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SWOT方法全面梳理了RDA内在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遇与挑战,并分析出RDA在我国并将成为与国际接轨的编目规则。利用毛泽东关于创造的论述所提出的"四个所有"论述了我国编目馆员如何迎接RDA的变革,提出编目馆员应转变观念,接受新生事物,应加强学习,关注RDA研究动态,应严谨治学,加强学术交流,希望通过个体的创造性活动加速引领RDA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资源描述与检索》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国际化的设计,并辅以可用于本地化的交替、可选、例外等选项。"美国国会图书馆政策声明"提供了本地化的示范。RDA工具包将在各语种译本的基础上提供多语言界面。我国可以在分析国内编目规则与RDA差异的基础上,编制本地化的实施细则,以应用RDA为契机,统一国内中外文编目规则。  相似文献   

3.
RDA是覆盖所有内容和媒介类型资源的国际编目标准,RDA编目目前已经成为编目工作的发展方向.国内图书馆开展RDA编目应着手解决RDA本地化策略的选择、RDA兼容下CNMARC数据的修订、RDA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基于RDA图书馆应用平台的功能设计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在中国实施面临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RDA与我国编目实践的兼容性,版权与国家标准,RDA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与实施结果,RDA在工作与用户界面的实施效果,经济及其他因素。西文编目需要率先考虑实施RDA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RDA与我国编目工作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RDA的产生背景、结构和特点,总结了RDA在世界编目领域的应用情况,从树立先进的编目理念、统一中外文文献著录规则、制定新的文献著录的国家标准、建立常设的编目规则的修订机构等方面提出了基于RDA的我国编目工作变革策略。  相似文献   

6.
版本项作为书目著录的第二大项目,其著录内容对读者选取文献至关重要。RDA作为最新国际编目规则,在版本项著录方面与现行国内编目规则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结合国内编目规则对RDA的新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资源描述和检索》用一组内容、媒介和载体类别的资源分类替代了第二版《英美编目规则》里的一般资料标识。研究采用了和封闭式卡片分类法相似的设计,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了中国被试对这一分类的接纳程度,以及语言上的差异是否构成将RDA英文版在英语国家外用作编目标准的障碍。研究结果表明,国内被试对这一RDA的分类接纳良好,但语言差异确实影响了英文版RDA在国内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8.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代表着鳊目领域的最新进展,得到国际范围的关注。无论我国是否打算采用RDA,都有必要深入分析RDA与中文鳊目实践的异同,考察其对中文编目的适用性,为我们的决策打下理性而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论文对《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2版)》与RDA在普通图书著录规则方面进行比较,主要通过对两者著录条款的梳理分析了解《规则》对RDA的适应性.研究表明,《规则》与RDA条款在题名与责任说明、版本、出版发行、载体形态、标准编号与获得方式等著录方面存在某些差异,可以通过对《规则》条款进行适当修订,使我国的资源编目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从RDA想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根据自己参与国际编目界工作的经历,讨论了RDA与国际编目规则之间的关系、RDA与ISBD之间的关系以及RDA与中国编目规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RDA通过规则的开放编制,获得了在英语地区之外尤其是欧洲国家的广泛响应。2010年底美国国会图书馆结束了对RDA这种新的编目规则的最新测试,标志着RDA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笔者通过介绍RDA的结构内容、性质与特点,试图分析RDA这种新的编目规则标准在中国应用会存在哪些问题,并通过RDA带来的影响和启示探讨当前编目标准规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RDA通过规则的开放编制,获得了在英语地区之外尤其是欧洲国家的广泛响应。2010年底美国国会图书馆结束了对RDA这种新的编目规则的最新测试,标志着RDA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笔者通过介绍RDA的结构内容、性质与特点,试图分析RDA这种新的编目规则标准在中国应用会存在哪些问题,并通过RDA带来的影响和启示探讨当前编目标准规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RDA以AACR2为基础,建立在《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RBR)和《规范数据的功能需求》(FRAD)概念模型以及《国际编目原则声明》(ICP)之上。RDA的主要目标是成为专为数字环境设计的,用于资源描述与研究的新标准。能对所有内容和媒介进行编目、生成的记录可在数据环境中使用、应用于国际化的编目环境也是其重要目标。推动RDA不断发展的机构包括负责人委员会、出版商小组管理基金会和联合执导委员会(JSC)。JSC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和维护RDA的内容,也负责RDA元素集合各种值词汇表的开发与维护,以及培训、合作与宣传等。RDA正处于不断的完善和发展阶段,对RDA的完善将是持续性的。期待中国参与到未来RDA规则的发展过程中,使RDA具有更广泛的国际性。  相似文献   

14.
RDA以其全新的架构和诸多的优势期望成为数字环境下新的国际编目标准,在中国要实施RDA需要从组织机构、本地化规则、应用平台、教育培训和测试五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5.
高红  胡小菁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3):119-122,81
全面分析EURIG巴黎技术会议在FRBR模型、规范检索点、国际化、与ISBD一致性等方面的内容,概述会议在修订RDA建议等方面的成果,总结EURIG工作对参与RDA国际化的示范作用,FuRIG技术会议展现了JSC国际化的修订平台,显示编目实践的共通性,表明编目界正弱化描述、强化关系的揭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RDA作为国际通用的编目新规则将取代存在和使用了30多年的编目规则AACR2。其编目规则从理念到结构都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作者根据RDA草案和相关文献资料,分析AACR2与RDA之间的关系以及RDA在资源描述方面的不同,目的在于与时俱进地了解国际编目的新动向、新知识,以适应数字化时代对图书馆编目员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论文通过对我国2011年以前有关资源描述与检索(RDA)研究的期刊文献进行调查分析,概述了当前研究的主要状况,分析了RDA主题研究的现象,并指出RDA研究在实践应用等方面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8.
识别属性和关联实体是RDA的两大核心内容。文章从编目史学角度出发,阐明关系描述对于实现目录“导航”功能的重要性,进而阐述RDA对传统编目规则中关系描述的继承与发展。重点解读RDA中“关系”的构成和“关系”的类型,进而分析这些关系的实质以及在RDA中的体现,介绍RDA各种主要“关系”在MARC21机读目录格式中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9.
网上资源的共享给科研、教学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图书献的数据录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着重结合中国科技大学图书馆西图书回溯编目工作的实践,探讨控制西图书回溯建库中数据质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我国图书馆计算机编目研究的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芸 《津图学刊》2001,(2):72-74
本文对近十年来我国图书馆计算机编目研究的主要阶段和热点问题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