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俯视型受众对柳永词的不同态度及论争,不仅促进了柳永词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促进了北宋都市娱乐生活与审美观念的转变,而且直接影响了柳永词创作的内容与风格,使其词作不断雅化与诗化。  相似文献   

2.
考证王重阳出家修道的历史背景及其师承关系,是全真道历史和教义研究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本文认为,王重阳出家前的社会身份为终南县甘河镇酒监;其家庭常住地在成阳,终南刘蒋村为别业;王重阳受吕洞宾、刘海蟾点化的说法并非出自王重阳及其同期道友之口,而是后世据王重阳的学术传承做出的推断;王重阳终南遇仙与陈抟、张伯端学系在陕西关中地区的活动有直接或间接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3.
金代道教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十分重视人才的教育培养。几百年来全真道兴盛不衰,与王重阳创教初始就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密不可分。其教育思想至今对我们仍有许多可资借鉴的地方。本文从选才、培养、使用等三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从柳永词四言句论词体建构的语言美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从句式的角度来看 ,四言句在柳永词中占有主导地位 ,这出于作者自觉的艺术心理 ,也是对词的音乐性的顺应与创造性运用。四言句的大量运用对柳永词的形式美与音律美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柳词语言骈俪化、艳感化、装饰化的审美特征。从这一角度研究柳永词 ,对于研究词体建构中的语言美学问题有具体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在人格上表现出一种“狂颠”的特征,其狂颠人格经历了一个由“人”之狂颠到“仙”之狂颠的演变过程。这一人格的演变是王重阳自觉的宗教追求的结果.同时也是王重阳审美人格的形成过程。因为.在这一过程中.王重阳实现了从与现实社会相对立到对现实社会的超越.达到了与道合一的自由逍遥的审美人生境界。通过王重阳“狂颠”人格与魏晋名士“狂放”人格的比较,可以看出宗教实践对于审美人格建构的独特意义及深刻价值。  相似文献   

6.
柳永词透露出了北宋时期独特的文化现象,其中内容不仅描写了当时市里坊间的独特风气,同时也展现出了当时思想价值观的碰撞以及繁荣社会下的社会行为,柳永本身的魅力以及行为,也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一拍即合。基于此,从柳永词的特质、社会人群、社会环境等多个角度,对柳永词广泛传播的原因,以及柳永词的文化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重阳立教十五论》的"得中"思想在王重阳的思想体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从其诗词中也可见端倪。在日常生活中,王重阳主张在俗世生活与修道间得中;在修行法门上,王重阳要求在性命间得中,这也体现在修炼性命的方法和具体的修行实践上。在修道境界上,王重阳的"中"兼取三家义理,在有自性与无自性之间。  相似文献   

8.
柳永词历来被视为是婉约派之代表 ,柔婉、艳丽基本上成了柳永词风的典型概括。而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从柳永慢词的产生过程 ,我们可以较为详尽地看到柳永词所体现出来的多样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金、元二代,柳永词通过选本的传播由彰显归于消歇,士人对柳永词的接受也呈现出潜隐状态。但消歇不等于消逝,潜隐不等于停滞。某些微小的信息已经透露出柳永词选本传播蓄势待发、东山再起的必然性,此期士人对柳永词的接受则更多表现为深层理解与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10.
论柳永词的传播及其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永词的传播是北宋时期特殊的化现象,它不但是诗、乐、声、舞多种艺术审美的撞击过程,而且是以北宋化传播的整体存在为依据的化整合活动,是柳永词得以存在、得以实现其艺术和化效应的社会行为,歌妓的演唱是柳永词存在的活化机制,柳永词的传播实现了词体的传播化,推动了市民俗化与士大夫精英化的分庭抗礼。  相似文献   

11.
柳永词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多从婉约风格与音韵和美等角度进行赏析,文章在肯定前述特点之外,突出柳永词的绘画意识。分别从词画关系、以画为词缘由及事实、以画为词的创作方式及赏析要点予以探究,再现词人以画为词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以来日本学者的柳永词研究,其成绩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即:柳永词集源流的考辨,柳永家世、生平的考述,柳永词作题材内容研究,艺术特色研究及其他相关研究。日本学者的柳永词研究对我国古典词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照与借鉴意义,也为我们审视自身的研究观念和研究手段提供了反省之鉴。  相似文献   

13.
铺叙,是柳永词的重要艺术手法。本文主要通过《望海潮》和《雨霖铃》分析柳永词铺叙手法,进而把握柳永词的铺叙规律。  相似文献   

14.
作为道教中的改革派,全真道提倡精神超越、性命双修、真功真行等,相比传统道教所主张的肉体成仙、外丹修炼等多有不同。王重阳的思想集中体现在《重阳立教十五论》中。解读《重阳立教十五论》,考察其中全真道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文化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方式,发掘全真道思想中的"当代理念",可对构建当今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5.
羁旅离情是柳永词的主题之一,柳永词羁旅离情抒发方式有:以景物烘托感情,以细节凝练感情,以同忆深化感情,以假想拓展感情,以警策升华感情,等等。  相似文献   

16.
清代是柳永词传播的繁荣与回归期。对清代主要词籍著录柳永词情况的定量分析显示,此期著录柳永词之词籍在数量、种类、信息载量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但词籍彼此之间趣味迥异,呈现向南宋雅化词学思想的回归。回归之中又有新变,词谱、词话著录柳永词的火爆情状与大量"名词"的诞生,说明世人对柳永词艺术成就的认同程度正在进一步提高。柳永词中可称"名词"者17首,成就"名词"的因素则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7.
羁旅离情是柳永词的主题之一,柳永词羁旅离情抒发方式有:以景物烘托感情,以细节凝练感情,以同忆深化感情,以假想拓展感情,以警策升华感情,等等。  相似文献   

18.
苏轼是否一度学习柳永词,在最近几十年曾经引起过一些争论.笔者根据《全宋词》所载的柳永词和苏轼词,从用字遣词和题材结构两方面入手,对苏词和柳词详加比较,结果认为苏轼对柳词有颇深的认识,并且在他自己的词中,借鉴了柳词的部分用语、内容、结构和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19.
世人以为柳永曲俗,这是就其创作以情词为主流而言的,也是儒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创作以雅正为标准,对柳永词的不尽全面、不尽公允的评价。如果我们今天仍这样评价柳词,那是不客观的,其实,柳永词俗只是一方面,柳词内容多样,在艺术风  相似文献   

20.
陈棽 《文教资料》2009,(23):9-11
都市风情词是柳永词中的一个重要题材,通过分析柳永词中对都市生活的描写,更好认识北宋都市的风貌、节令民俗、朝野的多欢情景,指出这些词不仅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而且这些词的描写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民俗内容,以此进一步评价其都市风情词的文学地位,旨在对柳永词的评价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