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文献国际交换的业务需求,设计期刊国际交换管理系统.详细介绍该系统以MELINETS期刊子系统为主体框架,通过数据交换和功能集成,对期刊交换实现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尝试运用精细化管理思想建立图书出版精细化营销管理体系,该体系可分解为营销目标、市场分析、营销策划、营销执行、营销控制及评估五个子系统,通过对五个子系统的细化、量化、流程化和协同化操作,可实现图书出版营销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ڼ��ҹ���Уͼ����Ϣҵ�ĸ�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总结“八五”期间高校图书信息业在观念更新、体制改革和管理机制优化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二、浦东新区信息业发展战略总体构想 1.战略目标以浦西的信息资源及机构为基础,在浦东地区逐步建立一个包括图书文献、情报、咨询、计算机、通信在内的具有高辐射能力、高效益的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ILAS系统与博菲特文献管理集成系统在技术开发及图书采访子系统业务流程的具体运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此了解两系统的功能特点,为用户选择和使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软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LLASⅡ与博菲特技术开发、采访子系统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ILAS系统与博菲特文献管理集成系统在技术开发及图书采访子系统业务流程的具体运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此了解两系统的功能特点,为用户选择和使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软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简讯     
<正>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通过鉴定 1991年12月19日,华东师范大学的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系统通过了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组织的专家鉴定。该系统在富士通公司的FACOM K-280N小型机的硬件支持下,在引进ILIS软件系统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大学图书馆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到图书馆信息管理的功能,对引进系统进行了改造和扩充,并重新开发了中西文图书采访子系统和LCMARC-CNMARC的转换程序,输出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该系统较完整、功能齐全,包括图书采访子系统,期刊采访子系统、图书/期刊编目子系统、流通子系统、检索子系统和公共参数管理子系统,并且系统汉化程度高,成为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微型计算机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一行系列实验性探讨,并在IBM-PC/XT微型机上建立了四个子系统:中文图书采购子系统、中文图书编目子系统、西文图书编目子系统、流通管理子系统.这四个子系统都是以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工作流程为基础,以各种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为理论依据建立的,因而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实用性.中文图书采购子系统具有订购、函购、验收及统计等功能,编目子系统都具有数据的输入、存储、删除以及检索和打印卡片的功能,流通管理子系统具有借书、还书、续借、预约、查询以及各种统计功能.  相似文献   

9.
化柏林  王惠临 《情报学报》2006,25(2):189-196
本文以LFG为基本参考模型,提出了一个具体语法开发平台的系统框架与功能结构。语法开发平台包括三个子系统:语法提取子系统、语法分析子系统、语义分析处理子系统。文章对语法提取子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系统设计,既为语法分析子系统奠定了基础,又为构造具体的应用系统留有程序接口。  相似文献   

10.
“入世”后的我国图书信息业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入WTO,对我国图书信息业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图书信息业如何调整发展战略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战略性问题。一、“入世”对我国图书信息业带来的机遇1.有利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变加入WTO后,我国的信息服务将走向国际舞台,参与国际竞争,参与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我国现行的图书信息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转变将会起到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使我国图书情报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变得更加多样化、自…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医院图书管理,我院开发了医学图书微机管理系统。目前,“医学图书编目与检索”子系统已投入使用,现各项功能已基本完善,并且初见成效。现将该子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数字图书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研究背景,回顾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从最开始的单机系统到今天的基于Web技术的网络系统的发展历程。认为目前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应该发展成为基于互联网的图书馆文献信息管理系统,指出了它在未来的数字图书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构思了数字图书馆中的文献信息管理系统应有的功能框架,以及每个子系统的工作流程。根据对数字图书馆中的文献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思,理论联系实际地研制开发了新一代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流通子系统。该流通子系统充分体现了Web技术在图书馆自动化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用户协同创作与内容共享的活动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内容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用户协同创作活动采取异步异地的工作模式、共享控制的管理模式以及实时反馈的协作策略。采用活动理论的研究框架和分析方法构建了互联网用户协同创作与内容共享的活动系统模型,并逐步分析其活动要素、子系统以及活动结构。定义并描述了主体、客体、社群三个核心要素,工具、规则、角色三个媒介要素,以及生产、消费、协作和交流四个子系统,将活动过程分解为消费、生产、反馈与协作、冲突与协调四个阶段并深入分析了各阶段的结构特点。基于动态流程分析,描述了社群结构中用户的角色分化现象,并推演出被动用户、外围贡献者、核心贡献者、异常用户、社群参与者五种角色类型。图3。表2。参考文献29。  相似文献   

