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一、梳理人物游踪,了解故事梗概这是一篇游记小说,可以通过梳理格列佛的游踪,以游踪为线索,把握人物经历的主要事件,快速了解小说的故事梗概。小说共四卷:第一卷写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漂到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第二卷写格列佛随“冒险号”出海,被刮到大人国,被一个农民捉住,这个农民大约有普通教堂的尖塔那么高。第三卷写格列佛随“好望号”出海,遭贼船劫持,侥幸逃到飞岛国。第四卷写格列佛受聘担任“冒险号”船长出海,途中水手叛变,把他放逐到慧骃国。小说描写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遇。  相似文献   

2.
王兰 《英语广场》2017,(3):47-48
《格列佛游记》是由英国18世纪最杰出的讽刺小说家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编著的一部游记体讽刺小说。该书由四部分游记构成,描述了主人公格列佛航海漂流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慧骃的经历。本文试从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视角的"文本的历史性""历史的文本性"及"深度描写"三个角度并结合《格列佛游记》四个部分的内容解读这部小说,以期对该小说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有一个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格列佛游记》是十八世纪英国启蒙主义作家斯威夫特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分为四卷,具体叙述了英国的一名外科医生格列佛四次游历海外的经过。第一卷写格列佛在海上覆舟遇险,被海水漂流到利立浦特(小人国)以及在利立浦特的见闻和遭遇;第二卷写格列佛游历了布罗卜厂奈格(大人国),他向大人国国王夸耀英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受到国王的质问和谴责;第三卷叙述了格列佛在飞岛、巴尔尼巴比、巫人岛等地的见闻;最后一卷是慧国游记,抒发了作者对慧驷马的赞美之情。 《西游记》是我国明代万历时期吴承恩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的故事情节分为三个段落,从第一回至第七回写孙悟空大闹天宫;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写西天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以后写西天取经的故事。 两部小说下文分别简称《格》、《西》,它们虽然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的国度,时间相距  相似文献   

4.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名叫《格列佛游记》的书。故事的主人公叫格列佛,他出海四次,但都不幸地遭遇到暴风雨,漂流到一个又一个神秘的国度。他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凭借勇气和智慧成功脱险。我最感兴趣的是格列佛漂流到慧骃国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格列佛游记》这部作品,塑造了一个18世纪的航海家,留恋出海,饱经历险;一个真理的求索者,舍生忘死,追求极至;一个人性方舟的守望者。通过潜文本研究,以反传统的批评手法再现格列佛的世界观嬗变过程,对于重新解读《格列佛游记》的主题意义和文学形象,具有重要的文学批评功能。  相似文献   

6.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的代表作,小说中的故事显现出一种“陌生化”的设定:小人国、大人国从“大”“小”看世界,飞岛国从“上”“下”观人生,巫人国和长生不死国在“生”“死”中思考世界,而慧骃国在“他者”的眼光里审视“自我”。《格列佛游记》以“陌生化”设定展现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观照人生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新的人生视野。  相似文献   

7.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星期五和《格列佛游记》中的格列佛都梦想从伦理上归化到更高级的文明社会中,然而,两者的伦理归化之路的结局却截然不同,本文通过细读文本,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对这一过程和结局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读了《格列佛游记》,大呼"上当",这是游记吗?仔细阅读,它虽然描述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等国度历险的奇遇,但如果你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本游记。它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都是  相似文献   

9.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著名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全书共分四卷,讲述了外科医生格列佛四次航海的传奇经历,小说情节离奇,可谓卷卷精彩。  相似文献   

