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鹏 《科教文汇》2008,(20):26-26
旅游学作为一门与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在现今研究性大学中的发展,一方面毫无疑问有其难以匹敌的优势;同时,它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高等院校旅游人才的培养中,我们通过市场化的角度,为旅游学课程的设置以及旅游学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些建议,希望通过对教学体制的改革为旅游业的发展增添活力。  相似文献   

2.
旅游学作为一门与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在现今研究性大学中的发展,一方面毫无疑问有其难以匹敌的优势;同时,它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高等院校旅游人才的培养中,我们通过市场化的角度,为旅游学课程的设置以及旅游学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些建议,希望通过对教学体制的改革为旅游业的发展增添活力。  相似文献   

3.
庄颖 《科技广场》2007,(2):26-28
空间结构研究既是区域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本文对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及旅游空间合作研究方面进行了回顾,并对从地理学空间视野提出的区域旅游合作的5种结构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会展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都市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增加外汇收入、开发城市相关产业的一种途径,它在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用旅游学、经济学、城市学、会展旅游等相关理论和方法,阐述了会展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功能,指出了会展和旅游的关系.通过SWOT分析法,对郑州市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综合的分析,以期能对郑州市会展旅游的进一步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在中国发展迅猛,旅游学、旅游教育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文章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法为旅游学提供一种评价模式,使其不仅更具科学性,而且更具操作性,从而使旅游业的发展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对国际公认的三大旅游学科权威期刊2008~2010年的载文信息进行统计,对旅游学研究的洲际分布、国家或地区分布、机构分布等进行了分析,统计出国际旅游学科研究中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国家或地区、机构及个人,进而对2008~2010年旅游研究活跃性在空间分布上形成全局认识。  相似文献   

7.
旅游地阶段预测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宇 《资源科学》2009,31(6):1015-1021
本文通过引入旅游地游客量变化的“速度”和“加速度”概念体系,将定量描述旅游地生命周期的Logistic曲线模型展开为级数形式,推导并构建了基于旅游学理论的旅游地阶段预测模型。文中对旅游地在不同演化阶段运用该模型的条件及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创建了一种对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阶段定量划分的新方法,更重要的是该模型能够对旅游地不同演化周期游客量最大值及到达时间进行预测。该模型计算过程简便,且避免了Logistic曲线模型中参数设置的主观性缺陷,增加了预测的准确性。文中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所构建的预测模型与实例演化过程相符。这为旅游地游客量预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和准确的新方法,在理论研究与方法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旅游餐饮浪费不仅威胁国家粮食安全、让旅游企业经营雪上加霜,更损害了旅游行业形象,不利于旅游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后疫情时代遏制旅游餐饮浪费现象、树立文明的餐饮消费观十分重要。运用地理学、心理学与旅游学等学科理论,系统研究了后疫情时代旅游餐饮浪费问题。研究表明,旅游餐饮浪费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浪费现象发生具有复杂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根源;治理旅游餐饮浪费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等主体共同努力;通过倡导文明消费、生态消费与文化消费等先进的旅游消费方式,转变现有的餐饮消费理念,形成科学、文明、理性的消费价值观。研究结果有助于唤起学界、业界对旅游餐饮浪费问题的重视,为政府监管和企业实践提供借鉴参考,促进后疫情时代旅游行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世界旅游科学的研究起步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我国的旅游学是改革开放后才出现的只有20多年历史的年轻学科,教育基础力量相对薄弱,迫切需要在教材建设上有所突破,为广大师生提供重要的学科支撑。就我国的现状而言,旅游学科的教材  相似文献   

10.
吴钢  易芳 《现代情报》2004,24(7):175-176
本文分析了《中图法》(第四版)旅游学科的相关类目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对旅游学在网上的分类体系做出分析和研究,就旅游学在《中图法》中的位置作了探讨,提出了相关的立类方案。  相似文献   

11.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研学旅游相结合,是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与活化的有效途径,对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增进研学旅游者大运河知识素养,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政府政策、市场需求、资源赋予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研学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在分析研学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资源、课程、体验、人才和宣传营销角度出发提出"RCETM"发展策略,以研学旅游为抓手,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  相似文献   

