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晚清小说理论从文化学到文体学乃至美学的角度着眼,对小说与历史、小说与戏剧的本体属性的异同进行了辨析与界别,突破了传统文论中的“小说”观,使“小说”概念的理论指涉范围越来越逼近现代意义上的小说,其内涵也变得越来越清晰。  相似文献   

2.
纪昀的小说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小说体例和小说虚构是其小说观的两个主要方面。纪昀对小说体例要求甚严.同时纪昀并没有把传奇小说排除出小说的范围。纪昀认为虚构是小说和史书的重要区别,他允许小说中存在虚构。但与当时小说创作和小说理论的高度发展相比,纪昀的小说观是保守和落后的。尽管如此,纪昀的小说作品《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的差距是由两种不同的小说体例的差别决定的,而不应归于其落后的小说观。  相似文献   

3.
读了刘梦溪同志在《红楼梦学刊》1989年第1辑上发表的《小说批评派红学的崛起与发展》(上)一文,觉得他用来界定“小说批评派红学”的观点,似有值得商榷之处。刘梦溪同志区分“小说评点派”红学和“小说批评派”红学的立足点,是基于对古代小说评点非小说批评的看法.刘文说:小说评点更多地是抒写评者的比较零碎的感受、心得、体会,主要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艺术感受,不是依据一种成型的美学理论,用适合特定对象的方法进行批评.钱钟书先生说得好:“评点、批改侧重成章之词句,而忽略造艺之本原,常以‘小结裹’为务.”小说批评则要求有美学理论和一定的小说观作为参照物。这是两者最主要  相似文献   

4.
伍尔夫在她的小说理论中指出,未来的小说会向戏剧性方向发展,但整体上应该具有诗歌的特征,是以诗化为核心的。她的小说理论开启了一代新的小说形式。  相似文献   

5.
李贽是明清时代小说理论的开创者,金圣叹则是明清时代小说理论的集成者。20世纪以来,学者们关于李贽小说理论的研究,集中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水浒》李贽评本的真伪问题;二是李贽的发愤著书说;三是李贽的小说本体观、功用观;四是李贽的小说创作观、批评观。纵观20世纪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大致可分为初步成熟期(即世纪初到七十年代为前期)、辉煌成就期(即七十年代到世纪末为后期),并在20世纪初、中、末形成三次讨论高潮。描述李贽、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情况,会给今天的小说创作、小说理论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小说序跋是研究小说理论的重要形式,文中选取了明清阶段的小说序跋为研究对象,从明清学者的小说序跋中小说概念和小说特点理论出发,分别探讨了我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目录学定义和散文体叙事学定义,从小说类属与小说定义方面探讨了明清时期的小说本体观点。  相似文献   

7.
作为现代主义小说运动的先驱者,亨利·詹姆斯在他的著作《小说的艺术》中阐释了小说创作方面的观点。他不但用自己的小说理论来指导创作实践,而且为"西方文学观念的变革和小说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重点从《小说的艺术》入手,分析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以及其对现代主义小说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中国小说理论专中,曹轩的小说理论以它特有的优美笔和中国味研讨了小说创作规律,并对现代小说中的缺陷作了精妙分析,显示了作家型学诗学理论的迷人光彩。  相似文献   

9.
谢肇淛的小说理论主要存在于《五杂组》和为几部小说所写的序跋里,其中不乏精辟之论。最重要的当数关于小说创作的艺术虚构问题和有关《金瓶梅》一书的资料与评估。至于其小说创作,目前已知的仅有文言短篇集《麈馀》四卷,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理论主张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宋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历史地位的重新估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长期处于尊唐抑宋的不公平评判话语系统中。本文从古代主要小说类型的题材、艺术风格、创作主旨等内部要素的演进过程和概念、理论、作品整理等外部因素的运动轨迹切入,综合分析讨论了宋代小说在古代小说领域的独特贡献和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认为宋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不低于甚至高于唐代,应该对尊唐抑宋的结论重新检讨和估价。  相似文献   