10.
慧马与野猢     
今天在校园里看见两个男同学扭打在一起,大概只是因为一件小事。看着他们,我突然想起了《格列佛游记》中的“慧马”与“野猢”。“慧马”顾名思义就是具有智慧的马匹。高贵的慧马天生具有美德,是一种理性的动物,它们毫无罪恶的概念。慧马的主要品德是友谊和仁爱。而“野猢”恰恰相反,它们更多的则是贪得无厌,是一种占有欲很强的性情刁顽的动物,只会互相争夺。他们被慧马认为是大自然产生的最有害、最丑恶、最难驾驭、最难调教、最凶恶歹毒的动物,如果不好好看管,它们会干出千百种罪恶勾当来。游记中写到,野猢的外表与人类的外貌较相似,因此…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对18世纪讽刺作家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第一卷"小人国游记"的讽刺艺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小事招致大的反应"、"游戏技艺类比政治权术"和"轻罪判成死罪"的讽刺手法,阐释了作品对当时英国的宗教、党派、战争、政治和法律等方面所进行的讽刺性影射与批评.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对《格列佛游记》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小说的讽喻性,对小说主人公格列佛形象的研究较少.整部小说是以格列佛的观察来向读者叙述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可以看到这位主人公在语言、行为和心理方面的不断变化.本文就将在已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从格列佛的社会身份和伦理身份的一系列变化来深入地研究这个人物.格列佛的形象深受18世纪英国社会的影响,也是斯威夫特自我思想的部分反映,对当时的英国政治、社会生活做了一系列辛辣的讽刺,格列佛形象的研究因此被赋予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潇 《文教资料》2012,(9):27-28
美国20世纪著名的文学家、文体家纳博科夫的文体代表作《微暗的火》,在文本解读方面有众多不同的说法,近年兴起的叙述学热更是让很多学者都运用叙述学原理来分析这部后现代代表作,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叙述层次中的不同叙述者,一一来剖析文本的几种不同的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14.
《格列佛游记》作为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经典代表作之一,通过讲述主人公格列佛的一系列航海探险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当时英国社会的丑恶进行了讽刺。本文在此对《格列佛游记》中运用的讽刺手法做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15.
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18世纪著名的讽刺小说家。他的第一部小说《格列佛游记》出版于1726年,讲述了格列佛医生游历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勒皮他和慧骃国的奇闻轶事,辛辣尖刻地讽刺了当时英国的社会黑暗和政治腐朽。"将我创造的人类从地面上毁灭",上帝的这句话回荡在整个《圣经》和人类历史中。格列佛就是斯威夫特的诺亚和罗得,他应该能从慧骃的最后审判中幸存下来。  相似文献   

16.
当双手合上斯威夫特写的《格列佛游记》时,我的思绪已飘向那遥远的印度洋,在海上跟勇敢的格列佛乘风破浪,经历着一次又一次不平凡的旅行。莱缪尔·格列佛是一个英国人,他是一名随船医生,更是一名勇敢机智的探险家。他曾多次远渡重洋,周游列国。他去过很多地方,如团结友善的小人国,热爱和平的大人国,信仰占星学又有点杞人忧天的飞岛国,品质高尚的慧因国……每去一个地方,他都会遇到很多危险,但他最终总能化险为夷。格列佛的一生是精彩的,他的生命充满着冒险与挑战,尽管生活也有冷酷的一面,但他却勇敢地将命运的重担挑起,尽情绽放生命之花。诚…  相似文献   

17.
纳博科夫《微暗的火》是典型的后现代实验文本,它以文体混杂、情节零散和意义含混等反传统的文本表现形式,将后现代小说中的“反小说”现象、故事情节结构的断裂以及终极意义的不确定性推向极端,使后现代小说成为自我解构的文本.以《微暗的火》为代表的后现代小说将传统文学的“可读性”转向“可写性”,打破了传统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本的封闭性.它大胆尝试,广泛创新,鼓励读者积极参与,使得后现代文本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Wordsmith和Antconc软件,对《格列佛游记》文本从三方面入手进行了分析,意在从语料库角度探索其词汇特征.研究发现:《格列佛游记》平均词长较短,用词比较简单;小说篇幅不长,词汇密度较小,词汇变化不大;小说主题词集中于四类,反映了小说不同主题信息.最后提出建议,可在文学教学过程中引入语料库技术.  相似文献   

19.
石卉 《语文知识》2014,(5):9-10
斯威夫特(1667—1745)是英国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格列佛游记》(1720)是其代表作。《格列佛游记》被列为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名著必读书目,并收录到南京大学出版社“学生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之中。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说,如果世界上其他书都被毁时,也要保留六本书,  相似文献   

20.
B.B.纳博科夫《洛丽塔》的伦理取位一直是学界争议的重点之一。基于此,运用后经典叙事学中的修辞叙事学理论,解读《洛丽塔》文本,通过探讨文本中不可靠叙述的叙事策略,来研究文本的伦理取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