辑化”而不是“学者化”。如果你是一个编辑,且具有学者的本领,但却缺乏编辑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那么能否说你算一位合格的编辑呢?恐怕不能。编辑和学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是两  相似文献   

15.
谁都不傻 某人在乡村行进时遇到了一位牧羊者和他的羊群。此公对牧羊者说:“我们打个赌吧,如果我说准了你羊群的总数你就输给我一只羊;如果我没说对,那你就得到100元。”羊馆望了望那一大群走动的羊后回答说可以。“973头。”羊馆大吃一惊,因  相似文献   

16.
在湍急的河中,哲学家坐在船夫划着的小船上。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不懂。”“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命。”哲学家说。接着,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这时,风把小船吹翻,哲学家和渔夫都落入水中。船夫对哲学家喊道:“你会游泳吗?”“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你整个生命!”马克思在给他女儿劳拉的信中,曾称赞这一则阿拉伯寓言“很能说明问题。”历史、数学固然很重要,对于一个船夫,这两门学科的知识的有无,并不如哲学家说的那么严重,“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作为船夫,更为重要的则是划船、游  相似文献   

17.
传媒小幽默     
《今传媒》2004,(5)
奇妙的汉文有位美国人访问中国后,对翻译说;“你们的中国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方面。譬如报纸上登的‘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说中国队胜了;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又是说中国队胜了。总之胜利永远属于你们。” 不是剽窃“你写的长篇文章,我好像在哪里见过。是不是剽窃别人的?”“这怎么可能呢?”“肯定一样,我可以把那篇文章给你找出来。”“不用找了,署名就不一样嘛!”商人赴宴一位商人的朋友应邀赴一位教授家的晚宴。席间,一位当记者的客人问他是否喜欢莎士比亚。他回答:“喜欢。但我更喜欢威士忌。”众人哑然。回家的路上,他的朋友说他:“你真蠢!干吗提威士忌?谁都知道,莎士比亚不是酒,而是一种奶酪。”独家新闻一个记者抢先向报社发回一条关于煤矿事故的报道,开头是这样写的:“上帝看到这幅惨景,他落泪了。”编辑回电:“不要去管什么矿井了。立刻采访上帝。”买书架甲:“啊!你的书架多漂亮呀!只可惜上面一本书也没有。”乙:“以前我倒是有很多书的。可为了买这个书架,我把书全卖了。” 惊人的发现两位朋友在一起聊天。他们谈论小说、诗歌。其中一位说他发现俄国小说家和诗人有一个共同点,这共同点在每篇作品中都体现出来了。“哪是什么呀?”另一位问。“他们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1.When your foreign friendsays,“Your new dress is sobeautiful.”what are you supposed tosay?当你的外国朋友对你说:“你的新衣服真漂亮!”你应该怎么说?You should say,“Thanks,I amglad you like it.”你应该说:“谢谢,很高兴你喜欢。”2.If three people,a child,amiddle-aged man and an old lady,are walking together,who shouldwalk in the middle?三人并行,儿童、中年男子、老妇人,谁走中间?The old lady.老妇人。3.Four persons are walking,howshould they go?四人同行,应该怎样走?Walk in pairs.两两并行。4.A man a…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我跟几个通讯员谈写稿的体会.因为都比较熟悉,他们也就都不客气地说:“你们当编辑的,选用稿件太苛刻,真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我笑着答了腔:“咱们先别扣帽子,你们举例说明.”小孙抢先说:“列车段有个列车长,—天跑车到了兰州.那里的一位老工人找他帮着办件事.什么事呢?老工人的孩子小腿上长了个肿瘤,当地医  相似文献   

20.
当不正之风也侵袭到新闻出版部门的时候,你坚信:哪位编辑也愿意种好属于自己的“责任田”,不会丢弃好稿。那次,《前卫报》社一位编辑来信叫你去修改稿子,不少人劝你买点象样的礼品带去。你一笑,摇了摇头,甩着10支“胡萝卜”迈进报社大门。为这,好多人说你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