11.
谢肇涮的小说理论主要存在于《五杂组》和为几部小说所写的序跋里,其中不乏精辟之论。最重要的当数关于小说创作的艺术虚构问题和有关《金瓶梅》一书的资料与评估。至于其小说创作,目前已知的仅有文言短篇集《麈馀》四卷,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理论主张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谢肇淛的小说理论主要存在于<五杂组>和为几部小说所写的序跋里,其中不乏精辟之论.最重要的当数关于小说创作的艺术虚构问题和有关<金瓶梅>一书的资料与评估.至于其小说创作,目前已知的仅有文言短篇集<麈馀>四卷,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理论主张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尚用、开放、新变是梁启超小说理论的基本特性。求实尚用是梁启超小说理论的基本品格,也是其小说理论建构的基本出发点与归宿;以为我所用的民族立场为核心,向着一切异质化开放是梁启超小说理论的基本风貌,亦是其取得重要理论成就的方法论基石;超越传统、超越自我的批判精神与探索精神使其小说理论体现出求新求变的时代风貌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中学小说教学,可以说既简单又复杂。 从理论上来说,按照中学传统的小说教学理论,主题、人物、情节、环境,大家教起来得心应手,但是面对现代小说,却有些力不从心;而现在的小说理论,基本上是学院派的,晦涩难懂,照搬到中学课堂上,更是难以消化。  相似文献   

15.
吴趼人为《李伯元传》曰:“君之才何必以小说传哉,而竞以小说传,君之不幸,小说界之大幸也。”,吾于趼人亦云,吴趼人不仅以其丰硕的创作实绩名于晚清文坛,而且以其小说理论与梁启超等人合力指导和推动了小说界革命。其历史小说,社会小说,写情小说与笑话小说理论皆对晚清文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将分别论述之。  相似文献   

16.
王林 《襄樊学院学报》2014,35(10):51-55
考察20世纪英美主要小说理论论著在同时期中国的译介概貌、译介背景及译作对中国小说理论与创作的影响。20世纪中国对英美小说理论的译介主要集中在20、30年代和80、90年代这两个时期,是特定历史时期和文化语境下译者个人或国家有关机构引进和学习异域小说理论的重要举措。研究认为,翻译目的和特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会影响小说理论翻译选题,20世纪英美小说理论的译介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建设和小说创作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明代小说理论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受经学的影响,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经学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与小说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通之处,使其能够参与小说理论的建构,因而小说理论家总是主动地对经学的思想与材料进行吸收和利用;二是经学的学术宗教地位使明代小说理论家乐于借助经学的一臂之力来提升小说及小说理论之地位.这就使明代小说理论与经学构成了复杂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小说理论家吸收经学的“劝善惩恶”、“裨益风教”等思想观念,进行小说功能价值论的建构;2.力图沟通小说与经学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共同性,使小说与经学在题材内容上联系起来,从而拉近小说与经学之关系,借助经学之权威来提升小说之价值,努力争取小说正统而合法之地位;3.张扬小说在艺术魅力与审美效果方面的独特优势,凸显读者对于小说与经学的不同接受态度,对比小说与经学接受效果方面的巨大反差,从而堂而皇之地肯定小说的价值意义;4.理论家站在小说家的立场上巧妙地对《六经》展开独特的“阐释”或“改造”,从而使经学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小说理论.小说理论家对经学的吸收利用,一方面促进了明代小说理论的建构发展;另一方面,经学的价值观念也由此渗入小说理论领域,从而扩大了经学思想的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发端于“五四”运动的现代小说强烈地感染着莘莘学子,在此之前小说理论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酝酿。理论家呼吁应“专出一种小说,足备学生之观摩”,由是儿童小说便渐渐在当时的校园兴起。描写苦难人生,颂扬硬汉精神,表现童真童趣,是处于草创期儿童小说的三大题材取向。儿童小说是我国现代小说意识觉醒的产儿,它的诞生与发展,为我国现代儿童学的繁衍提供了宝贵的借。  相似文献   

19.
小说评点是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的主要形态,而小说评点中蕴涵的理论思想是古代小说理论的重要部分。金圣叹在《水浒传》的评点中体现的思想、形成的体例、创设的文法及别具一格的评点风格都对有清一代的评点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金圣叹小说评点对于后世产生的影响进行考察,这是正确评价金圣叹小说评点行为和深入阐释金圣叹小说理论的必要前提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中国小说理论专著中,曹文轩的小说理论以它特有的优美文笔和中国味研讨了小说创作规律,并对现代小说中的缺陷作了精妙分析,显示了作家型学者诗学理论的迷人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