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美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可以以不同的形式体现,既可以展现出女性的阴柔之美,同时也可以展现出女性的阳刚之美,在古诗文中的女性美既可以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婉约美,同时也可以是燕颔虎须的豪放之美。在古诗文中,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女性美,都被诗人描写得淋漓尽致。在古诗文中,仅仅是描述一种类型的美还略显单调,在审美的层面上,应该将不同的女性美融合在一起,使女性的形象更加得丰满。  相似文献   

2.
女性美是自然赋予女性的一种本质属性,也是男性政治赋予女性的一种社会属性。女性美作为希腊神话中女性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凝聚着古希腊社会中男性政治复杂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诉求,表现了神话对这一时期女性品质与价值的文化自信。深入挖掘神话中女性美的文化内涵,揭示神话中女性美的政治意蕴,是我们正确解读神话中众多女性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日本文化与川端康成笔下女性的爱情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端康成笔下日本女性的爱情命运,是日本传统文化和意识的必然产物.而女性对于自己爱情命运的认同和接受及川端康成对女性美与自然美的融合则使这一悲剧不仅体现为宿命的,并且是凄艳的.  相似文献   

4.
身体不仅仅是身体本身,还是身体话语的媒介和权力使用的肉体.在西尔维亚·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中,诸多女性的身体参与到了作品的叙事中,其中,驯服的身体、趋同的身体及反抗的身体的具体叙事,体现了福柯权力与规训理论中权力对女性身体的规训及权力内部的反抗,反映了男权文化下女性的他者地位及她们的不满和诉求.  相似文献   

5.
从多重文化视角下研究了《紫颜色》中黑人群体经历的身体,心理,民族和历史的创伤与修复历程.探讨作家对美国文化中的两性关系,家庭体系,种族关系以及现代文明的解构和重构.强调女性身体的文化内涵及其在自我肯定和认同中的作用,彰显出女性同盟互助在实现女性自立中的力量,体现沃克对女性独有特质的信心以及其在修复创伤,乃至人类整体命运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聊斋志异》中描写了大批女性形象,她们在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中既体现了女性美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女性丑恶的一面,通过对女性丑恶面的反映更加突现了女性美的一面。在社会生活中,她们勇敢机智地同恶势力做斗争,各方面的才能也得到了充分地发挥,这些人物形象丰富了古代小说的人物画廊。  相似文献   

7.
在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几部以女性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因作家性别视角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男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爱玛、安娜、苔丝等都体现了男权视角下对女性美的理解.而女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简·爱则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美.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女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消极影响又有积极影响,尤其是对中国传统女性的外在举止和内在气质产生重要作用。明清时代,文化中逐渐形成了女性美的另一传统,也就是注重品德修养,强调内在气质与外在举止相统一,从而体现出当时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伦理秩序。适逢其时的作家李渔也感知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俗,其小说中的众多女性形象、女性类型就具备典型的传统女性特质,因而本文从真、义、美三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传统女性观在其小说女性形象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女性的面部妆饰,名目繁多,多彩多姿。佛妆是佛教文化对女性面部妆饰影响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影响和浸染时代女性的审美风尚,从而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的妆饰风格。佛妆即是一种文化渊源较深远的女性美饰风习。本文从佛妆的起源、妆饰形式以及发展演变等角度就佛妆对中国古代女性面部妆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身体写作对于时代、女性自身来说,都是必然的。随着女性文学理论的发展和对女性身体的本原的再认识,她们充分的运用身体显示了自己性别化的情绪、经验和欲望,表达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身体是一个工具和方式,而女性的感性表达和渴望自由则是一种个体性的生命情感文化,让人类文明历史的上空飘荡着永恒的迷香。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中的称谓歧视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女性多侮称.说女性多侮称首先是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多侮称还体现在女性美称与侮称的不平衡上.第二、称谓以男性为中心,女性为附属.亲属称谓男性为中心;社会称谓男性为中心;两性称谓的使用频率和范围也不平衡.汉语中的女性称谓歧视是汉民族男尊女卑、男主女从文化传统在汉语中的映像.  相似文献   

