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梅汁内花色苷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杨梅汁内花色苷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充氮条件下,pH为1.0、3.2、4.5的热降解活化能(E0)分别为386.902、317.837和283.028kJ/mol。在有氧条件下相应的E0分别为343.464、290.970和258.251kJ/mol。说明充氧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杨梅汁内花色苷的稳定性,同时也可看出,不管是在有氧还是充氮条件下,随着pH值的增高,E0值变小,说明低值下花色苷的热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可见光光度法测定竹筒酒中总黄酮的含量,对样品进行波长扫描,确定512nm为最大吸收波长,稳定性试验表明,反应液在30min内吸光度较稳定。所测竹筒酒中总黄酮的含量为16.63mg/L,总糖含量为11.003g/L,总酸含量为0.303g/L,检测结果证实该白酒复合高度酒的一级标准,符合低度酒的优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逐步向前发展.生化分析仪作为直接检测人体生化指标的设备,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诊断疾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化分析仪吸光度误差的测量方法是以蒸馏水作为参比溶液.校正仪器吸光度的零点,在340nm波长测定生化分析仪吸光度标准物质的吸光度值.重复测量3次.3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减去相应标准物质的标准值即吸光度示值误差。生化分析仪波长误差的测量方法是用被测生化分析仪直接测标准滤光片或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生化分析仪的滤光片的吸收峰波长值,重复测量3次.3次的算术平均值与标准波长之差值,即为波长示值误差。其测量依据是JJG464-2005《生化分析仪》。  相似文献   

4.
研究在pH3.5~4.0、沸水浴中加热的奈件下,Cr(Ⅲ)与EDTA和溴代十六脘基三甲基胺(CTMAB)生成紫红色三元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62nm,而在此条件下,Cr(Ⅵ)不反应,Cr(Ⅵ)ej最大吸收波长为352nm。利用Ccr(Ⅲ)-EDTA-CTMAB络合物和Cr(Ⅵ)最大吸收波长的差异,建立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Cr(Ⅲ)和Cr(Ⅵ)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5.
冯新坡 《科技风》2014,(2):40-41
氢氧化钠醇溶液加入到苯乙烯试样中,与TBC产生红色,颜色的强度与TBC的含量成正比,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通过调节待测溶液的浓度或选用适当厚度的吸收池的方法,使测得的吸光度落在A=0.434时,吸光度的测量误差为最小。  相似文献   

6.
天然植物色素可以作为研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一种颜料(光敏剂)。西藏核桃果皮富含丰富色素,本文利用萃取、色谱分离技术提取了西藏林芝核桃果皮色素。用蒸馏水从500g干核桃果皮中提取获得了21.03g色素,产率达4.21%。用四氯化碳从500g鲜核桃果皮中提取获得了0.35g色素。利用紫外可见光度计对以上两种萃取流程获得的色素进行了吸光度测定。结果显示核桃果皮色素对波长越短的光吸收能力越强。紫外区有最大的吸光度,然后随着波长的增大,吸光度逐渐变小。为今后研制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提供了萃取色素颜料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通过改变提取条件,以提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为因素,以提取液测得的吸光度为指标进行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70℃,时间20min,乙醇浓度80%,在全波长扫描中确定最大吸收波长为508nm。然后以此条件来提取柑桔中的黄酮并测定其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8.
孙洪良 《科技通报》2002,18(5):409-413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铂(Ⅱ)与核苷酸NTP(腺苷5'-三磷酸和尿苷5'-三磷酸)和另一芳环系列配体ArL形成的三元混配配合物Pt(ArL)(NTP)^n-(ArL=Phen,Bpy和Trp;n=2或3)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常数(I=0.1mol/L,KNO3;25℃)。用△lgKpt比较了二元和三元混配配合物的稳定性差异,认为三元混配配合物稳定性的增加可归因于π-酸-π-碱之间的合作效应和分子内容环配体的堆积作用。  相似文献   

