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文章首先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数字经济的特征内在一致性的视角,阐释了发展数字经济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揭示了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进而,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数字经济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数据要素协同机制、数字化发展结构性失衡、治理体系和安全体系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国情,从深化机制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完善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改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创新政府与市场协同治理机制4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否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引发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从历史观的角度和经济增长的3个维度出发,梳理了20世纪60年代苏联、日本开启的经济增长轨迹,及1978年以来中国采取的改革开放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受苏日经济增长的启示,考虑疫情冲击和国际竞争等因素,根据经济增长分析框架,提出了当前中国经济可以采取的措施:扩大内需;实现核心科技原始创新;对实体经济进行适当补贴并刺激消费;有效控制人口负增长,提高人口出生率;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关于中国经济的争论颇多.本文提出两个问题供大家思考.(1)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角色,包括中国经济总量的世界排名和世界比重、中国经济质量的世界排名和经济水平的世界差距.(2)中国与世界大国的经济比较,包括与世界大国的经济效率比较、经济结构比较、经济现代化水平和经济增长速率比较等.本文认为,中国经济的比较特点是世界影响力比较大,国际竞争力比较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约为100年,赶上发达国家经济水平约需100年;目前经济实力不能过高估计,未来经济建设仍需快马加鞭;21世纪我国经济现代化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2023年在疫情以后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中国经济向着积极的方向复苏。但是经济恢复存在一定波动,预测2024年中国经济将平稳较快增长。文章综合运用了投入产出技术、景气分析、专家分析、统计和计量经济模型来预测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过回顾2023年中国的经济运行状况,并考虑到当下国内外的形势,预测显示2024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运行,增速达到5.3%左右;基于对当前经济状况的分析,文章提出如下建议:加强宏观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力度;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高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稳定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刚  左德鹏  徐宗学  杨晓静  庞靖鹏 《资源科学》2015,37(11):2211-2218
水利现代化是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动态的、渐进的发展过程,科学评估水利现代化进程,对推进中国水利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评价模型和基于指数超标法的赋权重方法对2011年中国31省(市、区)的水利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研究2008-2011年间水利现代化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中国水利现代化指数为3.28,处于水利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全国31个省(市、区)中,高于全国水利现代化平均水平的区域有21个。2008-2011年中国水利现代化指数分别为3.12、3.16、3.17和3.28;西藏、青海等19个省级区域水利现代化发展速度高于全国水利现代化增长平均水平。通过比较不同评价模型和不同赋权重方法对水利现代化评价的影响,可以看出,基于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评价模型和指数超标法赋权重方法可以在较少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快速评价中国水利现代化程度,其结果与全国水利现代化实际水平较为一致,可为中国水利现代化规划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是必然的,设备先进化、管理现代化是中国步入国际市场的基本前提和必然要求。分析了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发展阶段以及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内容,讨论了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系,进而提出推行会计电算化,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强化科技创新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紧迫任务。文章围绕强化科技创新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用,从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走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3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若干战略路径和重点任务,旨在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创新动力、核心支柱和坚实科技基础。  相似文献   

8.
工业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分析中国工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数学模型对中国工业发展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力求通过分析与研究对中国工业的科学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是必然的,设备先进化、管理现代化是中国步入国际市场的基本前提和必然要求.分析了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发展阶段以及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内容,讨论了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系,进而提出推行会计电算化,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是必然的,设备先进化、管理现代化是中国步入国际市场的基本前提和必然要求。分析了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发展阶段以及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内容,讨论了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系,进而提出推行会计电算化,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结构转换过程。城市化程度一方面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又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不仅是一个农村人口进城的问题,它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也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区域非均衡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晓宁  辛岭 《资源科学》2020,42(9):1801-1815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区域间不平衡对于中国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极为不利。因此,研究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区域非均衡性问题,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质量效益现代化、农村社会经济现代化、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5个维度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对中国2004—2017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制约因素。研究表明:①2004—2017年,全国以及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但是发展水平与提升速度差异明显。②各个子系统在不同阶段对不同区域农业现代化总体发展贡献率及带动作用差异显著,导致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呈非均衡;③2004—2017年总体来看,各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东部地区农业生产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中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西部地区农业质量效益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东北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可以看出,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来看:2004—2017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导致各区域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各不相同。文章最后提出实现农业现代化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资本现代性的生成,开启了世界历史性进程,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现代化,但由于只注重人的物质欲望的满足,片面追求经济现代性,资本现代性又造成社会片面发展、社会关系对抗和人的物化等问题.社会现代性是对单一的资本现代性的扬弃,以实现包括经济现代性在内的政治、文化、社会与人的现代性的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在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中,必须扬弃资本现代性,建构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现代性.  相似文献   

14.
西部现代化有赖于西部人的现代化,而其终极价值目标也是为了实现西部人的现代化.大众媒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促进器”的角色,尤其是在促使人向现代化转型方面.要发挥西部媒介的“促进器”功能,需要西部新闻媒体自身的现代化转型,在此过程中,新闻人的现代性提升是尤为关键的因素.基于现代化理论行为学派的视角,文章着力探讨如何实现西部新闻事业现代化、更好地为西部发展服务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社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系统阐述了社会现代化的原理和方法。本文讨论该报告的三个要点:(1)什么是社会现代化;(2)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3)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路径图。  相似文献   

16.
社会、文化现代化是乡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除经济、政治问题外,民国乡村建设运动还重点对乡村社会和文化变革进行了探索,其落脚点即在“组织”和“人”的现代化上。乡村社会组织重建和农民全方位素质的提高是乡村现代化的前提。革除旧有的缺乏集体生活的弊病,建设崭新的具有现代性质的团体组织,提高农民素质,通过教育让农民的观念、知识、能力和思维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这已成为民国乡村建设者的共识。社会、文化现代化也是当代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对“组织”和“人”的现代化问题的探索,对当代新农村建设有重要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消除二元结构并实现城乡一体化,这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与其他国家主要通过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路径不同,由于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具有"经济性"与"体制性"双重叠加特性,从而决定了中国城乡一体化的路径也必然是基于这一假设的逻辑展开。通过浙江城乡一体化先行探索路径及其发展逻辑的分析考察,给我国其他地区的实践提供了一些经验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是世界现代化的一种生态转型。《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系统分析了世界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本文讨论了报告内容的3个要点:(1)生态现代化的历史启示,(2)生态现代化的基本原理,(3)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路径图。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现代化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文章概括了中国农民现代化的涵义及现代化农民的标准,通过对农民现代化现状的分析,探析了其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口素质、人口数量等方面实现农民现代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叶阿忠  陈婷 《软科学》2017,(7):54-59
利用2005~2013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SSPVAR)和时空脉冲响应分析,对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的关系进行了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城镇化发展对本省及周边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有正的促进作用,对本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先抑制后促进,对周边地区则相反;②工业化发展对本省及周边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分别有抑制和促进作用,对本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有促进作用,对周边地区则相反;③农业现代化对周边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有长期促进作用,对工业化建设有短期抑制而长期促进作用,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有短期促进长期抑制作用;④财政支出对三化的影响因其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