12.
谢凝 《文教资料》2011,(22):86-87
"女性"是一个带着永恒美丽色彩的词,"自然"更为女性美增加了一层原始而神秘的色彩。本文主要从生态女性主义观点出发诠释女性和自然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女性与自然的不朽品质,以及二者完美结合所构造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研究领域里,人类社会的男女不同性别中,女性身躯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双重体征。由于社会对女性的性别角色的不同期许度,在富含阳刚之气的拳击体育运动项目中,女性由最初的排斥心理到职业的身体博弈过程,蕴含了国家制度权力的隐性引导和家庭的直接干预,使女子拳击在身体博弈中体现出了认同和反抗的表达。本文应时代所趋,探讨了女子拳击运动的训练方法,包括身体、技术、战术、心理等方面,以发挥女子运动员的优势,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身体写作在女性主义看来,是一种将文本与生理的愉悦紧密联系起来的写作方式,而在以消费文化为主导的后现代语境中,由于对身体新的哲学认识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身体转化成为新的美学对象,形成身体美学。在女性主义和身体美学化的双重语境下,身体写作具有如下内涵:一是身体写作是女性主体确立的一个标志;二是身体写作并不是要用物质的身体来取代语言的创造,而是一种女性对话语权的争夺;三是身体写作把私人领域转化为公共领域,从而与他者建立联系;四是身体写作使身体成为本体,形成新的身体诗学。  相似文献   

15.
“身体图像”作为一类重要的作品形态,很大程度上体现并代表着艺术家群体的艺术实践风格,中国现代女性艺术家创作的“自画像”受到身体文化隐喻观念的影响,其主体性与身体图像呈现断裂状态;中国当代女性的身体图式则转向“自我图像”,这种图像确立了女性艺术家自知与自治的主体性,内含着“我”与“世界”的交织,然而,女性艺术家在女性个体与人类共性的差异问题上陷入一种悖论式困境,这导致其身体图像表意上的局促;如何将异质性因素纳入身体图像的创制之中,并生成图像文化的普遍价值,是女性艺术家群体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正> “女性美是人类美的最高表现,在这种表现中可以看到新的事物的诞生,看到美好事物的生长、开花和凋落.”(苏霍姆林斯基语)基于此,我们想从新时期十年文学的两端抽出两个女性形象来,对女性描写中的一种流向作一些文化心理的思考。这两个形象是陆文婷和王安忆《小城之恋》中的“她”。  相似文献   

17.
宫体诗中的女性美存在类像化特征,并有其深远的历史文化原因。近年来,学者们对宫体诗中女性美的研究深入而广泛。研究表明:不仅丰富了宫体诗的研究成果,而且为中国古代女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应然状态下,随着人类社会的日渐进步,女性的内在美应该愈加重要,最终取代外在美而成为审美评价的核心。但实际上,现代社会到处充斥着对形象美的吹捧以及对内在美的忽视,女性美被等同于外在形象美,在此背景下,女性过度追求外表美而失去真正的自我。当女性美成为可以被明码标价贩卖的商品时,其背后的男女不平等问题更值得深思。女性美的过度市场化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失去了对自身美评价的主体地位,而女性如何由被动的审美客体变为掌控自己的主体成为性别平等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叶梦是现代散评议颇具探索、开拓精神的女作家。她的散文对女性成长发育和生殖生育等历程中的种种生命奥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这些散文是对传统的女性禁忌的颠覆,标志着女性自我的复归与生长,也是叶梦以其女性的独特体验为视点对男权文化的反观和挑战,这些散文呈现出一种新的女性美,也体现出作者积极的创造的生命哲学观。  相似文献   

2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涉及的女性形象集中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女性美,展现了女性的仪表美、品德美及体态美,反映了周人对女性美的追求标准,这种标准对后世女性的审美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