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英语语言中有大量的典故,而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英语典故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分析英语典故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2.
高巍 《文教资料》2006,(18):124-125
英语典故的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难点之一。在翻译时,应该注意英语典故的文化内涵及其在目的语中的对应情况,然后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到恰如其分地翻译。本文主要探讨了英语典故汉译的6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典故是千百年来民族集体智慧之结晶、悠久文化之瑰宝。典故根据不同的来源主要分为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文学典故三大类。文化是典故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典故是文化的载体和精髓,能够反映特定的社会文化。翻译《红楼梦》中的典故时不应仅仅实现来源语和目标语之间字、词、句形式上的对等转换,更应该尽可能再现典故的文化内涵,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直译、意译、意译加注以及增译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翻译中,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是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英语作为外来语,具有社会历史性,是经过民族文化的发展所形成的语言精华,也是文化积淀。英文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是英美文化财富,无论是语言内涵,还是语言表达色彩,都意图体现文章的韵味,提升文学作品的趣味性。由于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翻译不仅发挥着语言交流的作用,而且还渗透着文化性,特别是对英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更需要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以理解,此能够做到翻译达意。  相似文献   

5.
由于典故通常意义隐讳又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在翻译中必须谨慎处理。怎样传达其隐讳的含义,同时又尽量保留其文化韵味一直是典故翻译中的两难境地。本文通过介绍关联理论及其主要观点,指出关联理论对翻译活动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把它应用于典故翻译时,其动态的语境观和关联原则可以指引译者走出典故翻译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英汉成语作为语言精华,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特色,其翻译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成语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本文主要从生存环境,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四方面阐述中英两国的文化对各自成语的影响,并讨论了英汉成语翻译中采用的三种常用译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互文性理论,任何一部原文作品总是浸润在该民族的文化体系中,同时又与世界上别的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互文性可以分成语言互文性和文化互文性.文化互文性又可以分为文化的内部互文性和跨文化互文性.译文和原文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互文关系.互文性不但在译者理解原文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在表达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从互文性角度对《红楼梦》两个译本中典故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互文性理论在理解和表达典故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出典故翻译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秦茹萍 《考试周刊》2011,(74):24-24
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神话传说与经典作品中有许多的习语、历史典故等,反映了民族风味、社会世态,使各民族的语言充满了情趣与活力,这些内容结构简单但意义深远,对翻译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探讨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因素对英汉语言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英汉习语跨文化差异的主要根源。本文所要讨论的习语包括成语、谚语和典故等。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这些语言单位,都有很深的文化渊源。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两个民族各不相同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习语的翻译,把握翻译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典故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它在对话和行文中所产生的多种修辞学效果,带给人们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美感。在文化缺省的大背景下,从现代汉语中的典故谈起,通过讨论英汉翻译中对典故的处理方法,阐述了作者的异化翻译主张。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何种文学作品,典故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够丰富文学作品内容、语言,深化文章中心,提高文学作品的深度与广度。近年来国外文学作品不但流入我国文学阅读范围之内,其典故来源并没有我国文学作品典故广泛。本文将针对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进行分析,寻找出典故翻译技巧,为我国英语文学爱好者提供可靠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诗歌典故的翻译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李白诗歌用典较多又富于变化。早期译者对于李白诗歌用典的翻译倾向于转换与省略。在中国文化逐渐被世界重视的今天,李白诗歌中的用典应该重新翻译。  相似文献   

13.
文学典故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凝炼,它们在对外宣传材料中的翻译直接影响着中国文化对世界的渗透力。本文通过对文化接近理论的分析,探讨了文典英译时在语用、文化资本和文化价值三个方面可利用的文化接近,同时给出了相关例证,旨在通过文化接近帮助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使得外宣材料的文典翻译更加自然有效。  相似文献   

14.
孙琪 《海外英语》2012,(9):183-184,187
该文主要通过分析莎士比亚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典故的翻译,来探讨跨文化交际问题。通过对于翻译中涉及的文化问题的探究,试从"用典"这一修辞手法入手,对如何化解翻译中的文化障碍进行一个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两种文化的交流,英汉互译中文化意象的错位与遗失的现象比比皆是,究其缘由,只能归咎于文化的多样性。为了更有效地减少文化意象的错位与遗失,译者应尽可能地使译文释义性相似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与译文读者的审美期盼相吻合。只有这样,译者才能真正肩负起传达原语文化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6.
赵巧红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6):85-89,97
现代报刊英语引喻主要指20世纪以来近代生活各个领域的词语典故。本文从研究引喻的定义入手,力图从政治、经济、科技以及大众生活等方面去考察英语典故的起源及其意义的引申,从而进行归纳溯源,对跨文化交际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植于特定文化的典故在跨文化翻译中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圣经》中的神话故事、人物、寓言和箴言等产生了大量的《圣经》典故,已成为英语语言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圣经》典故与中华文化存在诸多差异,国内译者在翻译《圣经》典故时经常碰到理解上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本文旨在从文化角度探讨《圣经》典故的翻译原则和方法,以期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圣经》典故翻译。  相似文献   

18.
典故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简洁的形式,但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很难在译出典故内容的同时再现其形式。以当代翻译理论家安德烈.勒菲弗尔的重写理论为框架,从意识形态和诗学的角度比较《红楼梦》两个全英译本对原文典故的翻译,可以看到,在文化信息的重压之下,出于意识形态、诗学和译文读者的考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典故作了一定的调整和重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