12.
滨海度假旅游地在世界海洋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直是国际旅游学研究的核心之一。近年来,人类活动强度的不断增大严重威胁了海岸带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滨海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本文以1991—2021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按照“定量判断+定性分析”的研究思路,系统综述了国内外滨海度假旅游地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结果表明:滨海度假旅游地研究历程与实践发展密切相关,研究主题主要涵盖滨海度假旅游地产业发展与转型、滨海度假旅游地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滨海度假旅游地游客感知与行为、滨海度假旅游地社区可持续治理等4个方面。然而,已有研究也存在理论基础薄弱、研究视角单一、方法较为传统,对大数据等新技术方法应用不足等问题。展望未来,滨海度假旅游地亟待加强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滨海度假旅游地复杂旅游地域系统演化与适应性治理研究,复杂内外源压力下滨海度假产业风险管理与韧性提升研究,并强化大数据、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中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在中国发展迅猛,旅游学、旅游教育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文章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法为旅游学提供一种评价模式,使其不仅更具科学性,而且更具操作性,从而使旅游业的发展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研学旅游的发展遇到良好的机遇,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对从CNKI数据库中筛选出的474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归纳和总结该领域研究热点,并从研学旅游导师、研学旅游课程和研学旅游线路三方面探讨研学旅游的研究现状和主要内容。结果表明:研学旅游的定义2014年被首次提出,在政府的支持下,研学旅游逐渐成为国内研究热点;从作者和机构看,发文作者大多从事独立研究,研究合作网络尚未形成,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长江沿岸;“红色旅游”“文旅融合”“产品开发”“全域旅游”“中小学”等是研学旅游的高频关键词;研学旅游的相关关键词呈现多元化趋势,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研究主题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旅游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文章在阐述产学研合作教育本质内涵的基础上,运用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结合宁波市旅游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提出了旅游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模式,并指出要真正实现旅游产学研协调发展,应建立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主动贴近社会、服务地方,与企业、政府等建立紧密战略联盟,形成校企互补、产学互动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以研学旅游开启"旅游+教育"新模式为基础,概述了阿尔山市旅游引领社会发展情况及阿尔山市研学旅游资源基础,分析了阿尔山市研学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从研学体系、加强设施建设、促进解说体系完善、推动联动营销等方面提出了提质升级的措施,以期助力阿尔山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谷晓坤  刘娟 《资源科学》2013,35(8):1549-1554
大都市边缘区土地整治呈现与都市观光农业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客观评价土地整治对区域居民的作用是项目开展的基础.以上海市合庆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借鉴旅游学中旅游地居民影响感知评价方法,定量分析项目区居民对通过土地整治发展都市观光农业的感知态度,客观评价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95%居民总体上对土地整治定位于都市观光农业持积极肯定态度;②居民对观光型土地整治产生的经济社会感知和环境感知均以正面感知为主;③大都市郊区居民与一般农业区的居民不同,相较于整治产生的经济收益,大都市居民更关注丰富闲暇时间、提高当地知名度等方面.研究结论:旅游学中对旅游地居民感知评价方法适用于都市观光型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效应评价,整治项目规划时应充分结合农村生活生态环境改善的诉求,以降低居民的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18.
时光 《内江科技》2019,(8):75-76
本文以经济学、旅游学、体育管理、体育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为基础,通过对现有的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的理论成果分析,对黑龙江省体育旅游集群化发展的水平以及前景进行综合分析,为黑龙江省制定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以及黑龙江省体育旅游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经济学、旅游学、体育管理、体育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为基础,通过对现有的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的理论成果分析,对黑龙江省体育旅游集群化发展的水平以及前景进行综合分析,为黑龙江省制定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以及黑龙江省体育旅游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文化景观的旅游化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景观在建立和吸引新的和多样化的旅游市场方面确实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个观点促使地方当局鼓励当地管理人员和企业家进一步探索和发展该地区的旅游潜力。从旅游的角度看,这个新“产品”的主要兴趣点是文化和自然风光、期望和经验以及保护传统和注入创新的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各种景观中引入新的职能也导致当地人和游客的象征性价值的改变。这一区域性做法的一个主要假设在于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共生和保护是加强区域特征的关键因素。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对改变文化景观这一不可逆转的旅游化过程的解释。了解这一转变过程对于规划和设计可持续的旅游目的地,以及最重要的制定有效的管理工具是必要的。 文化景观向旅游景观的转变需要深刻地了解当地情况和外部影响,尤其是对资产的现实评估。在这个过程中,当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是理想情况,但很难实现。其中,教育水平的差异、金融参与的多少、所有制形式、传统习惯以及最重要的遗产地原真文化都可能产生价值和期望的分歧。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再评估,可以促使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并激励公众的文化创新意识和行为,同时,再评估可以增强当地社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旅游和遗产,无论在哪,无论强调哪一方面,无可置疑的是文化景观受到了旅游的冲击。随着旅游的发展,决策者和旅游业者也逐渐意识到这点。然而,文化景观在文化旅游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如协调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矛盾。总之,教科书中没有每一个景点发展旅游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描述,也没有“最好”的遗产管理的蓝本。 今后这一领域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深入探讨和分析从文化景观向旅游景观、从生产景观向休闲景观、从一个综合性景观向旅游功能型景观转变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及其驱动因素。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开辟了旅游学研究的广括前景,这是其优势,但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方法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这无疑也是其最大的弱点。还有一些概念存在争议,比如文化景观,至今也没有关于遗产资源及其连贯性的定义,甚至没有未来休闲景观和旅游景观的最佳发展模式。因此,本文的讨论不能作出确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