9.
使用500ml球胆通过恒温水域锅进行恒温控制,50ml碱式硫酸铝溶液与200ml纯二氧化硫气体进行吸收反应,通过水域锅加热改变吸收液中分子活性,使分子获得更高的能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反应物反应速率,通过Arrhenius反应方程式计算吸收反应速率常数,以及反应活化能。由实验数据表明,经过恒温加热处理后,30℃时吸收液中有效反应物与SO2反应速率常数k1=0.04327,40℃时反应速率常数k2=0.05947,反应活化能Ea=2.56KJ/mol。可以得出吸收液中溶质分子平均活性随温度增高增加,反应物更容易进行反应,从而吸收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碱式硫酸铝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效率加强。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在pH3.5~4.0、沸水浴中加热的条件下,Cr(Ⅲ)与EDTA和溴代十六脘基三甲基胺(CTMAB)生成紫红色三元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62nm,而在此条件下,Cr(Ⅵ)不反应,Cr(Ⅵ)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52nm。利用Cr(Ⅲ)-EDTA-CTMAB络合物和Cr(Ⅵ)最大吸收波长的差异,建立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Cr(Ⅲ)和Cr(Ⅵ)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查明莲花山水质的水文地质,化学成分特征和应用价值,先后对清心泉,灵龟吐液进行6次观察和2次水质分析,初步证实:两口井水质清沏明亮,口感好,富含偏硅酸和钠离子,现已测定的各项指标均达以国家饮用矿泉水标准,是一种饮用天然偏硅酸矿泉水。  相似文献   

12.
设K为代数闭域k的有限生成扩域.C:f(x)=ayn为K上曲线,其中f是k上至少有3个单零点的多项式且n>3是正整数,n不是域k的特征的倍数,再设a■Kn,那么曲线C不能定义在k上,即曲线C:(x)=ayn不会k(a)同构于一条k上的曲线.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是什么?物联网不是互联网、传感网、产品电子代码,也不单纯是一种技术应用。物联网将“互联网”和“物”连接在一起,就意味着把破坏性创新引进到当今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世界。与互联网不同,物联网是物、网络、语义等视角的综合而形成的集网络、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技术融合系统。在物联网语境中,物联网技术像人一样形成了人为的自主特征。物联网意味着一种潜在的技术异化的环境:个人隐私以多种方式受到威胁。而现有对隐私的制度规约存在诸多的不完备性。  相似文献   

14.
办学特色是指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特有的、稳定的、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优质风貌,以及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一所高校办学优势和特性的总和。地方高校要实现较好发展,根本出路在于特色办学,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整体考虑,把握凝练、构建和路径三个环节,要以现有特色凝练提升为前提,整体特色体系构建为核心,特色培育路径选择为关键,真正实施"特色兴校"战略,推动地方高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廖汗成 《科技广场》2005,(10):60-62
文章介绍了一种利用多项式公式,推导出一种仅使用加法求整数的任意次方根的算法及代码实现,并对此算法时间复杂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成层地基固结性状中不同定义平均固结度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勇  龚晓南  连峰 《科技通报》2006,22(6):813-816
一维地基固结理论从传统的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到成层地基一维固结理论中。由于实际地基大多由性质不一的成状土组成,成层地基固结度计算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固结度有按沉降(压缩量)定义的地基总平均固结度和按作用的平均有效应力(或所消散的平均孔压)定义(简称按平均孔压定义)的地基总平均固结度。但对实际工程对它们的大小比较讨论甚少,对实际的选取应用没有理论上的支持。本文从一般均质地基的固结度定义入手,在相对比较理想的土体条件假设下,系统的比较了它们的大小区别,并在单面排水条件下结论Us>Up是一定成立的,并且根据以有的半理论解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来说明本文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纳米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纳米生物效应是将纳米技术与生物、化学、物理、毒理学与医学等领域的实验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纳米尺度物质与生命过程相互作用及其结果的一个新兴科学领域。本文介绍了纳米生物效应研究的科学意义,国际发展现状和趋势,我国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我国如何发展纳米生物环境效应与安全性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自利和互利之间关系的分析,揭示了氏族制度时期体现互利的公共权力被替纯粹自利服务的国家权力的异化。而随着自利之间的不断斗争,最终将导致国家权力向体现互利的公共权力的重新回归。这也就意味着替纯粹自利或部分自利服务的国家权力的消亡,而国家作为体现互利的公共权力的载体将继续存在下去。  相似文献   

19.
湖北农村土地流转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比较落后。阐述了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做法,借鉴浙江的经验,湖北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农村的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20.
PowerPoint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款功能强大、实用性较强的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因它简单易学、容易上手,已成为目前教师制作课件的首选工具。利用PowerPoint自身提供的动画设置及触发器功能,完成了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经常需要采用其它交互性较强的软件才能实现的功能:下拉菜单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