14.
湖南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成立并正式开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小丁 《图书馆》2004,(6):60-60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情报人的世纪梦想 ,也是图书情报事业和图书情报工作达到最高境界的标志。半个多世纪以来 ,我国图书情报界矢志不渝地为着这个理想而努力奋斗。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图书协调方案》的出台 ,及全国和各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的建立 ,直到 1987年文化部、国家科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工委等 15个部委联合成立的全国部际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 ,以及开展的学科文献布局、系统文献资源布局、地域文献资源布局等全国文献资源布局模式的研究和对全国研究级文献的大规模调研 ,等等 ,无不浸透着各级政府和图书情报…  相似文献   

15.
文章立足于“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中有关图书出版的研究现状,基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环境、传播路径以及传播效果这五个维度构建了图书出版文化传播力研究框架,对既有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资料收集、数据分析与理论研究。研究显示,近年来,相关主题的研究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热点纷呈,但是在传播效果方面的研究比较匮乏,事实层面及建议对策方面较多,而相关理论应用与体系研究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从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知识基础分析三个方面对近五年来(2008~2012年)SCl和SSCl收录的图书情报学的17种高影响力外文期刊所刊载论文及其题录数据进行可视化计量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第一、近五年国际图书情报学的研究热点分别是计量、管理、技术、网络、检索、医学卫生共六大研究领域;第二、近五年国际图书情报学研究前沿主要有医学信息学、引文分析、虚拟网络社区、语义信息检索等研究领域;第三、由13篇早期奠基性文献、10篇高被引文献和19篇高中心性关键文献共同组成了近五年国际图书情报学研究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7.
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在上海正式向全国、全世界宣布了开放、开发浦东的战略决策,这意味着本世纪更迭之际,太平洋西岸、长江入海口将出现一个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新区,上海将以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中心之一而为全世界瞩目。现在开放、开发浦东的总体规划已经制定,我们认为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有高水平的信息服务作保障。而高水平的信息服务必须有高质量、高效益的信息业为基础。信息业不仅在浦东开放、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而且在未来浦东的建设与发展中也大有可为。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浦东新区的信息业发展战略作一探讨研究,以丰富和完善浦东新区发展的总体规划。浦东新区为中国信息业发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舞台,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把握住中国信息业发展的这个绝好的机会,加强研究,科学规划,努力奋斗,最终使上海浦东新区成为世界重要的信息中心之一。本文就信息业在浦东开发与建设中的地位,浦东新区信息业发展战略的总体构想,信息业主体框架的基本内容以及一些主要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作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外采子系统是专门用于外采工作的新开发功能模块,具有实时交流数据、无线远程操作的特点,比较系统地解决了图书外采存在的系列问题,并使外采与馆内采访同步进行。本文根据外采应用实践,提出了一些具体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9.
根据 TOTALS采访子系统在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的试运行结果 ,对 TOTAL S采访子系统建设的意义以及对采访、编目、流通、地区性图书采购协调和藏书建设等业务工作的影响进行了总结 ,并希望在新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中 ,TOTAL S采访子系统的功能进一步完善 ,加强长期订单的处理功能和丰富订单内容等。  相似文献   

20.
李丹 《图书馆》2020,(2):106-111
传统闭架图书纸本登记预约的方式在实时性、交互性、效率、登记识别、馆藏借阅统计等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限制了读者对馆藏文献的及时有效利用,而现有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不支持闭架图书预约以及流通信息统计分析功能。文章提出闭架图书预约的框架和关键方法,把读者借阅需求与二线馆藏工作相融合,开发了闭架图书预约系统,利用聚类分析,确定图书调拨方向,实现馆藏信息的优化管理和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