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第四条:培养和训练子女的良好生活习惯,鼓励子女参加文娱体育和社会交往活动,促进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规范》第四条我们可以分以下几个问题阐释: 一、培养和训练子女的良好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2.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第三条:关心子女的智力开发和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要适当,方法要正确。《规范》第三条讲述的是有关子女的智育问题,值得我们仔细咀嚼,特别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一些原本对智育存有偏颇看法的家长应该更好地理解《规范》第三条的  相似文献   

3.
《规范》第六条:爱护、关心和严格要求子女。不溺爱、不打骂、不歧视。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规范》前面几条主要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内容:品德教育、智力开发、养成教育、良好习惯(生活、劳动)的培养等。第六条则要求家长对子女应有正确的态度,具体说来有:  相似文献   

4.
《规范》第九条: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及方法,针对子女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实施教育。《规范》第九条要求家长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努力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进一步提高家教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超 《家庭教育》2010,(5):36-37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第五条要求:“培育子女的劳动意识、科学精神和法制观念,帮助子女增强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6.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第三条要求我们:“教育子女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规范》这一条要求家长担负起对子女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第六条是“确保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鼓励子女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第二条:重在教子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增强子女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规范》第二条的内容比较多,我们分别作如下阐述。一、努力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教育子女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千头万绪,哪一点最为重要?《规范》强调“重在教子做人”,指的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具有自然属性的人,不是仅指父母要负责养育子女,要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饥饱冷暖等,更是指的科学意义上的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  相似文献   

9.
李超 《家庭教育》2010,(10):32-33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第十条是“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支持子女参加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李超 《家庭教育》2010,(1):66-67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第二条要求我们:培养子女增强爱国情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规范》这一条强调的是家庭教育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1.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第二条要求我们:培养子女增强爱国情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规范》这一条强调的是家庭教育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一、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家庭的必修课爱国主义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我国人民数千年来的光  相似文献   

12.
一、素质教育运作系统失衡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教育法》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  相似文献   

13.
阅渎课应该关注什么?这似乎不应该再成为一个需要研讨的问题了,因为《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说得明明白白:"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是前不久,我听了几节相同的阅读课,却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仍旧不小。这几节课都是教学《大江保卫战》(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尽管几位教师的教学风格迥异,教学手段也各不相同,但这些课的基本思路无非两条:一条是特别偏重于挖掘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在思想教育上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师德,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决定的作用。我们知道,教师的劳动“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苏联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益的模范、是学生生活的榜样”。因而,《教师法》第三条、第八条、第三十七条,都对教师师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条,也对教师师德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把教师德归纳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每个中学生的行为准则,他们应该严格地遵守,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也是生物学教师的责任。我们认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确了在生理卫生教学中进行《规范》教育的具体目标,并付诸实施。一、《规范》第一条:“坐、立、行走、读书、写字姿势端正。”我们结合生理卫生中  相似文献   

16.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七条教学原则。其中第七条是:坚持教育的一致性。要(?)意与其他学科配合,要与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要与班主任、少先队、家长等(?)面密切配合,以提高教育效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真贯彻了这一原则。一、与课文教学密切配合我们发现小学思品课与语文课无论是从教材内容还是从思想教育方面都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如五年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2020年第1期《落实劳动教育需要常态化机制》一文,呼吁劳动教育要围绕“三位一体”环境和四个方面培养,我深表认同。同时,我认为家庭有着有别于学校等其他环境的劳动空间和内容,应该成为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的教育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坚持不懈地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加强劳动中的思想教育,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的根本措施之一。我们认为,向学生进行生产劳动教育,应该努力做到如下的三个结合:第一、以劳动实践为基础,以政治思想为统帅,把校内外劳动锻炼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几年来,我们师生共同劳动,白手起家,在荒山废圩上逐步建立了一个拥有土地120余亩,果树8000余株的农、林、牧、副综合性农场,成为师生在校内劳动的重要基地。学校规定师生每人每学期参加农场劳动7——8天,以班为单位,每隔3——  相似文献   

19.
《教育法》是教育领域的总法、大法。它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进入了有法可依,依法运行发展的新阶段。初学《教育法》,对教育方针颇有感悟。《教育法》第五条对教育方针作了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  相似文献   

20.
《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不折不扣地运用这一教育方针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改革。这一教育方针的提出,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那就是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这是21世纪对当今中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迫切要求。现代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以培养人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语文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基础构成,是其发展的前提和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