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苗小萍 《考试周刊》2014,(19):61-61
<正>在提倡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我们深深地明白"心理健康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绪情感;心理健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心理健康有助于学生正确的自我认识与评价,有助于身心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应该积极使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善于使用心理效应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有效学习。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2.
职业中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中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很多,已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我们要重视职业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努力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学校每位教师都要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罗国权 《考试周刊》2008,(15):141-142
在体育教学当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我们体育教师应该合理运用教材、教法,通过加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对学生实施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增强体质和提高技能的同时,心理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有专家指出"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不是金钱和权力的竞争,而是心理素质的竞争。"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培养少年儿童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为每个教育者的共识。在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明显阻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社会上一些对教育认识的偏差,也使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学校教育除了开设心理健康课外,在各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让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通过阅读的故事或者思想来启发学生,让学生懂得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素养是人生重要的财富。需要充分立足教学材料本身,挖掘材料背后故事,做好师生互动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为了认真贯彻体育教学"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们应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探索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和作用,成为广大体育教师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几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持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培养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涵.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自身的规律,在施教中要达到"预防和纠治各种心理问题,发展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使其心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心理潜能得到最大发挥"的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心理健康教育是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小学教育中,起步晚,经验少,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寻求有效的心理教育方法。一、让教室成为"心灵港湾"作为班级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我在教室里辟出这样几块宣传心理健康的固定栏目:"点亮心灯""用心学""秀出我自己",让教室布置体现出我们班以"心育"为特色的班级文化。"点亮心灯"  相似文献   

9.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新世纪学生健康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对于学校而言,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教学活动成为学校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沃土"。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我们要创设和谐的气氛,运用灵活的方法,通过树立榜样、陶冶性情,使学生尽情宣泄、保持心境,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减轻心理负担,享受美好人生。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下的体育教育应该是在探讨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方向的同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等途径,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进而让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真正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使学生能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心理健康,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心理与生理健康基础.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成长,将其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关于健康,世界组织将之定义为良好的身心、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由于多年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及"应试教育"的束缚.目前,学生存在较大问题,在学生身上反应出大量心理疾病,对个人终身发展及社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将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个人的持续发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各类学校)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2.
正"品德不好是劣品,心理不健康是易爆品和危险品。"一句流行语道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近几年,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校园自杀、他杀、伤害等事件频繁发生,为我们敲响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警钟。中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他们在成长中的各种心理困扰或问题,"让健康者更健康"。厦门市同安区新民中心小学通过专题式心育、渗透式心育、针对式心育等方式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和谐健康发展。一、专题式心育:开设心理辅导活  相似文献   

13.
许多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健康.何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健康的人除了应有传统概念中的健康体魄外,还要有健康的心理.我们应有效控制外界不良刺激,缓解学生内部压力,以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4.
国家要强盛"强人"是前提;要"强人"首先要"强心",要有一颗健康的心灵。这就要从学生抓起。从教育角度来理解"强心"就是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无论是从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还是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作用等各方面来说,只有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拥有身体、心理双重健康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开启人类智慧的工程师,也是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者.教师的心理和人格健康不仅对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有重大影响,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教师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应该给予教师心理健康一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丰来 《教学随笔》2013,(18):130
教育不只是让学生学到足够的知识,更是要让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成为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我们要善于抓住有关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巧妙安排,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一定会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同,如果单纯地介绍心理学知识、生搬硬套心理学概念,则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帮助甚微.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去学科化,要将学生心灵的成长,增强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作为重点,课程传授内容要能够运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生活幸福奠定基础.所以,中学的心理课不需要学生掌握和记忆心理学理论知识,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这使"去学科化"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导向.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优化课堂心理环境,创设和谐心理氛围;优化学生心理状态,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优化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以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这一途径来实现。校园作为学生生活的一种外在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一、优化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无产阶段革命家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同样创造了人。"校园环境分  相似文献   

20.
"让每一个人都和谐地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了更好地让"和谐"的旋律在孩子心中荡漾,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心理健康教育.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