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已知条件中几个“分率”的单位“1”常常不尽相同,给解题增加了难度。解题时,首先要看准题目中的“不变量”,统一单位  相似文献   

2.
有些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中含有几个分率,且这些分率所对应的单位“1”又不统一。对于这类题目,我们常常是先统一单位“1”再解答。[题目]建筑工地运来一批水泥,第一天用了总数的1/4,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用了1/3,第三天比第一天少用了1/3,这时还剩下15吨水泥没用。这批水泥共有多少吨?  相似文献   

3.
有些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已知条件中几个“分率”的单位“1”常常不尽相同,给解题增加了难度。解题时,首先要看准题目中的“不变量”,统一单位“1”,然后依据转化、对应等思路使问题获解。  相似文献   

4.
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有时要把以不同单位“1”的量为标准的分率转化为以相同单位“1”的量为标准的分率进行计算,那么如何统一单位“1”的量呢?兹介绍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数应用题研究的就是单位“1”的量、比较量和分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量就是与单位“1”的量相比较的量,分率就是比较量占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三种量  相似文献   

6.
有些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含有几个分率,而且单位“1”又不统一。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常常是先统一单位“1”再解答。 [题目]利民粮店有一批大米,第一天卖出总数的1/4,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出1/3,第三天比第一天少卖出1/3,这时还剩下150千克没有卖。原来有大米多少千克?  相似文献   

7.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分析起来比较困难。下面介绍几种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常用方法:一、对应法通过审题正确判断单位“1”的量后,把具体数量与分率对应起来,这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如“某筑路队筑一段路,第一天筑了全长的15多10米,第二天筑了全长的27,还剩62米未筑,这段路全长多少米?”题目中总长度是单位“1”的量,(62+10)米与(1-15-27)相对应,因此,总长度为:(62+10)÷(1-15-27)=140(米)。二、变率法题目中几个分率的单位“1”不相同,可先统一单位“1”的量,然后变换分率,寻找已…  相似文献   

8.
在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时候,往往要正确分析和判断题目中的单位“1”,如能正确巧妙地找出单位“1”并合理运用。可以简捷地解答有关应用题。此外,因为单位“1”不同的分率不能直接地进行加减运算,必须把分率进行转化。下面就如何巧妙地运用单位“1”,怎样转化分率。举几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分数应用题有它独特的结构特征,它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是:单位“1”的量×分率=部分量(分率和部分量相互对应),对于简单的分数应用题,可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求出其中的未知数。然而对于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即单位“1”)不统一的应用题,统一单位“1”是解题的关键。例如:  相似文献   

10.
分数应用题有它独特的 结构特征,它最基本的数量式 是:单位“1”的量×分率=部 分量(分率与部分量相互对 应)。对于简单的分数应用题 很容易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 求出其中的未知数。对于较复 杂的分数应用题,即单位“1” 不统一的应用题,统一单位 “1”是解题的关键。 例如,对于习题“煤站有  相似文献   

11.
在解答较复杂的分数 (百分数 )应用题时 ,准确地把握单位“1”是正确理解数量关系、正确布列综合算式的一个关键。下面举几个例子。例 1 饲养场有鸡、鸭、鹅共 75 6只 ,其中鸭的只数是鸡的 47,鸡的只数是鹅的 438倍 ,问鸡、鸭、鹅各有多少只 ?由题意可知 ,分率 47的单位“1”是“鸡的只数” ,438的单位“1”是“鹅的只数”。因为单位“1”不一致 ,这两个已知分率也就不可能进行合并和比较。因为 438=358,就是说 ,鸡的只数是鹅的358,所以 ,根据分率的意义 ,鹅的只数就是鸡的835 。这样一来 ,两个分率的单位“1”就都是“鸡的只数”了。接着 …  相似文献   

12.
某些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一般思路就是先要转化分率,然后才能解答。若采用倒数转化法来解答。既能巧妙地统一单位“1”,又可减少分率转化的繁琐计算,往往能出奇制胜,使思路清晰,解法简捷。现举几例如下:  相似文献   

13.
找准单位“1”的量是解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有些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题目的已知条件中出现两个或多个分率 ,单位“1”的量又不相同 ,这就增加了解题的难度。如果运用转化法 ,统一单位“1” ,往往容易找到解题的途径。例 1 甲、乙两打字员合打一份稿件 ,甲打总字数的 15,乙打余下的 12 ,这时乙比甲多打50 0字。这份稿件一共有多少字 ?这道题中出现两个单位“1”的量 :“稿件的总字数”和“甲打之后余下的总字数” ,如果用转化法 ,统一单位“1”的量 ,将乙打余下的 12 ,转化成乙打了总字数的几分之几 ,即 ( 1- 15)× 12 =25,这样就容易找到乙…  相似文献   

14.
分数应用题研究的就是单 位“1”的量、比较量和分率三者 之间的关系。比较量就是与单 位“1”的量相比较的量,分率就 是比较量占单位“1”的量的几分 之几。三种量之间的基本数量 关系是:单位“1”的量×分率= 比较量。在解题过程中,比较量 和分率一定要相对应。学生能 否掌握这一对应思想是正确解 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根据单 位“1”不同的确定方法可将分数 应用题归纳为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假设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本文就“运用假设法,巧解数学题”谈点体会。一、运用假设法。巧解抽象文字题例如:“甲数的3/4等于乙数的2/5。那么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这道题难在条件中的两个分率的单位“1”不统一,且两个分率的对应量也未知,运用假设法可顺利化难为易。假设甲数的3/4和乙数的2/5都等于1,则甲数是:1÷3/4=4/3,乙数是:1÷2/5=5/2。  相似文献   

16.
有一类分数应用题,分率的单位“1”不一致,比较的标准不统一,给解题造成困难。不过,这类题中有个不变的量,找到了它,就找准了解题的“突破口”。其解题思路是:以不变量为单位“1”,先求出不变量,再求出要求的量。  相似文献   

17.
一、理解分率意义的基本训练“分率”是分数意义在应用题中的具体运用。认识分率、理解分率的意义是分析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前提。 1.看线段图理解分率的意义。 (1)根据线段图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已知条件与单位“1”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题目]甲筐苹果比乙筐苹果多14千克,甲筐卖出4/7、乙筐卖2/5后,两筐剩下的苹果重量相等。原来甲乙两筐苹果各多少千克? [一般解法1]统一单位“1”解答。题中“甲筐卖出4/7、乙筐卖2/5”中的两个分率单位“1”  相似文献   

19.
分数具有表示分率和具体数量两种意义,这是由于单位“1”具有两种不同的意义。统编教材六年制十册第53页提出:“上面讲的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如一块田,一堆苹果,一班学生等。”当单位“1”表示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1”时,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只能表示这个整体“1”的几分之几。例如把4  相似文献   

20.
浅谈单位“1”的统一与转化屈秀荣分数应用题之所以难以解答,在于题设比较量的分率往往不以同一标准量为据,即所谓的单位“1”不统一,无法运用基本分数应用题的三种形式解答。本文试就其分率转化为统一的标准量例谈之。一、两量关系的相互转化。例1.甲存款是乙存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