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在三次“左”倾路线占统治地位时,周恩来在理论上和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失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阶段艰苦探索的直接反映,也是过分依赖共产国际的必然结果。我们应从周恩来面对失误的态度与行为中吸取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2.
孔子及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其影响深远。"仁"是孔子思想最核心的内容,是他许多主张的出发点。孔子有关"仁"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他的政治观强调"为政以德",对人民宽惠,缓和阶级矛盾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他倡导要提升道德修养来体现"仁",并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实现"仁";孔子还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懈地探索具体的"仁"的意义及如何践行"仁"。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思想,孔子提倡的"仁"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能够做到目中有"人",倡导为人以仁,确实是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3.
语言会根据时代的变更而不断变化、发展,语言的运用是否得体与语法、逻辑等都有很大的关联,但与人们的习惯更是有着紧密的联系。"买单"与"埋单"这两个词在词义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随着人们的使用习惯,已经不再注意其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4.
“和谐外交”理念的新内涵和新特点 何谓“和谐外交”理念?从字面上讲,“和谐”与“和平”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上有很大差别。“和平外交”通常指手段、方式上的和平,即非暴力、非战争解决问题的政策。而“和谐外交”包括了这层含义却又不限于这层含义,它更多了一层“关系”的内容和相互“协调”的职能,即要致力于使“相关各方”的关系,不仅限于和平共处、不发生冲突,还要争取通过“协调”来达到“和谐”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5.
牛顿第一定律作为动力学的基础,分两次出现在初、高中的物理教学中,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其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却不尽人意,这与当前高中阶段轻视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教学有很大关系。本文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策略与设计作了探讨,为改变上述现状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或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平等待生,忌居高临下 曾经有学生把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作“猫和老鼠”的关系,也有一些班主任把学生对他的惧怕看作是“师道尊严”的体现。这其实反映了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不平等关系,班主任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并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的、活生生的个体来对待。出现问题时。总是喜欢用强制的手段,高压政策来解决问题。往往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能使其心悦诚服地接受。其实,新时期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前几年就开始流行的女生中性化装扮、做派再到如今的伪娘风靡一时,咱校园里是否也受到了这一波潮流的影响?如果你身边的同学中出现了中性女生或伪娘,你会怎么看待她(他)们?你能接受吗?你又会以什么样的心态与她(他)们相处?  相似文献   

8.
“逆取顺守”之假说,是在汉朝建立后,为避免重蹈秦朝覆辙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背景下提出的.主要内容包括:打天下与守天下应该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逆取顺守”的关键是统治要有以民为本的思想,“逆取顺守”是必须遵循的历史规律。在秦朝,曾经具备过转变统治政策的可能性,但由于秦朝的历史化传统和秦始皇、秦二世个人性格等因素,使这种可能性化为了泡影。“逆取顺守”之假说的提出,对于后来统治抛弃法家学说中赤裸裸的暴力统治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说“TA”     
作为新出现的拼音字母词,第三人称代词“TA”、“TA们”是在“他(她)”、"他(她)们"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二者都属于不规范的用法。但是,这两种看似不规范的用法是为弥补“他”和“他们”在表意上的缺陷而产生的,有着其内在的客观理据。  相似文献   

10.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他统治时期出现的“贞观之治”使国家从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这是我国历史上继西汉前期之后出现的第二个盛世局面。唐朝因此而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黄金时代,唐太宗也与唐朝盛世辉煌同时名垂青史。隋唐历史,特别是唐朝前期的历史一直是中国古代史的重点,也是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在以往的高考试题中,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三大题型都有,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内容等都曾涉及,就占分比例来说,只要有主观题出…  相似文献   

11.
光山方言指示代词“恁”单用时混淆近指和远指,跟近指“这”和远指“那”并举使用时相当于中指。由基式“恁”可以派生出系列指示代词。现代汉语指示代词三分和混淆近、远指在方言中大量存在,指示代词三分和使用者的心理认识有很大关系。“中指”并非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指示代词,跟近指和远指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12.
时间副词"即将"是由单音节副词"即"和"将"并列联合使用而来,作为副词首次并列连用出现是在战国时期,成词在唐代,宋代发展成熟,但是之后用例并不多,而是到了现代才大量出现。"即将"表示在某一参照时间下,某动作或情况在短时间后将要发生,具有短时性和客观性,主要用于书面表达。"即将"的成词与语义和句法位置、韵律及双音化以及高频使用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赢政统一中国后,曾为立什么国号费了很大脑筋,仍叫“秦”吧,可当时的秦写作“采”,他一看就觉得别扭:一槽不能拴两马,  相似文献   

14.
《湘南学院学报》2020,(6):34-39
抗日战争加剧了近代中国社会人口的迁徙与流动,乱世男女的悲欢离合,使婚恋多变无常,由此导致传统婚姻与家庭关系的松动乃至重组。在大后方,一些有妇之夫,置道德、法律于不顾,与人姘居或停妻另娶,成立家庭的"伪组织",由此出现"抗战夫人"现象。它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抗战夫人"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它反映的是国民政府统治之下个人的悲欢离合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有时并不在一个共振频率,这与国民政府的抗战思想及实践效果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陈军 《上海教育》2013,(31):66-68
从知识论上看,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伟大贡献就是他的“述”与“作”。他对“六经”的整理,首先表现了他对中国先贤思想的敬重,以先人之“知”为“知”,这是了不起的。墨家教弟子只习墨经,只注重自家一家之言,养成自家的学者。而孔子教弟子遍学六经,以天下“知”为“知”,所以其弟子各有成就,绝不一律。其次,表现了他对中国先贤思想的应用。孔子的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6.
如果指示代词“那么”、“那般”、“那样”的前面有摹状喻词“像”与其搭配使用,就组成了能表达比喻义和对比义的比况结构。从句语功能讲,“那样”结构与一般比况结构相似,“那么”和“那般”结构则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化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到我国留学。作者结合教学经验,对本院留学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留学生教育水平不仅与教师的知识水平有关,而且与留学生本身的建设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三形态"思想,剖析了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三个发展阶段:单一的依赖关系;统治与被统治关系;辩证统一关系,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必须"是一个乐于助人的词语。一天,他出差路过句子国,发现有这么一个句子:我们______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这个句子正在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而焦急。"必须"想:我不是可以帮这个忙吗?于是,他二话没说就站到了横线上,解了这  相似文献   

20.
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统治阶层通过影响和塑造被统治者的自觉自愿,使其产生认同,从而实现柔性的统治。所以,有部分学者将其等同于儒家所主张的"王道"。但实际上二者在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实践主体、实现途径三个方面有显著差异。只有厘清这些差异,才能正确认识二者的根本区别:"王道"是基于统治者自省自律的怀柔统治,是单向度的,是封闭的;而"领导权"则是通过双方协商互动达成的,是双向度的,是开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